分享

素说《论语》:乡党篇(三)

 素說 2021-05-09

01  

   原  文     

乡党第十

10.03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02

   释  解      

国君委派孔子作为摈相去接待宾客。在接待工作期间,孔子抖擞精神,呈现出矜持庄重的样子,其举止谨慎,时刻准备着客人的到来,计划着客人到来后各种具体事务的安排和应对,因而其脚步显出既紧张又敏捷轻盈的应对欲行的样子。宾客到来时,向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其他摈相们作揖,或者向左手边作揖行礼,或者向右手边作揖行礼,以使命准确通畅地传出和传入。这时身着的服装先左右摆动,行揖礼时前后摆动,衣服始终保持着整齐蔽膝整齐划一的样子。客人升堂后,退至中廷,国君行礼时,双臂小心翼翼地拢好衣服,驾在身体两侧,像鸟的两个翅膀一样,步履整齐地从中廷快步行至堂前阼阶,相君行礼。等宾客退下后,必向国君回报说:“宾客已经走了,不再回头了。”

03

   释  字      

摈(儐)

《说文》:儐:导也。从人宾声。必刃切。摈,傧或从手。

《广韵》:儐:敬也。又音殡,傧相也。《说文》:“导也。”

汉字“摈”、“傧”是“宾”字的加旁分化字。叶玉森认为,“宾”字初文象足迹在室外,主人跽而迎宾,与“客”字构造法同,后变而失其跽形,室外足迹之形亦失,乃使人莫明其谊。《说文》“傧,导也。……或从手。”作动词作摈,作名词作宾。本义是导引、接引宾客,又指导引、接引宾客的人。又专指国君所使出接宾客的人。注意后来“摈”分化出排斥、抛弃之义。

《说文》:躩:足躩如也。从足矍声。丘缚切,《广韵》居缚切。

《广韵》:躩:跭躩,立也。盘辟皃。《说文》云:“足躩如也。”

汉字“躩”从足矍声,“矍”为猎人手持鹰隼,鹰隼左右视之,急切寻求目标,伺机迅速扑向猎物的样子。郑玄“躩,逡巡貌”,本义为脚步快速盘旋等待时机的样子,即郑玄所注的“躩,逡巡貌”。·蔡清在《论语蒙引》中说:“躩,盘辟貎。说者以为盘旋曲折之意,而吴氏以为足盘桓似不能行者。大抵盘是不舒也。辟,其屏辟不宁之意。”

《说文》:襜:衣蔽前。从衣詹声。处占切。

《广韵》:襜:襜褕,蔽膝。

汉字“襜”从衣詹声,本义指蔽膝,似今日女性衣裙。马叙伦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说:“《尔雅》衣蔽前谓之襜,《说文》、《字林》并谓之短衣。是古本训短衣。今本作衣蔽前,乃涉《尔雅》而误。索隐《字林》曰:襜褕,短衣。吕氏率本许书,本部褕字解云,'一曰直裙谓之襜褕’,是襜褕连文。古本疑当作襜褕短衣也。二徐见说解中单举褕字,以为不词。遂据《尔雅》妄改之矣。桂馥曰:'《广雅》襜,蔽厀也。《释名》韠,蔽也。所以蔽厀前也。’……以其似於今妇人所服之裙。”本节注家多注为“襜,衣服摆动而整齐之貌。”其实是用的蔽膝之意。

04

   素  说      

前节记述了孔子在朝廷事上接下的平易融洽、诚恳雅致、恭敬得体,于合宜敬人中保持自身尊严。本节记述了孔子作为君摈相接待宾客时端庄肃穆的仪容,循礼行事的有始有终,通过摈相之礼得体而又优美的动作呈现,彰显了圣德君子动容周旋无不中礼的盛德之至。

国君委派孔子作为摈相去接待宾客。在接待工作期间,孔子抖擞精神,呈现出矜持庄重的样子,其举止谨慎,时刻准备着客人的到来,计划着客人到来后各种具体事务的安排和应对,因而其脚步显出既紧张又敏捷轻盈的应对欲行的样子。宾客到来时,向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其他摈相们作揖,或者向左手边作揖行礼,或者向右手边作揖行礼,以使命准确通畅地传出和传入。这时身着的服装先左右摆动,行揖礼时前后摆动,衣服始终保持着整齐蔽膝整齐划一的样子。客人升堂后,退至中廷,国君行礼时,双臂小心翼翼地拢好衣服,驾在身体两侧,像鸟的两个翅膀一样,步履整齐地从中廷快步行至堂前阼阶,相君行礼。等宾客退下后,必向国君回报说:“宾客已经走了,不再回头了。”

本节需要注意摈相的礼制和技艺的了解。朱子说:“相自是相,摈自是摈。相是相礼仪,摈是传道言语”,按礼制:傧有上傧、承傧、绍傧之分。《聘礼》说:“卿为上傧,大夫为承傧,士为绍傧。”傧的多少按诸侯国的等级而定,《周官·大行人》说“上公傧者五人,侯伯四人,子男三人。”孔子为大夫,当为承傧,站在上傧和绍傧之间。但俞樾《群经平议》说孔子为上傧,故有趋进相公拜、复命等任务。崔栢滔在《论语大义》中说:“古代在正式的场合,要求有非常盛大的礼服,这一点其实现代人仍然有所保留,只是在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习俗下,礼服往往笨重而繁琐,又要佩戴很多装饰之物,佩玉撞击的响声还要与步履身形相协调,这样一不小心就会在客人而前出丑,影响外交形象,所以,驾驭礼服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作为傧相,要与客人有互动,最基本的就是要作揖行礼,……如果动作不协调,礼服的料子、做工又不好,礼服就会不听话,这时要求不只是动作要做到位,还要注意用身体带动礼服,使之随身形仰俯摇摆转移而不乱。……所以汉魏以来后世的注家很难理解本节所讲的内容,就不足为奇了。”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