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八)

 素說 2021-05-09

01  

   原  文     

路第十三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02

   释  解      

子路问道:“从政的仁德君子该如何行政,才能称得上称职之士呢?”老师说:“行政之要在于化民为善的仁德教化,在于引导百姓回归'仁之为人’的本善,让'天下归仁’的礼乐秩序文明得以复兴。因此从政的君子行政就是要让他治下的人们尚义明志,相互间督促诚恳并勉励后进,回归礼乐道义之正;让人们崇礼厚德,相互间坦诚和谐并相亲和乐,回归仁爱尽分之正。能够做到这样不辱君命,承命而行的从政君子,可称得上称职之'士’了。人们亲如朋友的诚恳切磋,而能同归于礼乐之善;亲如兄弟的和乐包容,而能同化于仁德之正。这正是'天下归仁’的礼乐秩序文明的复兴啊!”

03

   释  字     

《说文》:偲:强力也。从人思声。《诗》曰:“其人美且偲。”仓才切。

《约注》:偲:徐锴曰:“偲之言材也,有材力也。”钱坫曰:“《诗》《释文》引《说文》作'强也’。然则此强力二字当为勥一字耳。”舜徽按:许云强力,乃谓材力之强者,小徐申许之言是矣。《诗》《释文》 所引或偶夺去力字, 不可据以改订原文。伾训有力,偲训强力,语例相同而义亦近,故二篆比叙。许所引《诗》,乃《齐风·卢令》篇文。毛传云:“偲,才也。”郑笺云:“才,多才也。”郑云多才,犹许言强力耳。

《集韵》:偲:切切偲偲,相切责也。或作愢。

汉字“偲”从人思声。思,有思虑而得其周到精妙之义。《说文》“偲,强力也”,段注:“《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偲。’传曰:'偲、才也。’笺云:'才,多才也。’许云'强力者’,亦取才之义申之。才之本义,艸木之初也。故用其引伸之义。若《论语》'朋友切切偲偲’,马曰:'相切责之貌。’毛传作'切切节节。’”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中按:“郑云多才,犹许言强力耳。”本义为多才能,有能力。“偲偲”,表示互相间的诚恳督促并勉励使之强力归正之貌。

《说文》:怡:和也。从心台声。与之切。

《玉篇》:怡:翼之切。悦也,乐也。

汉字“怡”从心台声。台,在甲骨文中,台、厶、以一样像头朝下的胎儿形,表示怀胎(有喜)。本义为心中有了期盼的结果而产生的和悦、愉快之情。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刚毅木讷,近仁”,让人们体悟行政者行政的“先之、正之”的近仁之面向,把握刚毅木讷是仁德君子践行仁道的入手功夫。本章通过子路问士,让人们把握仁德之士的行政教化成果:人们亲如朋友的诚恳切磋,而同归于礼乐之善;亲如兄弟的和乐包容,而同化于仁德之正。

子路问道:“从政的仁德君子该如何行政,才能称得上称职之士呢?”老师说:“行政之要在于化民为善的仁德教化,在于引导百姓回归'仁之为人’的本善,让'天下归仁’的礼乐秩序文明得以复兴。因此从政的君子行政就是要让他治下的人们尚义明志,相互间督促诚恳并勉励后进,回归礼乐道义之正;让人们崇礼厚德,相互间坦诚和谐并相亲和乐,回归仁爱尽分之正。能够做到这样不辱君命,承命而行的从政君子,可称得上称职之'士’了。人们亲如朋友的诚恳切磋,而能同归于礼乐之善;亲如兄弟的和乐包容,而能同化于仁德之正。这正是'天下归仁’的礼乐秩序文明的复兴啊!”

本章需要注意有二:一是子路所问的“士”是和前面子贡所问的“士”一样,都是指从政的仕途之士。本章孔子回答的也是从政之士,没有把“士”引申到具有仁德修行和教化能力不在位的君子。把握住了这一点,就明白孔子没有答非所问。周志文的《论语讲析》指“此章有问题,很难解释周惬”,接着说:“子路问士,孔子答以与人讨论问题时的态度问题,就算与问有关、也显得有些答非所问。胡寅言:'皆子路所不足,故告之。又恐其混于所施,则兄弟有贼恩之祸,朋友有善柔之损.故又别而言之。’恐怕是推论太过,不见得真是如此。此章又点明与朋友切磋态度要严切分明,对兄弟则应求和缓,显然是两套标准,即用胡寅的,贼恩,与,善柔,之说,也很难解说得通。”其实这是由于没有把握住本章是与行政教化的面向,本章之“士”不是指个人的品行修养,而是仁德君子教化所显现的“人们间亲如朋友的诚恳切磋,而同归于礼乐之善;亲如兄弟的和乐包容,而同化于仁德之正”。。二是注意“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不是指从政之士的个人修养品性,而是在“士”君子行政教化之下,君民上下的同心同德而达成理想的“朋友之政”和“兄弟之政”的礼乐文明社会。注意,本章的朋友,不是狭义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的朋友,兄弟不是狭义的“同宗同族”的兄弟。朋友是指民众百姓间的“亲义辅仁”的相亲,兄弟是指民众百姓间“尽分友善”的包容。同前一样,由于诸多释解者没有把握住这一点,认为“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是门人记者所篡加或者注疏家之注而误入正文。定州简本中就有这些文字,这就否认了汉之后注疏的误入。这就只能是孔子所言,或者门人记者所加的可能。从这话所表达的道义来看,门人记者所加的这些文字,应当符合孔子当时教导的内容,这话的重点是,从政的仁德君子的行政展现的是“朋友之政”和“兄弟之政”,实现的将是礼乐文明的祥和安乐之象,这和前的“鲁、卫之政,兄弟也”是一致的。而鲁、卫的兄弟之政也是孔子“先之、正之”教化的典范。因而这些文字是符合孔子教导的一贯的,符合孔子指导弟子从政的仁德之政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