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二

 吴山野士 2021-05-09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二

《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中国就有一位伟大的智者伏羲。就在思考怎么才能“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于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观察以后怎样来记录与表述呢?当然有人会说,那时候结绳记事。当然用结绳的方法将所观察的记录下来了。

而事实不是想象这么简单。结绳记录数字还可以,而要记录事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事件。从天上的气象、时序、日月变化。地上则更多,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对各种生物的识别。以及鸟兽行踪的判断,土地的适宜、性能。等等。结绳怎么才能记录这许多而不搞混呢?

尤其是天象怎么来描述?伟大的智者伏羲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垂宪象”。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使我们现在都还在受惠于这一创举。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取都是大家都熟识的。将大家都熟识的作为事例进行类比。从而来达到转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所观察到的事物。通过与熟识的内容类比就很容易明白所表达的是什么。这个方法在有语言障碍时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手段。现在依然是日常沟通的手段。而这是在结绳记事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垂示之宪象与所观察到事物的宪象来相与比述,就可以达到转述的目的。所以结绳记事是模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垂示之宪象来记事的。

《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但是结绳记事还是“庶业其繁,饰伪萌生。”。所以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鸟兽蹏迒之迹各有所别。于是根据“鸟兽蹏迒之迹”原理来造字。因此字就继承了结绳记事所垂示之宪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