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流程才能把职责说清楚

 若悟369 2021-05-09

——流程文化之权责观念

职能型组织中,工作任务是领导分配的,交付标准是领导决定的,当然责任也是领导承担的。如此,员工并不对自己工作最后的结果承担责任,凡事都罩着一个领导责任的伞,实际工作的内容、权力和责任是不一致的,

我们讲过猴子理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自己的猴子,不要让别人的猴子跳到你的肩上,也别让你的猴子跳到别人的肩上去。

通过流程才能把职责说清楚

一把自己椅子

工作内容、权力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一把椅子来说明。椅子的表面是你主要的接触界面,是工作内容;椅子的腿是责任,责任支撑着你的工作内容;椅子的靠背是权力,没有权力你就失去了依靠,不能长时间安坐。

通过流程才能把职责说清楚

这三个部分就构成一把完整的椅子,缺一不可。这把椅子叫做工作岗位,岗位一旦确定下来,那么工作内容、责任、权力也就确定下来。

企业里每个人都有一把这样的椅子,不要去坐别人的椅子,也不要让别人坐自己的椅子。在职能型组织中,这把椅子是个永远说不清的话题,因为缺少工作内容的边界。

怎样把职责说清楚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要定义员工入职时招聘专员的工作职责。招聘专员负责什么?当然是招聘相关的工作,也只能如此。现在我们换一个视角,以流程活动为基础来说明就大不一样。

通过流程才能把职责说清楚

这是一段人员入职的流程,每个活动都有操作的角色。我们很容易看到招聘专员在其中的职责:发合同、初审合同、用印申请等等。那么其他人呢?人事部部长负责审核合同,分管副总负责最终的审批。

如此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每个人在一段流程中的职责可以非常清楚的表现出来。如果企业中的流程都能够这样将活动清楚的描述出来,那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工作职责都可以完整展现。

通过流程才能把职责说清楚

这样我们定义岗位职责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他们自己去总结,而是通过流程整理呈现出来。今天我们借助BPM软件做到这一点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去定义更细节的部分:招聘专员、人事部部长和分管副总对于合同的审核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他们各自要承担什么责任。比如招聘专员对合同文本的符合性负责;人事部部长对薪酬标准、合同期限负责;分管副总对人员能力和岗位的符合性负责。

如下,我们基于流程定义的规划发展部部长的岗位职责。

规划发展部部长岗位职责(节选)

通过流程才能把职责说清楚

形成这样清楚明确的岗位职责,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构建岗位能力模型、人才选拔和培养还是匹配个人绩效,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都不清楚,那么在此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能够相信什么是清楚的呢?

企业中总是要讨论职责的,常有这样安排工作的情况:这件事生产部牵头,采购部、财务部配合。这样安排总是让人很难办,因为其实很多工作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尤其是跨部门的流程,如果不是从具体的流程活动出发,到了具体的工作环节还是容易有扯不清的官司。

流程责任矩阵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知道如何从流程的具体活动把工作职责说清楚。这是具体操作中的责任,对于企业运营来说只有这一层是不够的;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我们需要定义管理的责任。

我们知道管理者的首要功能是管理系统的设计师,那么就需要定义管理者作为设计师的责任,这就是流程责任矩阵。流程责任矩阵也是基于流程来定义的,不同的在于它是从流程的框架出发而不是具体的细节。

通过流程才能把职责说清楚

如图所示,流程框架中我们也需要定义管理者的责任,这种责任是对于流程、规则、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等的设计。关于流程责任矩阵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综上,解决企业中职责的问题,需要一把流程的钥匙。

(《老包讲流程 第十九讲》文字修订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