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村大妈蒸馍用一老物件,用泥烧成,以前家家都有,现在已很少见

 大河乡土 2021-05-09

近日,摄影师和朋友相约着到晋南中条山游玩,因为没有目的,就随意沿着一条曲折的山路进了山。约摸着驱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在路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零零散散的几座院落隐藏在山间的绿树之中,显得非常幽静。作为误闯者,也因为好奇,我们决定在村子里转一转,了解些情况。图为村子里的一户人家,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传统院落样式。

村子内只有一条路,虽然很短,但也铺着平整的水泥。在路边,我们遇到了一位大叔,怀中抱着一把撅头,正靠着一棵榆树坐在自来水管上休息。看到几位陌生人进村,大叔显得很热情,笑着问我们打什么地方来、做什么的,听说我们是来游玩的,他打开话匣子就和我们聊了起来。

大叔告诉我们,这个村子是一个比较小的自然村,在地图上都找不到。“村里人最多的时候是六七十年代,有两百多口,村里还有小学校呢,就是从2000年开始,不少人家陆陆续续搬了出去。目前只有8户人家10几口人,而且都是老年人,不到过年过节,很少有年轻人出现在村里,平时也很少有外人过来。”图为大叔家的几只母鸡正卧在墙壁上掏出的鸡窝里下蛋。

我们和大叔聊得很投机,或许是平时真的难以见到陌生人,意犹未尽的大叔邀请我们到家里的窑洞坐一坐。“今天儿子带着孙子从城里回来,老伴正在家蒸馍呢。”大叔说,他有一个儿子,是一名货车司机,结婚后在县城安了家,不出车的时候会回来看看他和老伴,“孙子上小学,这不赶着放假,也跟回来了。”图为大叔和他的儿子在窑洞内看着老伴蒸馍。

大叔的老伴和他年龄相仿,也是70多岁。大妈对我们说,儿子一家人都吃不惯城里卖的馍馍,只要儿子一回来,她就要蒸上一大锅馍,大部分让儿子带走,留下小部分自己吃。“我们年龄大了,10几个馍就够我俩吃上一个多星期,孩子难得回来一次,多带点回去放进冰箱,能吃很长时间的。”

“我们蒸馍都是用自己种的小麦,发面也不是用酵母粉,而是用农村的老酵子,蒸出来的馍香味很浓,比城里的好吃。”大妈说,家里现在用的还是土灶,蒸馍时都是硬柴大火,只要面坯发好了,出锅的馍又大又筋道,“儿子、儿媳喜欢吃,小孙子更喜欢,新馍出来他能吃一整个。”大妈将团好的馍坯一个个放到篦子上,准备放进锅里去蒸。这些放馍的篦子多数是常见的铝制篦子,但其中一个颜色黝黑的篦子却引起了摄影师的注意。

“这个东西很多人家都没有了,我家里还留下了两个,今天蒸馍用了一个,另一个我给你们拿出来看看。”大妈听说我们没有见过这东西,就停下手中的活,从案板下又拿出一个圆圆的、中间留有无数小圆孔的物件。“这是瓦篦子,以前我们这里家家都用,后来大家都用铝的来蒸馍了,瓦篦子也就很少见了,我家的这两个少说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

大妈介绍,瓦篦子是用泥烧出来的,以前烧瓦罐的工匠多,在烧瓦罐的同时会烧制一些瓦篦子售卖。“当时挺贵的,一个篦子都得1块多钱呢。”摄影师将瓦篦子拿在手中,感觉很沉,约有四斤左右的样子,而且很厚,厚度大抵和三个农村常用的铝篦子相当。

“瓦篦子不好保存,掉在地上很容易碎,加上现在也见不到烧瓦罐的了,所以就少见了,你们城里人没有见过也很正常。”大妈笑着说,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她还不准备淘汰掉这两个瓦篦子,想好好保存下来,以后留给孙子收藏,“你们城里人不是都喜欢老物件吗,说不定再保存几十年,这东西就成文物了,一方面可以让后辈人看看以前的人们用的都是啥,另一方面或许还能增加价值,卖个好价钱呢。”图为大妈和大叔将馍坯放进大锅内准备烧火蒸馍。


大河乡土原创作品

欢迎点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