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编版八下历史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老马和老马 2021-05-10

2011年12月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美“乒乓外交”四十周年纪念活动。

课标: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①在美国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联合国国徽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  

   的玻璃!”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飘扬

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中美建交

1、原因: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总理举行会谈。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邓小平访问美国

 3、意义:①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利于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促进了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高潮,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70年代中国出现外交高潮的原因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重返联合国。

三、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四、全方位外交

1、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理念:改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稳定中美、中日、中苏关系,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外交部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4、外交成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

5、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