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姓溯源

 纪晓武 2021-05-10

    纪.

  • [ 姓氏故事 ]

纪氏姓源有三:(一)出自姜姓。《元和姓纂》卷六载:“纪,姜姓,炎帝之后,封纪,为齐所灭,以国为姓。汉有纪信;弟成,子通封襄平侯”。《姓觿》引《姓苑》 载述,夏、商、周有纪国,姜姓,公族以国为氏。纪国,即己国,侯爵。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南之纪台乡纪台村。公元前690年灭于齐。(二)出自少数民族姓氏。靺鞨族姓,唐时渤海国有之。蒙古族汉姓,本姓扎赉特氏、朱如兀德(朱日兀惕、吉如兀惕)氏(《察哈尔蒙古族姓氏》《蒙郭勒津姓氏及村名考》《试论蒙古族汉字百家姓》;《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志》,1998)。回族姓,(《大厂回族自治县志》,1995)。满族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锡玛拉氏、乌扎拉氏、纪佳氏,八旗汉军纪氏(《满族姓氏录》《满族百家姓》)。侗族姓,(《天柱县志》,1993)。白族汉姓,本属介耻(盖耻)氏族,即鸡氏族(《白族的原始图腾虎与鸡》)。土家族、傣族汉姓(《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黎族姓,(《中国人的姓名·黎族》)。傈僳族汉姓,本属河痴扒氏族,即麂子氏族(《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达斡尔族汉姓,本姓精奇勒氏(《瑷珲县志》,1920)。(三)出自他姓的加入。据《姓氏考略》载,宋时,纪姓开始有了其他血统人氏的加入,那就是《宗躬孝子传》所说的:“纪迈年,本姓舒,改姓纪”。

福建早在唐初就有纪姓存在的记载。主要依据是宁化拓疆开县先驱巫罗俊(字定生,号青州,生于隋朝开皇二年即582年四月初八丑时,殁于唐麟德元年即664年八月十一日巳时,享寿83岁)的第二位妻子就是纪氏。再一个依据是宁化南部会同里铁树坪雷氏,自十一世代达公(生于周万岁登封元年即公元696年)起,连续数代与纪姓通婚,宋代以后,纪氏逐渐外迁。此说法如属实,说明唐初时宁化县就已经有纪姓存在,但并不知道从哪里迁来,后又从宁化迁往何地,如今宁化已无纪姓存在。从现有纪姓族群的溯源看,纪姓入闽始祖主要有三个:第一,唐末有寿公从河南光州固始迁入福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邓文举为《尤溪纪氏宗谱》所作的谱序载:“沈溪(今尤溪)纪氏望出高阳,始祖寿公随忠懿王入闽”,又明崇祯五年(1632)纪在兹为《尤溪纪氏宗谱》所作的谱序载:“始祖寿公基肇河南光州固始县于唐昭宗乾宁四年随忠懿王入闽……”。尤溪埔宁《高阳郡纪氏谱志》则把始祖称为汝仁公。第二,五代有长者公从光州固始迁入惠安。2011年海风出版社出版的《闽台百家姓》纪姓篇有:“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纪长者,字德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先居惠安辋川,后移居同安。纪长者为入闽纪姓一世祖”的记载。第三,宋代有忠简公从山东(原籍南京)迁入石狮。顺治八年(1651)纪文膺为《福建龙安纪氏族谱》所作的谱序载:“忠简公讳日,赐谥忠简,身出自山东济南府滨州利津县,登宋进士,裴军节度使,参知政事,左枢密右丞相。理宗间,廷诤犯颜,诏入闽泉晋邑二十三都之龙安里府志东安埭是也”。乾隆元年(1736年)锦江裔孙为果所作《龙安纪氏重修族谱志》载:“忠简公裔本金陵,为宋右丞相左枢密,因抗疏九重,批龙鳞于北面,遂致投荒万里,卜鹩枳于东安,迄今丞相墓、正已堂历历俱在”。

清代,纪氏族人渡海來台祖,多属纪日派下。来自同安县:康熙中叶,纪琯徙居今澎湖马公。乾隆年间,纪为庇入垦今云林水林;纪德昌入垦今台中神冈。同治年间,纪继徙居今新北市。来自晋江县:嘉庆年间,纪隆道入垦今彰化鹿港;纪研仔、别仔、卯仔兄弟,分别入垦今苗栗后龙、造桥。道光年间,纪盛泽、迈掌兄弟、纪光便入垦今鹿港;纪温入垦今台中沙鹿。同治年间,纪徙居今台北市。光绪初年,纪栳徙居今鹿港;纪成富徒居今台北市。来自安溪县:道光、咸丰年间,纪登、纪传闹、纪三龙入垦今沙鹿;纪传闹后裔再迁今屏东南州。来自泉州不详县别者:乾隆年间,纪受华入垦今屏东东港。来自漳浦县:乾隆四十三年,纪若罗迁居今台南市。台湾纪氏分布较多之县市有台中市、台北市、新北市、云林县、高雄市。

纪氏祠堂高阳堂全景

台湾纪氏宗亲回安溪祭祖

安溪纪氏渡台携带公妈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