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王扫北”考辩

 纪晓武 2021-05-10

对于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百姓总要称自己是山西洪洞县人,“燕王扫北”后的移民。六百年事过境迁,沧海也变成了桑田,故乡山西只是文字上的回忆。但是,对于这段历史却有重新考证的必要。

“燕王扫北”作为专有历史名词,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已深入人心,有些人把朱棣说成阎王,六百年前的屠杀是他所为。正如民谣中唱的:“要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六百年前,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朝政府由山西洪洞大量移民,分布到山东、河北、河南、内蒙等地区,这些都详实地记录在史书里。

因为移民的原因,以至东北地区有脱鞋认亲的习俗,他们自称山西移民后人。这段历史无论是从皇家正典还是地方志书,都有详实明确的记载。可是,无论是时间的本身,还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大家公认是朱棣北京登基后,为报复沿途军民的抵抗而大开杀戒,这就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如果真如此,那朱棣从北京报复河北、山东抵抗的军民,怎么会扫北呢?应该是扫南才对。若要搞清这段公案,还要从燕王朱棣夺帝之战说起。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按立长不立幼的宗法制度,长子朱标立为太子。朱标短命,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亡故。朱元璋立朱标的长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怀着对江山无限眷恋,朱元璋抛下紧握的权柄长辞人世。皇太孙即帝位后第二年改元建文元年。随着朱元璋的辞世,明王朝已杀机四伏,一场血雨腥风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在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中,除第九子和第二十六子早亡之外,其余二十四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封地星罗棋布,为巩固朱明王朝统治,这种同姓王互相拱卫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这需要朱元璋这样的铁腕人来调控,他死后就造成了就失去了重心,形成了“尾大不掉”枝强干弱的局面。在众多藩王中,被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领地是对漠北的后元势力抵御的支点,明王朝建立之初,朱棣曾多次替父征北,他智勇双全,在众亲王中异乎寻常出类拔萃,朱元璋生前就特许他军中小事立断,大事报告朝廷的权利。

朱元璋死后蓄谋夺取中央政权的朱棣,在王宫中私制兵器,偷印宝钞,招兵买马,搜罗奇人对明朝中央政府造成了严重威胁。建文帝见此状态,就和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计谋削藩。因为燕王异心已久,削藩应从他开始,但是当时燕王实力最强,思量再三未敢向他动手,这实际是战略性的错误。柿子还是捡软的捏,经过密议决定先消去了周王、齐王,目的是剪去燕王的手足,然后再向燕王开刀。在洪武三十一年八月至第二年元月不到一年时间里先后又削去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的爵位,并把他们废为庶人。削藩刺到了朱棣的痛处,使他撕下了最后的假面具。为了万世瞩目的帝位,也为了自保,朱棣在1399年7月6日,擒杀了北平路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丙,一场夺帝之战拉开了大幕。

朱棣起兵为证明行动的正义,引用朱元璋的《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作为理由。这是他起兵的理论根据,只有这样才能师出有名。就是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为了明朝的统治须诛杀,这就叫清君侧,清理君王身边的奸臣。朱棣起兵号称“靖难”,所以后世史书称这场王室内部的夺权斗争为“靖难之役”。

四年战争的主战场,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等地。在河北沧州和山东济南,相距不过四百里路,明中央政府与朱棣地方势力的战争持续一年。朱棣得城又失,双方人员与当地百姓死伤无数。正当明王朝政权和朱棣地方军队相持不下,胜败难分之际,也是天助朱棣,南京宫廷里的太监送来了京城的情报。原来建文帝对宦官的管束很严,这些人心怀不满,便密谋拥戴燕王朱棣,向燕王投送情报,南京城内空虚,应抓住时机疾进直取。于是朱棣放弃由河北、山东图谋南京的战略,他调整战略决定绕过山东,率军直取南京。

建文四年(即1402年)元月十三日,朱棣率军兵临南京城下。宦官与降将打开金川门迎朱棣进城,建文帝不知所终,有的说他出家当了和尚,有的说他放火自焚了,这成了明朝历史的一段谜案。就这样一场四年的叔侄夺帝大战,以朱棣的全胜而结束,此后朱棣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经四年的战乱,尤其是河北和山东等地,因为燕兵和明军的战争成拉锯和胶着状态,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传说中黄骅齐家务是因为下了一场大雾而免于劫难,孟村的留舍村也是因战争后仅存几间房舍而得名,这些既是战乱残酷的例证。当然,民间传说也罢,一些地域的志书也罢,把朱棣登基后,报复沿途军民抵抗作为“燕王扫北”一说,是缺少历史史料,同时也违反了正常的逻辑推理。

首先是文化的正统理念在作怪。建文帝是朱元璋亲选的接班人,而朱棣夺帝就是篡权的逆贼。把荼毒生灵的罪孽全部加在朱棣的身上也是情有可原。诚然,四年的“靖难”之役,实际就是一场叔侄夺帝大战,是朱姓皇室的血肉相残。但造成了百姓的巨大灾难,尤其是河北山东一带千里赤地鸡犬不闻。朱棣在大获全胜后,登基是为成祖,在明朝十六个皇帝中,他是有作为的君主。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中,尊儒纳士,戍边卫国,编纂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疏通大运河,派遣郑和六下西洋。这些功绩不但可同洪武朝相提并论。并足以使成祖傲视古今。在夺取皇权后,他虽说杀了铁玄、方孝儒等忠于建文的大臣,但常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天下已成朱棣的,作为明主他不可能血洗才能抵抗他前进“北方”,(因为只有在南京称帝后,才有扫北的可能)践踏自己的家园吧。

其次,是以讹传讹误将祭奠意义的“扫碑”说成了报复抵抗的“扫北”。朱棣是打着“清军侧”的旗号,说皇帝身边有坏人,他不敢公然反对建文帝,因为建文是正统,同时他为博得天下的视听,把对南京的战争说成为老皇帝“扫碑”,也就是民间的奔丧,父死子祭这是人伦天理。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前,为稳定建文帝他用了苦肉计。朱棣主动上南京向新皇表达衷心,优柔寡断的建文帝没有采取心腹的建议将他捕获,几天后放归了朱棣。这次自投罗网的作秀收到了奇效,一方面说明了朱允炆政治上的不成熟,反过来体现了,朱棣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胆识。

回到北平后,为躲避建文帝的耳目,他佯装狂病在大庭广众面前乱跑乱喊,有时躲在大街上昏睡,有时称病不出,韬光养晦   麻痹对手。当时他确实有块心病,他的三个儿子在南京被扣为人质。一但他有异动,儿子们的性命堪忧。于是,他借病重请求建文帝让他的三个儿子归府照顾自己。这是朱棣的一箭双雕,如果朝廷放归三子则免去了质于人的危险,如不同意放归,可以探听朝廷的意向早做谋划。建文帝竟然再次被朱棣的假像迷惑,将其三子放归燕国。几个月后,朱棣就毫无顾虑的造反了,建文帝为此事追悔莫急。

再者,是将朱棣征漠北的一种附会。当年对明王朝最大的威胁自然是后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把第四子朱棣就藩北平,可以看出皇帝对他的器重。朱棣果然不负重望,洪武十三年(1390年)燕王朱棣征讨蒙古乃尔不花大获全胜,从此名声大振。称帝后,他又五次深入漠北,亲征鞑靼部、瓦喇部和兀良哈部。他的目的是保证边境的安全,国内百姓生活的安定。朱棣不愧为一位马上皇帝,他的五次亲征使明朝江山一统,后元势力灰飞湮灭。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今内蒙古的多伦)病逝享年65岁。

如果将朱棣对后元势力的打击,说成是对中原腹地的报复,显失公允,也犯了历史性的错误。在文攻武治上,朱棣确实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可比汉唐盛世。其功绩不逊于历代明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

然而,通过历史的沉沉迷雾,我们可以看清些问题的实质。但明朝统治内部的夺帝之争,确实给沿途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朱棣称帝后,为休养生息维护其统治,从山西大量迁民,以弥补战后这些地区劳动力的缺乏,这无可非议,也是有益国家安定百姓生活。

把一些非理性的非真实的历史加于一人之身,尚欠公正。但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燕王扫北”这段历史经过600余年的传播,虽不是确定的实史,但却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在此也只是一家之言。众口难堵,百姓有了话语权,才会有:“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事情发生。我们还历史本来面目是为了更好的开创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