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64期B || 妥妥读《三国》(六十五)威震主诸葛恪送命 强废立司马师弄权/轩诚播读

 ljian21 2021-05-10

美丽诗文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吴国一听,停止了攻城。趁着这个时候,魏军拆掉了城里的民房,用这些材料修补了受损的城池。一切就绪后,登上城墙大骂吴国是吴狗,并表示誓死不降。诸葛恪一听,命令士兵奋力攻城。但是城里也在拼死抵抗,而且一箭射中了诸葛恪的额头。诸葛恪最后就退兵了。

文:张  妥

播读:梁  剑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从小聪明异常。有一次孙权大宴群臣,酒热耳酣,就拿诸葛瑾开起了玩笑。因为诸葛瑾脸长,孙权叫人牵过来一头驴,在驴的面上写了四个字“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六岁的诸葛恪在后面加上两个字“之驴”。于是就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群臣都对小孩子诸葛恪的睿智表示惊讶。诸葛恪因而受到了孙权的器重。以至于最后成为了太傅,孙权死后,诸葛恪就立了孙亮为吴国皇帝。

诸葛恪为人严苛,和魏国打仗失败后,自己心中羞惭,怕人议论,就以其他将官的过失为掩饰,或贬或罚。又把御林军的首领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之人。

原来掌管御林军的首领是孙氏后裔,叫做孙峻。孙峻被剥夺了权力,心中愤恨,就到皇帝孙亮跟前告诸葛恪的种种不是。孙亮说:朕见此人也心中忐忑不安。于是商议在孙亮设宴的时候杀了诸葛恪。

诸葛恪心中恍惚,听到皇帝举行宴会,走到半路以身体不适要返身回家,被孙峻等拦住。宴会时候,诸葛恪怕酒里有毒,不饮。让人从家里拿来了喝的药酒,方才饮用。皇帝孙亮假托有事外出,孙峻就在席间手持利刃,杀了诸葛恪和的心腹之人。这时人们才记起了昔日诸葛瑾对儿子诸葛恪的评价,说他聪明外露,不是保全家庭的人。也有人说诸葛恪威震其主,怎能长久。至此,孙峻掌握了吴国大权。

再说蜀国姜维吸取了上次因为羌兵迟迟不至而失败的教训,联系好羌兵,又一次兵出汉中,北伐中原。魏国司马师安排司马昭为都督,勇冠三军的徐质为先锋,带兵去支援镇守雍州的郭淮和陈泰。

姜维安排蜀军在山后运粮,表面上是做持久战的准备,实际上是引诱魏军上当的诱饵。徐质果然上当了。他率领人马夺取了蜀国的粮车,落入了蜀国的包围圈中。徐质奋勇杀出,猛然看到姜维在自己面前。徐质惊慌失措,又人困马乏,被姜维一枪刺下马来,士兵乱刀剁死。

姜维叫蜀军穿了魏军的衣服,冒充魏军来到魏军大营。魏军见是自己人,就开了营门。蜀军就势在魏军营里大杀大砍起来。惊得司马昭带了少数人跑到了一个山上。山下被蜀军所包围,山上只有一眼小泉水,根本不够几千人饮用。司马昭也是有天命的人,他向天祝告,果然泉水滚滚涌出。

听到司马昭被姜维包围在山上无计可施。郭淮就要带兵去救。可是陈泰认为如果带兵救援,这里的营盘就会被对阵的羌兵占领。陈泰建议首先用计收拾了羌兵再说。

于是陈泰跑到了羌兵营里,对羌兵国王和元帅说,自己的上司郭淮妄自尊大,常有杀掉自己的野心。郭淮的军营自己很熟悉,今天晚上去劫营,自己已经安排有人作为内应。羌兵信以为真,晚上劫营,带兵的元帅一脚就踏进了陷坑。郭淮的军队立即对羌兵进行了攻击。羌兵元帅自刎而死。郭淮带兵顺势抓住了羌兵国王。郭淮对羌兵国王进行了规劝。羌兵国王表示愿意听从郭淮差遣。于是羌兵和混到羌兵里的魏军向姜维率领的蜀军开去。

此时姜维不知内情,还准备迎接羌兵。不料魏军却杀将起来,惊得姜维落荒而逃。蜀军四散奔走,死伤无数。姜维在前面奔,郭淮在后面撵。姜维向追赶的郭淮好几次拽弓做射击状,却每每不见箭来。郭淮知道姜维箭袋没有了箭,于是放心大胆赶来。郭淮向姜维射箭,姜维接住了射来的箭簇,射到了郭淮的面门上。郭淮流血过多而死。

被围困的司马昭见状,带兵追赶蜀军。蜀军只好败退回了汉中。这一仗,虽然蜀军没有取得胜利,却也杀死了魏军先锋徐质,射死镇守雍州的郭淮,也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

这时候在魏国朝廷发生了一件“废立”的大事情。原来司马师专权,让皇帝曹芳如芒刺在背,就联系了三人准备,写下了血书,让这三人暗地联络天下兵马,进京勤王。曹芳还千叮咛万嘱咐,做事谨慎,不要泄密。可是这三个人刚走出皇宫就遭到了司马师的盘问。从他们身上搜出了皇帝曹芳所写的血书。于是司马师将这三人灭了三族。而且说曹芳荒淫无道,听信谗言,好比西汉中期大臣霍光所立的皇帝、原先的“昌邑王”刘贺。刘贺被立为皇帝后,一月作恶三千,霍光只好把他废了,新立了皇帝,就是中兴之君汉宣帝。司马师仿照霍光的办法,废了皇帝曹芳,新立曹髦为皇帝。

曹髦和曹芳一样,也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只不过曹芳是这样的谱系:曹丕——曹睿——曹芳。而曹髦是这样的谱系:曹丕——曹霖——曹髦。这时候,司马师就好像当年曹家先祖对汉献帝一样,也是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带剑上殿。历史又一次重演。

司马师的擅行废立,激起了一个将军的愤怒,这个人就是扬州都督毌秋俭。毌秋俭和刺史文钦商议。文钦原是曹爽一党。曹爽被司马氏家族所害,文钦当然是一肚子的悲愤。两个人一拍即合,各自带兵反将起来。司马师此时在眼睛下面长了一个肉瘤,疼痛难忍,可是怕其他人不能抵挡毌、文二人的进攻,致使反情坐大,于是听从了他人的建议,决定亲自带兵平叛,安排三路兵马向毌秋俭、文钦进攻。有参谋说叛兵来势汹汹,最好深沟高垒,以疲对方。也有参谋认为,叛兵只是被毌、文势力所逼,并无战心,应该立即进攻,对方势必土崩瓦解。司马师采取了后者意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