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协委员建议“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你怎么看?反正俺不同意!

 高考语文杰哥 2021-05-10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告诉中青报:“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为何有此提议,代表在会谈中指出了几个问题:

1.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2. 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3万至5万个单词。在我国,掌握4千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
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3. 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
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4.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

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听到此论,
有人仰天长叹,感谢上苍有眼。
有人长吁一口,吐出了郁积在胸中多年的那口恶气。
有人手动点赞,大呼支持。
甚至有人说,我们为何要崇洋媚外,让世界学中文不香吗?

面对多种声音,我个人不敢苟同。

虽然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大学时也是拼命熬夜,终于把英语六级过了,虽然毕业后用得不多,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取消英语。

理由如下,如有不周,还望见谅。

一、在义务教育阶段,试问有哪门学科的学习不耗费学生和家长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单单只是英语耗费时间?数学不耗费时间?还是语文不耗费精力?

据统计,一个学生学数学的时间要占他课余时间的60%以上,如果按照那个代表说的,那么首先应该取消数学,数学太浪费时间了,甚至有学生两个小时也做不出一道题来,而且数学的思维和知识体系很多来自西方,为了爱国,更应该取消数学。

我就想问问,一门学科的价值和存在难道是用是否耗费时间和精力来衡量的?这有些无稽之谈吧!

二、我还想问第二个问题,学科设立的依据是靠有用没用来确立的吗?

代表提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这个论点有些短视肤浅,某些人一方面说着要培养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又说,这个没用,那个有用,没用的不用学,这俨然是精致的实用主义思想。

这让我想起一个教育案例:中国的高中老师到日本观摩一堂高三课,结果日本的老师没讲高考知识,讲了一堂有关插花的艺术欣赏课。
下课后,中国老师不解地问道:“请问日本高考考插花艺术吗?”,
日本老师笑容满面地说:“不考”,
中国老师又问,“那为什么还要学?”,
日本老师先是一惊,他没想到中国老师会这样问,然后淡淡地说道:“因为高考的学生也需要修心。”

因此,某些人一方面高喊着,要全面发展,加强非智力因素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却为了高考,取消所有和高考科目无关的活动和课程。

如果从实用角度来看,我认为体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它关乎学生的身体成长,也关乎祖国未来健康的发展,那么是不是高考的时候,体育课也要成为必考课程,而且分值应该300分,因为它最重要。

没有体育,何来健康?没有健康,何来生命?没有生命,何来奉献?

三、最让我不解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手机有了翻译软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取消英语,代替英语学习?这个逻辑有些烧脑,有些费解。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谁也无法阻挡,但是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辅助和完善人类的某些活动,而不是代替

如果照这个逻辑推理,谷歌研发的智能阿尔法狗在30秒一手的快棋对决中战胜了数十位中日韩围棋高手,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围棋这项赛事可以取消了

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如果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上场,我相信肯定没有人类什么事了,那是不是说,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可以取消了?
这样的逻辑当然荒谬!人类的很多活动需要仪式,需要人文,需要情感的共诉,它并不是靠冷冰冰的智能机器就能取代的。

英语是目前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是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工具,但它存在的意义绝不仅是一个工具,而是通向世界文化共美的纽带,它本身更具有人文性和经济性。
按照统计,2020年,全球76亿人口中,大约有20亿人在学习英语。

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53个国家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118个国家把英语为第二语言。  在学术研究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95%以上的学术论文都是用英文发表。

四、取消英语后,真的实现了教育减负?它导致的结果是性别差距拉大,不利于终身教育的发展。


高考没变,减负就是笼中鸟,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少年,成果是有的,但是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另外,如果取消英语后,不爱学习的,家境不好的,父母短视的,当然会喜不自胜;然而有远见的,经济富裕的,具有前瞻眼光的家庭仍然会继续让子女学好英语,全面发展,这样就造成了“优秀始终卓越,短视更加落后”的马太效应。我们不能让英语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还有,女生的优势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可能会荡然无存,因为男生擅长理工,专研网络,性别的差距会相应拉大!

如果非要取消外语,我认为:考研最应该取消外语,因为多少专业过硬的人才因为外语的门槛被挡在了继续在高校深造的门外,失去了继续教育的机会。

个人建议:
一、义务阶段学习英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毕竟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而不能把这扇通往外界的窗口封死,等进入大学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来确定自己需要不需要继续学习英语。

二、积极调整教学科目,优化教学资源,寻找与实用接轨,与社会接轨的课程改革途径,探索学习外语的有效方法,减少高耗低产的无效学习,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将英语剔除。

以上是个人的浅薄之论,有不当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
宋老师语文(观点+反思+实践+交流+成长),好文多多,关注语道文心,你我皆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