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压一高、危害无穷!这几个穴位每天按一按,降压安神、早知道早受益!

 鹿文康金 2021-05-10
转载视频请标明来源

了解更多穴位养身知识,点击并关注张焕养身堂


在中医典籍中,虽然没有“高血压”这个名词。但其实也是记载了高血压这种疾病的。

高血压病在中医里属于“眩晕”的范畴,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也是由来已久。

首先中医治高血压需要分清证型,任何疾病在中医的理论中,都有不同的证型

高血压在中医中的证型

肝阳上亢型(急脾气型)

典型症状就是眩晕、头痛头胀、急躁易怒、口苦、肢麻震颤、面红耳赤、失眠多梦,劳累和情绪激动后加重。

痰饮内停型(身材胖型)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就是头蒙如裹,意思是头昏蒙像被布带裹住一样,容易胸闷心悸,胃部胀满、呕吐痰涎、食少多寐,下肢可轻度浮肿,大便粘腻或便秘;

肾阴亏虚型(老年虚弱型)

肾阴亏虚的典型症状就是眩晕、视力减退、两眼干涩、健忘、耳鸣、烦热失眠、腰膝酸软无力

当然,在现实中,高血压患者的证型是会交互错杂的,远不止上述三种类型。

调节血压的穴位


今天张焕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能够缓解高血压的几个穴位,尝试时常点按、按压以下几个有一定降压效果的常见穴位:

第一个是合谷穴:

合谷穴又叫虎口,它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指骨的交汇处,或者是用一个手的拇指,指骨关节的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蹼缘上,拇指尖下的地方就是合谷穴。

血压高的人合谷穴的脉络有时候跳动会增强,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刺激合谷穴,有降低血压、镇静安神、行气血、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第二个具有降压作用的穴位是后溪穴:

后溪穴它位于小肠经下,它的部位在小指的尺侧,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端掌横文,也就是握拳的时候,小指指尖所指的手掌横纹,外侧凸起的赤白肉际处,就是后溪穴。

刺激后溪穴,或者是用针刺,或者是用按揉的办法可以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的目的,从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脖子硬等症状。

除了这两个穴位外还有百会穴、攒竹穴、风池穴、曲池穴等多个穴位拥有降血压的功效,大家想听更多的话记得要在公众号下面给张焕留言。

点个'在看''分享'支持张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