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园极则与造景典范:网师园

 江南一鱼6jvvqc 2021-05-10

周导讲园

图片

许多研究传统园林的学者都有一种「抑清扬明」的倾向。他们认为清代园林过于繁复,为了承载更多的功能而增加建筑数量与体量,假山堆叠与室内外陈设也日趋复杂,失去了简洁疏朗的环境氛围,尤其是失去了唐宋以来的文人雅趣和自然的风格。

所以在苏州园林里,像拙政园、艺圃这一类保留了明代格局与格调的园林,往往受到更多的重视与推崇。而其他在清代时期建造或重新改造的园林,则往往被认为在艺术水准上有所下降。

但在苏州名园里,有一座非常典型的清代小园——网师园,却受到了众多专家的一致褒扬。童寯教授在《江南园林志》里认为这座园林是「园宅兼具,典雅古洁,别具一格」。陈从周教授在《说园》里说它「小而精,以少胜多,在全国现存的园林里,都属上选」。

网师园面积只有8亩(约5300平方米),中部是水池,周边分布了十几处建筑,还有大量假山堆叠、多处院落划分,又被高大的住宅紧贴,几乎没有开敞的场所和造景余地。

那么这座造于清代中后期、人工要素比重很大的园林为什么会受到专家的推崇呢?它如何平衡自然与人工的关系以实现「小中见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座隐蔽在苏州古城街巷内,精致玲珑、小巧典雅的园林。

图片
图片

01

首先来介绍网师园的历史。网师园虽然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宅园,但是它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南宋时期繁荣的平江城孕育了网师园,也奠定了网师园的气质。

苏州早在春秋时期就成为吴国的都城。唐代安史之乱之后,随着整个中国的经济重心转向南方,苏州的地位也快速上升,经过五代的开拓、北宋的积淀,苏州城市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是它在南宋初期的建炎四年(1130年),曾经被金兵南下攻破,遭到很大的破坏。之后经过100年的恢复又重现辉煌,愈加繁华,城市的建设规模、结构、功能都达到更高的水准。

图片

▲ (南宋)李嵩 · 货郎图

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当时的平江知府李寿鹏主持刻绘了著名的「平江图碑」。这块碑今天还在,被称为我国现存最古老也是最完整的城市地图石碑(石碑高2.79米,宽1.38米,碑本身就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碑把当时苏州水网城市的特征刻画得非常清晰,表现了城市的街道、河流、宝塔、府衙、庙宇等等。当然也有园林,如平江府东侧的杨园、府学北面的南园。而名声卓著、由北宋时期苏舜钦所造的沧浪亭,在当时叫韩园,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府邸。而离韩园东面不远有一处叫「渔隐」的园林,就是后世网师园建造的所在地,也就是网师园的前身

图片

▲ 平江图上的园林位置

园林最早的主人叫史正志,曾任户部侍郎,很有文才,是一位反对北伐的主和派。他被弹劾罢官后选择在苏州定居,耗费巨资建造了一处名为「万卷堂」的归隐、读书之所。大概在南宋淳熙初年(约1174年)建成,其对门南面同时构筑了一个花园,名为「渔隐」。

史正志除了读书之外,还喜好园艺,写过一部称得上中国历史最早之一的菊花专著《菊谱》。他奠定了宅园分明的格局,在园内读书、游观、艺菊、著作。但他的园林仅传一代就转售给一位丁姓常州人。

从南宋末年一直到元代,园林逐渐荒废,甚至变成仓库。

史正志时期的园林内容几乎没有存留(目前园林中部「看松读画轩」前面的两株古树,据说是由史正志手植。一株高达十米的古柏仍存活,另一株罗汉松于1981年遭冻害而枯死)。到明代前期,此地建成圆通庵。

在这之后经过了将近600年,到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前后,曾经官至光禄寺少卿的宋宗元,在原来万卷堂的遗址上购地造园。

宋宗元建园的初衷是侍奉母亲。园建成后则用来招待朋友、凭高远眺、喝酒吟咏。所以这是一处带有归隐色彩,体现观览游宴特色的私园。

按照清代著名学者,也是宋宗元好友兼近邻沈德潜所作的《网师园图记》,当时园林以水景为主,分布了各式楼台和亭轩,号称有十二景。包括半巢居、北山草堂、濯缨水阁、小山丛桂轩等等。

图片

沈德潜(1673-1769)

字碻士,号归愚,苏州人

高龄进士,乾隆喜其诗才

这个阶段园林取名「网师小筑」。之所以叫网师,主要是为了延续南宋时期史正志所用「渔隐」的理念,「网师」即「渔父」、「钓叟」;另外园林边上有小巷名叫「王师」(一说「王思」),故取谐音「网师」。

宋宗元去世之后,园林又荒废了十多年。一直到乾隆末和嘉庆初年,由一位太仓(也有说是嘉定)的富商瞿远村购得。瞿远村虽然是一位商人,但也是风雅人士,生性恬淡且有品位。他的同乡、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钱大昕在《网师园记》里对瞿远村推崇备至,认为他对网师园有重塑再造之功

图片

钱大昕(1728-1804)

字晓徵,号辛楣,苏州人

清代史学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称其「清代史家第一人」

瞿远村购园之后在原来荒废的基地上重新规划,易旧为新。除了保留水面,对整体格局进行了较大的改动,重新安排空间的变化、路径的转折、建筑的错落。因其深厚的美学修养而对空间的把握极为精到,增建亭馆、重构堂轩之后仍然保持了清旷境界。钱大昕赞誉园林「地只数亩,而有迂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望之乐。柳子厚所谓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

当时园林被称为瞿园,以芍药、牡丹为盛,在一定时间对外开放,观花时节游人络绎不绝。瞿远村也经常招待他的朋友,包括钱大昕等人在园内宴集,平时则与亲友觞咏其间。

瞿远村奠定了网师园的基本格局与格调氛围,把一个闭塞小园做得精致而有特色。从此之后网师园成了苏州诸多园林中的翘楚

瞿远村父子拥有园林将近三十年,之后在道光初年转手,又约四十年后,到同治年间归李鸿裔所有。李鸿裔曾经做过曾国藩的幕僚,后来官至江苏按察使,但是年纪不到四十就决定退隐,因爱吴中山水而购买网师园居之。

李鸿裔精于鉴赏、工诗文书法,在园中收藏数万卷图书和历代彝鼎、石刻、书法、绘画,过着闭门谢客、徜徉林泉的生活。由于网师园跟沧浪亭相去不远,他自号「苏邻」,意指苏舜钦的邻居,把园名也改成「苏邻小筑」。李鸿裔去世后,其嗣子李少眉增建了「撷秀楼」,成为宅院最高的建筑,可俯瞰园林。

图片

▲ 李鸿裔的诗集

之后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园林又归一位叫达桂的将军,但达桂居园仅四年又转卖他人。

民国初年,东北军阀张作霖以30万两银子购得此园,于1917年把它赠予老师张锡銮作为庆寿大礼,园名改为「逸园」,世人称「张家花园」,园林内部又进行了改造,增建了「琳琅馆」、「道古轩」等。但张锡銮并没有在园林里居住过(张锡銮不习惯南方气候,一直没有入住网师园)。再五年去世后传给他的儿子张师黄。

张师黄爱结交名士,从1932年起,先后把园林借给著名画家张大千和他的哥哥张善孖,还有书画家叶恭绰王秋斋等人居住。他们常招待文化人士在此聚会(徐悲鸿是园林常客),犹如一座开放的民国文艺沙龙。当时殿春簃内有张氏兄弟的画室「大风堂」,张善孖善于画虎,曾经在园林内养虎两只用作写生(后来一只幼虎病死,还将其埋在园中并立碑纪念)。

图片

▲ 张善孖与虎儿

图片

▲ 张善孖、张大千与虎儿

1940年,园林由文物收藏和鉴赏家何亚农购得,整修后仍然沿用网师园旧名。解放后,何亚农的子女在1950年将园林捐献给国家,经全面维修后于1958年向公众开放

文化大革命时期园林受到破坏并一度关闭。1980年代初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期「殿春簃」小庭院还被仿建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称为「明轩」。1997年网师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 殿春簃的半亭和假山

图片

▲ 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官网

图片
图片

▲ 明轩的半亭和假山 ©周导

02

讲完园林的历史,接下来分析园林的布局和内容。

网师园实际上是一个园林紧贴着住宅的中小型宅园。宅园的总面积大约10亩,东侧的住宅占了2亩。园宅并立的结构呈现南北长而东西窄的形态。南面沿街的宽度不足50米,没有单独设园门,而是先进入住宅部分,再分别从几处小门进入到园林部分。

图片
图片

▲ 网师园平面图 ©周维权摹自《苏州古典园林》

东部的长条型宅院由三进四厅组成,建筑宏敞,布局规整。

宅门之后是门厅,之后第一进是轿厅(或称茶厅),厅西侧可从「网师小筑」小门进入西部园区。

第二进大厅(正厅)「万卷堂」又称「积善堂」,堂前有号称江南一绝的砖雕门楼

第三进是内厅「撷秀楼」(俗称女厅),从楼下西北角也可进入园区,楼后是纵深20多米的假山庭院,其北面是「梯云室」。

图片

▲ 万卷堂

图片

▲ 万卷堂和撷秀楼之间的砖雕门楼 ©闰土 

图片

▲ 撷秀楼

图片

▲ 梯云室南面庭院

西部园林的布局呈T字形结构。T字形南北长轴由中间的环池区跟南部宴乐区、北部书房区构成。

图片

▲ 园林区鸟瞰

图片

▲ 园林区鸟瞰 ©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

中间的彩霞池面积大约400平方米,近似方形。它的东南跟西北都有水口。环绕着中间池水,南面的主厅是「小山丛桂轩」,它不直接临水,中间隔了一组名为「云岗」的黄石假山。「小山丛桂轩」的西北有直接临水的「濯缨水阁」。它向北在沿着围墙的游廊中间,衔接了一个六角亭「月到风来亭」。再往上在水口的位置上跨过一个三折的平桥,达到水池的北岸。

图片

▲ 彩霞池

图片

▲ 濯缨水阁-游廊-月到风来亭 ©闰土

图片

▲ 月到风来亭-折桥-看松读画轩

北岸主体建筑是「看松读画轩」,同样没有临水而筑,而是向后退,在它和水之间形成三面围合的小院,院中植有三株枝干遒劲的罗汉松、白皮松和圆柏。「看松读画轩」东南水池边是廊轩「竹外一枝轩」。它向南转折连接小水榭「射鸭廊」,它也是通往宅院的门廊。

「射鸭廊」南面是一组临水而呈南北向延伸的黄石假山,跟小山丛桂轩北面的「云岗」形成了呼应及连贯的关系。

图片

▲ 后退水池的看松读画轩

图片

▲ 射鸭廊、黄石假山和云岗

T字长轴南端是一组相对封闭的L型建筑组合,由「蹈和馆」和「琴室」构成。「琴室」南面小院沿墙堆叠湖石壁山,中间设置石榴古桩大盆景,西墙壁镶嵌扇形碑帖书条石,营造出清净的抚琴听曲之境。

再看T字形的短轴,即水池北面的横轴,其中心部分是「看松读画轩」,它的东西两侧又串起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小庭院。

东侧庭院由「集虚斋」和「五峰书屋」(五峰书屋是南宋园主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组成,它们左右相连,前后都有附属庭院。

图片

▲ 竹外一枝轩(前)和集虚斋(后)

图片

▲ 竹外一枝轩(左)、五峰书屋(中后)、射鸭廊(右)

西侧就是著名的「殿春簃」庭院。主体是明代建筑风格的书房「殿春簃」,南面靠墙有半亭「冷泉」和「涵碧泉」及绵延的假山花台。

图片

▲ 殿春簃庭院

总体来看,网师园的空间结构非常清晰,中「虚」外「实」,核心是一个满溢弥漫的水池,环绕水池有长廊和一系列前凸或后退的建筑及假山,再往外则是多组大小不一的附属庭院,庭院之间环环相扣。

03

网师园没有追求平面的曲折变化,水体比较方正,点状的建筑和块状的庭院散布在四处,如果没有连廊串联,甚至有一种分散割裂的感觉。那么这样一种看似平淡的平面布局,是如何创造出玲珑多变的空间效果呢?其突出的设计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图片

▲ 网师园图底关系 ©张家骥

首先是对静观的强化。网师园是一个非常适合于静观的园林,几乎每一处停留点都可以看到层次丰富的画面构图。尤其是中部环绕水池一圈的廊、轩、亭、阁既是构景、点景的对象,又是观景的重要场所。

从「濯缨水阁」向北到「月到风来亭」,跨桥转到「竹外一枝轩」,再到「射鸭廊」,既有连续的画面感,又可以分段静观体验。每一幅画面都有主景与配景前景与后景,带来完整的视觉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环绕水池的停留点,周边相对独立的院落内也有多处适合静观的场所。包括「殿春簃」南庭院、「五峰书屋」的前后院落、「集虚斋」和「竹外一枝轩」之间的小庭院,「小山丛桂轩」后部和「琴室」南院,都充满了有意境的画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环水池构景

第二个是尺度的对比和过渡。网师园面积不大,主要的园林建筑因功能需求而体量较大,又挨得比较近,为了减少它们之间的矛盾跟冲突,采取了含蓄巧妙的过渡手法,即通过尺度的变化位置前进后退来协调主次空间。

最有代表的就是从「月到风来亭」向东看到的对面景观,即从「竹外一枝轩」一直延续到「射鸭廊」,再到南侧假山的连续组合。

它们紧贴住宅的西面,由于住宅体量较大,导致其西面山墙也比较高大宽阔,对较小的水池形成压迫感,而且形式单调。为了处理这种压迫跟单调,利用刚才所说的从建筑延续到假山一组景物来进行隔离与过渡,它们之间形成了既对比又协调的关系。也就是说住宅的山墙如同一个背景,衬托了前面的轩廊。而射鸭廊与假山之间又有对比,共同构成起伏的画面衬于背后山墙面上。

图片

▲ 以住宅山墙为背景的景观组合

另一处典型是看「松读画轩」,因其体量较大而适当后退形成前面的三合院落,院落中假山与三株姿态各异的大树也构成了尺度的对比和过渡。

同样的还有「小山丛桂轩」前面的「云岗」假山,它在水池跟建筑之间形成隔离与过渡。「小山丛桂轩」背后的一组叠石则跟南面建筑形成过渡联系。

实际上,环绕中部水池一圈的黄石矶岸也是重要的过渡带,由灌木丛、攀援植物和参差的黄石所形成的岸线富有野趣和艺术感,在强化景观边界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带来从水面到岸边,以及从岸边到建筑和庭院的过渡。

图片
图片

▲ 黄石矶岸

此外,许多园林细节也体现了尺度过渡。比如彩霞池东南水湾上的石拱小桥「引静桥」,宽不足一米,长仅两米余,可三步而逾,通过有意缩减尺度来与其下的深涧和西边的假山协调。

水池西北水湾上的三折平桥也适当缩小了尺度,正对殿春簃庭院的入口小门而构成优美的框景。

图片

▲ 引静桥

不过相对于网师园各处精妙的尺度处理,「月到风来亭」的尺度却显得略大,所以其内用了一面镜子来扩大景深。

图片

第三是空间的旷奥对比。网师园的主辅空间结合开敞幽奥的空间分布,形成了多处和多样的旷奥对比。这种旷奥分明的空间也成为前面所说静观的对象与承载。

「集虚斋」和「五峰书屋」的前后院落都非常幽奥,「殿春簃」南面庭院则因贴壁假山蜿蜒曲折而显幽邃。从「小山丛桂轩」的南面进入「蹈和馆」和「琴室」,多重隔离和转折也形成幽深空间。而环绕水池的连贯场地则开敞通透,一系列廊轩水阁临水、贴水而设,与背后的围合、半围合院落形成旷奥交替

图片

▲ 通往稻和馆的曲廊

04

讲完空间结构和手法,我们来体会园林的内在气质和形象意蕴。

网师园是一个典型的清代风格宅园,景观密度很高,尤其建筑所占比重很大,甚至有超出空间承载之感。但网师园的内向密实空间里似乎又透露出宋代园林的雅致和明代园林的简远。

图片

▲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册之一

图片

▲ (明)文征明·东园图(局部)

为什么如此?我认为网师园虽然是在清代中后期最终确立内容与形式,但它与最早南宋时期「万卷堂」的关联一直没有中断,尤其一开始奠定的「渔隐主题始终存在。

可以说网师园跟沧浪亭渊源颇深,这两座园在苏州城内的距离并不远,沧浪亭前面的葑溪一直向东延伸,曾经跟网师园内的水体有联系。也许我们可以推测,网师园的前身「万卷堂」在建造的时候,就受了旁边沧浪亭的影响

「沧浪之水」的表达来自于屈原的《楚辞·渔父》,万卷堂南花园叫「渔隐」,显然意指古代渔钓隐居,而且当时园主史正志自号「柳溪钓翁」。

宋宗元购园重建之后取名「网师小筑」,即暗含渔隐之意。其十二景之一的「濯缨水阁」里还经常举办追忆苏子美沧浪之水的活动。之后瞿远村虽然对园林的面貌和内容进行较大改动,也仍然延用网师园之名,其园林整体格调与园主的性情追求保持一致。

李鸿裔时期把园名改成「苏邻小筑」,则明确表达了与苏舜钦之沧浪为邻的谦虚与自得。民国时期张锡銮的儿子在园林里接待众多画家文人,更强化了文化交流之风。

所以说,网师园自南宋以后虽然面貌大变,但是因为各任园主保持的品味和园林延续的功能,以及活动方式使园林内部空间始终弥散着文人恬淡的气息

图片

▲ (明)唐寅·溪山渔隐图(局部)

这种文人气还体现在园林主要建筑的命名与其意境的贴合上。我认为网师园的景点命名在苏州诸园中尤为出色,既富文采又朗朗上口。

例如南部主体建筑「小山丛桂轩」,名称来源于北周庾信的《枯树赋》:「小山则丛桂留人」。轩的前后都有叠石假山,南面湖石假山略低矮,北侧黄石假山则高峻。山上植有丛桂,秋季浓香四溢。轩采用四面厅的结构,可以四面开窗而环顾周边景色。

水池西南角「濯缨水阁」的名称暗含「渔隐」,意境悠远。其外形纤巧,基部用石梁柱架空,水似乎流入阁下,形成浮于水面的效果。建筑采用单檐的卷棚歇山顶,线条柔美。 其戗角翘起,有一种翱翔欲飞的感觉。古朴典雅的造型与旁边高峻峭拔的黄石假山形成对比。

图片

▲ 唐寅《溪山渔隐图》中的水阁

图片

▲ 濯缨水阁 ©闰土

月到风来亭」的命名也结合了画面与意境,来自唐代韩愈的「晚色将秋至,藏风送月来」。这座单檐六角亭突出在水池之中、水崖之上,与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它的位置非常关键,向北可以望见「看松读画轩」,正对东面是「射鸭廊」和「竹外一枝轩」,南面为「濯缨水阁」,可充分获取周边一圈的景色。似乎因为亭子的设置,而让风月为观者所有。

图片

▲ 月到风来亭三面开敞

图片

▲ 月到风来亭 ©金歌

竹外一枝轩」则取自宋代苏轼的「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一支指梅花,暗指枝叶茂盛。轩为开敞的轩廊,三开间,形似船厅,玲珑通透。其后有百竿翠竹,前有黑松斜出水面,俨然一副山水小品。

边上的「射鸭廊」名称来自古代宫苑中的水上游戏,常在诗词中指代天真乐趣。此处轩、廊、亭一体,充满了主客互动的诗画意境。

图片

▲ 竹外一枝轩

图片

▲ 由射鸭廊望出去

看松读画轩」亦景境如其名。这座面宽四间的厅堂开敞宽阔,通过后退形成一个三围合的院子,院内古柏苍劲高耸,边上白皮松枝干斜逸。厅内装修精致庄重,轩前还有湖石砌成的牡丹台,画面感非常强,且四季都有明显变化,展现空间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意境内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 看松读画轩

内涵最为深厚的当属书斋庭院「殿春簃」。它的院门和水池西北的折桥相贯通,形成优美的入口对景。「殿春簃」一词来源于宋代邵雍的诗句「尚留芍药殿春风」,院子中曾经盛植芍药,而芍药花开在春末,故称为殿春。「簃」是指阁楼旁的竹构小屋。

图片

▲ 殿春簃庭院前的三折桥

这个院子面积近一亩,建筑外观与室内陈设仿明代风格,淡素简洁。北面是一大一小两间雅致的书斋,书斋后面的小天井内布置有结合梅、竹、芭蕉、天竺的叠石小景,从室内花窗看出去,犹如几幅连续的绘画。

南面庭院以三面墙身来衬托沿周边设置的假山,正中假山婉转高峻,延伸到东西两边如同余脉,沿着东面墙角形成凹凸有致的弧形花台。西面靠墙有半亭「冷泉亭」,旁边是「涵碧泉」,亭中放置一块玲珑剔透、形如苍鹰展翅的巨大灵璧石,据说原是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在桃花坞的镇宅之物。

殿春簃小院充满书卷气,氛围幽静。从其名称到内容,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拙朴简雅的审美和独具匠心的空间布置。

图片

▲ 书斋后面的小天井

图片
图片
图片

▲ 殿春簃南面庭院

05

网师园在苏州众多园林里之所以呈现得如此精巧和独特,有赖于它非常纯熟的造园技法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经过历代造园家的归纳总结和长期积淀,到清代时期虽然相对固化,出现很多模式化的做法,但也不乏创新与突破。尤其是一些有见识的园主与杰出工匠把各种自然规律、艺术手法和成熟技巧融会贯通,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

网师园就是「聚林泉之胜而胸有丘壑」的产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园林里把人工做到极致而走向自然的典型代表。

园林内虽然有多样的人工要素和明显的手法应用,但纯熟而不局促、丰富而不拥塞、多样而不堆砌,由于呼应了自然的艺术风格,而显得有内在的秩序

虽然也有学者认为东部大体量的住宅挤占、压迫了水体空间,有些局部造景组合略显刻意。但园林总体处理上删繁就简,通过成熟精到的布置呈现出紧凑的结构,各种园林要素相互衬托,假山、水池、建筑、花木错落穿插,体现了从理解自然到顺应自然、表现自然的内在精神。

人工发展到极致而达到了跟自然的相通,所以陈从周教授称赞它是小园极则,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面对网师园就如同面对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进入其中后需要放慢脚步来静静欣赏与细细体会。它浓缩了古代文人的优雅精神与娴熟技巧,其整体气韵就是一张无形的「」,把游人笼罩其中,并编织进一处处停留点与观赏线。让人沉醉其中,与秀山碧水、亭台花木乃至清风明月、古今名贤相互感知、交流并升华自我。

图片
图片

▲ 网师园 ©金歌

课代表总结

「网师园」是典型的清代中小型宅园,虽然人工要素比重较大,但清新雅致、简洁紧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的「万卷堂」,与附近不远的「沧浪亭」有精神内涵上的呼应。清代宋宗元在「万卷堂」遗址上购地建园,将其命名为「网师小筑」,之后瞿远村重塑再造,奠定了园林的格局与氛围。之后历任园主的改造整修始终保持了归隐、游观的文人园特征。

宅园中的住宅布局规整,分三进四厅。园林呈T字形结构,由中间的环水区和南部宴乐区、北部书房区组成。网师园在设计手法上强调动线中的静观;通过巧妙的尺度变化来过渡、协调主辅景观;利用旷奥交替来完成空间的隔离、联系、转折;选取富有文采的景点命名以加深园林意境。

网师园是中国传统造园中人工达到极致而走向自然的典型代表。手法纯熟而不局促,要素丰富而不拥塞,内容多样而不堆砌。体现了深刻理解、顺应自然基础上对自然规律的把控和内涵的表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