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说“想要挑战自己”的销售,最后都离职了

 西序春秋 2021-05-11
作者:Gates Wu | 编辑:Dora

这是顾问式销售的第 421篇原创文章



从事销售主管多年,接触了很多顾问:
有大学刚毕业的应届生;
其他非销售岗位转行过来的;
还有经验丰富的行业老手;
......

我总结了一下,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和自己在做什么的顾问;
一类是没有目标,对自己的工作认知模糊的顾问。

这两类顾问的工作结果是:

第一类顾问,在团队里业绩基本都处在中等以上,销冠也都是在他们中间产生;

第二类顾问,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中等以下,而且自我淘汰率极高。

对于第二类顾问,我有深入和和他们交流过,发现:他们并非不努力,而是对课程顾问这个工作存在这4个错误的认知。

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0 1

错误认知一
“希望锻炼一下自己的抗压能力。”


相对其他工种,销售确实是一项压力很大的工作。

以前面试过很多课程顾问,当问到选择这个职业的动机时,很多人会告诉我:想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

然后我发现,凡是持有这个观点的好像都是淘汰得最快的。

后来每当人事告诉我:“刚刚面了一名课程顾问,感觉很不错,他/她说希望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

我都会比较谨慎,会多问很多其他信息。

因为我深知:这样的顾问把关注点弄错了。

1、不要带着锻炼所谓的抗压能力的态度去工作

这样你会不断地强化“压力”这个词,看啥都是压力,搞得还很自我感动,结果事实上动都没动。

选择一份职业难道不该是看中这份职业本身的乐趣或前景么?

啥时候变成了看中这份职业能虐自己了?

图片


2、不要被动地去扛着压力,而要主动解决压力

你扛了多少压力说明不了什么,只要不主动去消除压力,被压力压死只是时间问题。

例如:你每天要打大量的邀约电话,老是被拒绝,于是非常痛苦,但是你在扛着、忍着、坚持着......

相信我,如果你不改变邀约方式,再怎么坚持,最终人事还是会找你谈话的:“你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

3、抗压能力决定了留给你解决问题的时间长短

抗压能力本身是很重要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而且确实很多人的抗压能力弱得一塌糊涂。

以前我客观地评估了一下我的抗压能力,得出结论:我能够坚持半年。

于是我的目标就不是努力坚持一年或者一年半,而是在半年内赶紧解决问题,并进入下一个阶段。

事实上我也做到了。

所以,你需要在自己的抗压值用完之前解决掉这些压力。

带着“锻炼抗压能力”这个目的去做销售,你的方向就已经错了,所以,赶紧调整过来。


0 2

错误认知二
“干什么做销售啊!太不稳定啦!”


Sara留学海归后入职某大型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课程顾问一职已有一年。

她调侃说:

从考虑是否做课程顾问那一刻起到现在,我经历了不下十几次“职业鄙视链”,现在都习惯了!

入职前老妈就说:“干什么做销售啊!太不稳定啦!”

同事有时也会有意无意的问我:“哎Sara,你出国留学回来这么好的背景,怎么做课程顾问啊!你应该去做老师。风光、稳定、赚钱又挺多的,你咋想的啊?”


Sara后面回味的说:
“其实他们当时说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都会一笑带过。不过当业绩做的差的时候,这些问题又时不时回荡在我脑中,我会质疑自己:我到底该不该做课程顾问?”

顾问靠业绩吃饭,业绩直接和薪资挂钩,可是没有哪个销售敢保证每月完成指标。

有时候可能超额完标,而有时候可能一个月都不开单,只能拿底薪。

所以在外人看来,销售的工作确实存在不稳定性。

相较于顾问,教培机构的老师每个月课时数量基本固定,但理论薪资都是有上限瓶颈的(饱和度)。到达了饱和度,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也无法突破。

只有课程顾问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线性时间积累、学生资源的复利效应和转介绍的裂变,来实现自己业绩的不断突破。

图片


同一机构中,成熟的顾问薪资可能是老师的好几倍!可见,能力才是决定薪资上限的主要因素。

稳定,应该是稳定的“成长”,而非稳定的“一成不变”

职场中,很多时候因为“沉没成本”的原因,大部分人是惧怕换岗位、换公司、换行业的。

这种心理导致了大部分会追求绩效稳定,低流动率和低挑战性的工作,从而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课程顾问是一个侧重前期沉淀的职位,一般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可以逐渐把自己做到薪资比较理想且稳定的状态。

所以就需要顾问们的能力不断的进化来适应市场和公司的业绩要求。

很多时候说销售不稳定,其实是在追求舒适圈,回避变化。

而经过努力和沉淀,顾问同样可以进入稳定的轨道,而且收益远远大于其他岗位。

所以,如果决定要做销售,千万不要让“销售不稳定”这种观念扰乱了你的心智,否则就不要轻易尝试销售。


0 3

错误认知三
“做销售,就是要面面俱到。”


在销售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希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为了追求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我们不仅仅和竞争对手PK,更重要的是挑战自身的极限,包括服务速度、服务标准、服务能力、服务结果等。

其实这无可非议,因为这本来就是销售人员的工作,让客户持续不断的为我们点赞。

但伴随而来的,是客户的期望值变得越来越高。

一旦我们出现任何与原本的服务水平不符的情况,尤其是服务质量的下滑,马上就会让客户出现满意度下滑的情况,甚至更严重。

1988年12月,泛美航空旗下一架波音飞机满载200名乘客从法兰克福飞往纽约,当飞至苏格兰洛克比上空时,飞机坠毁,客机上的所有乘客罹难。

空难过后,泛美航空的上座率一落千丈,即便公司进行了数次危机公关,仍未能挽回颓势。

1991年,显赫一时的泛美航空帝国轰然倒塌。


如果泛美航空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空难的影响或许不会如此严重,就算伤筋动骨,也不至于彻底没落,因为公众对一家小企业的期待本就没有那么高。

而事实是,在美国航空史上,泛美的安全记录也是令人艳羡的。

因为过于完美,所以公众无法容忍泛美航空的一点点错误,一点点瑕疵。

图片


你越优秀、影响力越大,外界对你的要求越苛刻。企业是如此,个体也不例外。

正如品牌定位一样,我们只需要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事实上,做到面面俱到不仅成本过高,更会导致客户的期望值居高不下,最终反而会导致满意度下滑。

销售不需要万能,而需要有特色。

Lily是个早教顾问,长的不漂亮,颜值方面没有天生的优势,但是她对外在形象的维护格外上心。

上班前都要花半小时化个恰到好处的淡妆,中长发马尾打理的一丝不苟,干净利落,工作服的领子都会拿熨斗烫的服服帖帖......

精神气质在全中心是数一数二的,客户对她的印象格外深刻,确实为成单加分不少。

作为一个课程顾问,不输在起跑线上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更重要的:你要有自己非常显著的风格,而不是一个完美的样本,这同样能帮助你到达终点。


0 4

错误认知四
“能说会道就能做好销售。”


很多人认为:能说会道就能做好销售。

其实并非如此,关键要“会说”句都能说到点子上,说到客户心里去才行。

在面对不同的顾客时,需要我们转换语言的方式;
即使同一款课程,也要用不同的语言去介绍。

以下3点,是我在销售中经常用到的语言技巧:

1、讲故事

讲故事是销售人员最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因为故事具有能够创造画面感,引起顾客共鸣的特点,相对其他语言技巧来说更能够被顾客所接受。

想要有好的业绩一定要记住四个字:“趋利避害”。

顾客要么是追求美好生活购买利益,要么是降低痛苦购买保障

当一名顾问在跟顾客介绍课程时,不如讲一个顾客因为没有购买课程,最终导致孩子早期能力落后的故事更有说服力。

2、用数字

用数字是一些优秀课程顾问最常用的技巧,准确的报出产品数据和销售数据更加具有直观性和可信性,增加专业感。

顾问可以跟家长说:

“我们机构目前同城有3家分店,会员数达到1577名,作为机构的课程顾问,我至今已经服务了324个家庭......”

“我们的价格是非常公道的,这次特惠打完折之后比行业同类课程低15%,这样的力度相当于在2015年5月份开业时候的预售价......”

如果你是客户,当听到这些精确而干脆的数字时,是不是觉得特别专业,可信度一下子就提高了。

图片


3、打比方

有位老太太问爱因斯坦:“听说您在研究相对论,您能告诉我什么是相对论吗?”

爱因斯坦没办法向一位老人讲清楚相对论的内容,他打了个比方:半夜12点的时候,如果您的女儿还没回家您着急不着急?您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

老太太说:“太慢了”。

爱因斯坦:那假如半夜12点你在剧院听歌剧,您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

老太太说:“当然太快了”。

爱因斯坦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跟老人讲清楚了相对论的内容。

有个顾问叫Polly,之前跟过她的单,她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当她向家长推荐16000多元的课程包时,家长说要考虑考虑,觉得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有点心疼。

Polly说:“16000多其实也就是妈妈买一个包,或爸爸打一场麻将的事儿,但是您买了课程包可以上3年,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您说合不合算...”

家长想想也是,就果断成交了。

所以,销售人员一定要有语言的转化能力,把概念转化成更方便顾客理解的事物,生动形象,客户更容易接受和认可。

所以你看,做销售不光是能说会道就够了,里面有很多的讲究和技巧,用对了用好了才能让你不断成交。


0 5

写在最后


打铁自身硬,作为销售,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义。

带着偏见或错误的认知去从事销售,很容易迷失正道,从而产生“我不适合销售”的结论。

总结一下今天的要点:

1、不要以锻炼“抗压能力”作为从事销售工作的主要目的。
2、通过自身的坚持和努力是可以获得销售岗位的稳定性的。
3、好的销售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4、能说会道不代表就能做好销售,说到点子上才是关键。
 顾问只有对自己定位清楚了,才能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就像战士褪去多余的装备后,行军速度才能成倍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