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的面貌

 马尔的视觉 2021-05-11

    临涣主街修了石板条的步行道,街边老字号林立;街面也拾掇得干干净净、整齐有序。

     沈家大院搭起了戏台,浍河、包河上也有了游船,颇有些旅游地的意思了。

    看着就感慨,也高兴。

    过去每每走进临涣,都会生出些许的遗憾。老旧气息古色古香,食材、调料都好,长久以来就是做不出一桌好菜来。

    外地的游客大多是闻老茶馆之名而至,一进街便觉得乱哄哄、脏兮兮的。

    若是迷老茶馆、老味道的还好,会觉得不负此行,其他的可忽略不计;可要是想来这里吃喝玩乐,脑子里带有南方古镇的想象,临涣街上遛一转下来,准保会大失所望。

    临涣人也有委屈,大建设、大发展需要银子,家底子跟不上只能干着急。可人家游客来看的面貌,并不是古镇的阔街高楼,而是你的文明卫生习惯,街上、店铺大小环境卫生总能做到干干净净、齐齐整整的吧,没钱咱有勤快,只需要勤动嘴勤督促,勤动手勤打理,这种要求对我们这个全国文明城市招牌下的著名古镇不为过分吧。     

     光看着环境卫生就窝心了许多年。

     无论临涣如何发展,要上演何种大戏小戏,你总得先把场子收拾干净,养成习惯。

    临涣作为淮北历史文化名片,它是个窗口。

    小城方圆二千多平方公里,也只有在这里,比较完整的存留着老茶馆、文昌宫、古城墙、城隍庙等。

    还有那些老房子、老艺人与老匠人。

    时间在这里似乎成为多余的东西。

    现今的小城,将老滋老味、老模老样都像老照片一样存在了这里。

    它被评为安徽十座古镇之一也属名至实归。

    这是几代人精心保存下来的一本老相册,老派头,老气息,老声调。

    但名片毕竟是要贴在脸面上的东西,总要清清爽爽、光光亮亮的。

    前几年来临涣,除了老茶馆、文昌宫,其它的不是没收拾,就是没有收拾好。



    很多物件如同堆在那里无人过问的老东西,老着老着,它就老掉牙了。

    两年前来临涣,看到老医院旧址,带着五颗红星的水泥门楼子,里面都是瓦房。人去楼空了许多年了吧,院子里一片荒芜、脏乱到不堪入目。




    还有许多五十年、上百年破损的东西,若是擦拭干净,弄整齐了,有可能就是我们精神上的古色古香。



    很多到临涣来观光或喝茶的游客,感受到了老茶馆的氛围,真的是欢天喜地。世间的纷争、烦躁似乎都被一碗热茶屏蔽。

    可走出茶馆呢,没看见古镇端庄整洁的老派,见着的却是破破烂烂、脏兮兮的老掉牙。

    想找个讲究点、干净点、舒服点的地方住下,看了几家,便蹙眉走开。

    不免感叹:老掉牙加鼻涕邋遢。



     古镇上存着许多视若不见的好东西。

     去看包河和浍河交集的两河口,紧挨着老茶馆那条街的端头。

     河水涟漪,树木成林。

     这样美丽的地带,以前多少年都完完整整的荒废着。

     四大名泉支撑了棒棒茶,可名泉在哪里?连个标记都不曾见。



    听说通往老茶楼的干道要重修,堂主老沈带我们急急的赶过去,就为找到镇上领导,建议铺一条石板街。

    古镇太需要这样的眉眼。

    想想踏着青石板,看看老街老店,去茶馆喝棒棒茶。

    如果飘落细雨,或是夕阳斜侧着照过来。

    沿街临涣的名吃排列着阵仗,一个小吃就是一个百年故事。


    古镇当地的企业家想做文化。

    我们就鼓励他以旧修旧,恢复古镇的老宅大院,把嵇康文化馆做出来,还要展现出老临涣打铁人的风貌,加古琴古曲展示。

    临涣有一大批非遗传人,镇上的老房子修出来,变成他们的展示场馆。

    淮北大鼓,临涣唢呐、烧饼、酱菜、腐乳肉等等。

    既要它们欢聚一堂,也要在老房子里设大雅之堂予以彰显。

    但特别强调,首先要干净,要讲究。

    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齐齐整整的,即便俺一时半会还穿不上唐装、汉服,无法高大上,但努力让自己和游客来到所见所感舒舒服服的,也才是我们心目中古镇临涣的古色古香模样啊。

     不当自己是外人,说了些期待的话。

作者相关文章

古镇天际线中的十字架

临涣的那一抹夕照

画舫里的水韵临涣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