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论】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洛阳堵车”,竟然是他造成的。。。

 载酒阁 2021-05-11

“蓝色字”







弘扬鲁公文化   传承颜体书法








“其现视及摩写者,车乘几千余两(辆),填塞街陌”,造成交通堵塞的热闹场面,竟然因为几块石头。此时非一般的石头,上面镌刻着儒家经典著作,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





图片


图片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石刻,由于石经一是辨别正伪规范教材,二是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之先河,三是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创造的重要作用;因此轰动京师洛阳,甚至轰动全国,造成了交通拥堵。熹平石经的缔造者——蔡邕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







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今河南开封人)。他博学多才,上晓天文,下通地理,可谓无所不能。以经学家、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著称。值得一提的是,蔡邕也是一位教育家,蔡邕所书的《女训》提出了“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的论断,培养了优秀的才女蔡文姬。蔡邕官至左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蔡中郎生不逢时,出仕之时,董卓被诛,蔡邕被王允逮捕,惨死狱中,卒年60岁,是典型的悲剧性的知识分子。







现存蔡邕名下的书论有三篇《笔论》、《九势》、《篆势》,虽其真伪性虽存在争议,但其内容所表达的美学思想理论指导价值大于历史真实的价值,后人所著书论很多受到蔡邕的影响。







蔡邕的书法理论虽寥寥数字,但字字珠玑,耐人寻味。蔡邕一定是认真总结了前代书家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同时结合了自己实践体会,总结了数字。蔡邕为后世书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蔡邕对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理论史的贡献是一般书家,书法理论家难以企及的。蔡邕得法于神人,蔡邕笔法谱系的传承,为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理论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就蔡邕《九势》进行注释,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由于笔者水平能力有限,所注译仅代表笔者观点,可能会与他人观点不一致,希望各位师友能予以批评指正。





图片


图片

《九势》原文


夫书肇1于自然2,自然既立,阴阳3生焉;阴阳既生,形势4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5,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6
1 肇:开始,发源,开端。
2自然:天然,自然而然。
3阴阳: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即为矛盾关系,在书法中可理解为:大小、正侧、粗细、轻重、疏密、疾徐、长短等等。
4形势:形为形体、形状、形势;势为势头、力量的趋向、态势。形为静态的可视物,势为动态的感觉。运笔即为“势”,产生的结果即为“形”。形和势相互转化又相互影响。
5下笔用力:笔力即为笔画形态表现是否有力的状态。蔡邕第一次提出书法艺术美的力度问题,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的质感和力量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优劣。
6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句话理解有很多种,笔者认为由于毛笔的演进,制作方法工艺的不断发展,此处应为正是由于“软”的特性,可柔克刚,使得表现形式和笔法多种多样,出现了丰富的书写效果。
书法产生于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下,自然而然的状态形成了,阴阳就会产生。阴阳相生,就出现了形和势。起笔需要藏锋,收笔需要圆满,力量凝聚在这个字中,下笔要力在其中,达到像佳人肌肤一样光滑、细腻、富有弹性。因此说势来的时候不可阻止,势去的时候不可遏制,因为毛笔柔软的特质出现了丰富的书写效果。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凡是下笔构造字体的结构,上覆的(部分)都要盖住下面的(部分),下面的(部分)都要承载上面的(部分),使得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势态相互呼应笔断意连,不要使其形状和势态相背离。

图片

图片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7孤露8
7节目:树木枝干交接而纹理缠结的地方。
8孤露:孤立暴露
写圆转笔画的时候,要左右两边回护收笔(圆润饱满),不能让笔画交接处孤立暴露出来
 

图片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笔锋隐藏起来,(隐藏)点画起笔和收笔的痕迹,想要往左行先要向右(取逆势),需要回到左边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道理)。
 

图片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点画的发端隐藏起来,(用)圆笔附着纸面,使得笔心保持在点画之中行走(中锋用笔)。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点画的末端要回护(藏锋),在点画运笔即将完成时,要尽力收笔(紧收)。
 

图片

疾势9,出于啄1011之中,又在竖笔紧趯12之内。
9疾势:疾:速度快,疾势:疾速提笔出锋的笔势。疾势的意义就在于使点画得力,笔力劲健,所谓“速以取劲”。
10啄:短撇。
11磔:捺画,此处应为短捺。
12趯:钩画。
疾势之势,应用于短撇短捺书写之中,又应用于竖钩上挑的时候。

图片

掠笔13,在于趱14锋峻1516用之。

13掠笔:掠在永字八法中为长撇;长撇的书写采用疾速提笔出锋的笔势笔出锋。

14趱:快走。

15峻:遒劲。

16趯:钩的快跃运笔。

掠笔之势,用在长撇末端趱锋峻趯快跃运笔出锋。

图片

图片

17势,在于紧駃战行18之法。

17涩:不光滑,不流畅。

18紧駃战行:駃:骏马,是战行的主体,是有生命的。战阵中需要进行多个回合撕杀之骏马奔跑的模式,是急奔急停“紧”接着一次又一次地急奔急停。

涩势之势,在于疾势急停“紧”接着一次又一次疾势急停式地书写。

横鳞,竖勒之规。

写横的时候要写出像鱼鳞状平而实不平的笔画,写竖画如同勒马一样放松中时时紧勒,这是写横画、竖画的规则。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上面论述的九势,获取(其中的奥妙)之后虽然没有老师亲自教授,也能和前人的神妙相契合,还需要在笔墨上下功夫,即可探寻到(书法的)奇妙境界了。

精彩回顾

【论坛】执笔·运笔·字法·墨法·章法——曹宝麟老师书法学习十条建议

【笔法】书不通篆,难以高古—— 图解《祭侄文稿》的篆籀笔法

【学颜】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米芾这样说,我们如何解?

【讲坛】中国书法核心笔法之原创经典——蔡邕《九势》图文详解


颜体楷书一起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