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卓纳香港新展|《真实世界》:回看艺术世界历史变革

 木蘭猫不睡 2021-05-11
图片
图片

雷蒙德·帕提伯恩(Raymond Pettibon)

《无题(醉酒和……)》,1988年

布面丙烯,121.9 x 152.4 厘米

真实世界

The Real World

展览日期

2021年5月18日-7月31日

开幕式

2021年5月15日

下午5时-8时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 11:00-9:00

欢迎您访问 davidzwirner.com 预约参观

画廊地址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楼

参展艺术家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

Felix Gonzalez-Torres

雷蒙德·帕提伯恩

Raymond Pettibon

杰森·罗德斯

Jason Rhoades

戴安娜·塔特尔

Diana Thater

里克利·提拉瓦尼

Rirkrit Tiravanija

丽莎·约斯卡瓦吉

Lisa Yuskavage

卓纳画廊欣然呈现《真实世界》,此次群展将包括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雷蒙德·帕提伯恩(Raymond Pettibon)、杰森·罗德斯(Jason Rhoades)、戴安娜·塔特尔(Diana Thater)、里克利·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和丽莎·约斯卡瓦吉(Lisa Yuskavage)等画廊艺术家们创作于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绘画、雕塑及装置作品。展览将于卓纳香港举办,在两层画廊空间中呈现精选的作品,它们极佳地体现了艺术家们各自追求艺术与个人实践过程中极具突破性、又另辟蹊径的方式。这些创作使他们在纽约和洛杉矶的艺术界崭露头角,奠定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图片
杰森·罗德斯(Jason Rhoades)
《水晶灯 39》,2006年
6个霓虹灯短语组:La Cucaracha, Futa, Fatarique, La Florecita Higo, Agujero, Pepete;马鞍、来福枪、装饰性乐器、球杆、3个120V变压器、GTO电缆、硅胶材质电缆终端封盖、电线延长线、3口适配器、铝电枢线、绳索、防滑钉、钢制弹簧连杆、钢制滑轮、 单丝渔线、微纤丝压合法连接器
290 x 160 x 110 厘米

六位艺术家以不同的媒介进行创作——从绘画到视频和装置——通过将非传统的主题、形式和思想纳入各自作品的构图和体验之中,对媒介的状态进行批判性的重新评估,并挑战着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关系。为了呼应日益增长又被长期压迫或忽视的社会问题,艺术家们开拓了艺术创作的方式,以探讨身份、性别、性、消费主义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等相关问题。展览中有数位艺术家都是在卓纳画廊1993年成立之初,便在画廊最早期的纽约格林街43号的空间里亮相,他们极具开拓性的代表装置及作品。至今仍发人深省。在当下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之下,这些艺术家们对艺术于社会层面的深入互动——无论是涉及观众的积极参与,还是通过日常经验、物件与文化参考的共享语言形式——在今天都显得尤为相关且必要。

图片
戴安娜·塔特尔(Diana Thater)
《无谓的竞赛》,1998年
装置,2台视频投影器、4台视频显示器及6台镭射影碟机
总体尺寸可变

画廊上层空间将展出常驻洛杉矶的艺术家戴安娜·塔特尔(b. 1962)的《无谓的竞赛》,这件图像与视频装置作品创作于1998年。自1990年代早期起,塔特尔便开始创作先锋电影、视频和装置,主题围绕在自然环境与被调解的现实之间的张力。塔特尔的许多作品都在探索视频的时间特质,以及其建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无谓的竞赛》彰显了艺术家将图像与建筑相结合的能力,以此营造沉浸式的装置体验,从而激活了呈现作品的物理空间。在这件作品中,文字和视频通过四台放置于地面的显示器投射到展厅的两堵墙面上。作品的开篇是一段出自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爱丽丝梦游仙境》(1865)的内容,文字被逐字地投影在展墙上,描述了一场混乱的动物赛跑。过后,展厅地面的显示器播放了一系列动物的片段,最后则是一段由大型投影仪播放的视频,俯视拍摄了一个水池,一只海豚冲着镜头向上跃起,随后再次潜入水中。


图片
图片
>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细节

杰森·罗德斯(Jason Rhoades)
《内置灯》,1998年
塑料桶、荧光灯管、电线、荧光灯具
38.1 x 30.5 x 30.5 厘米

塔特尔对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破碎关系进行沉思,与之互补的是杰森·罗德斯(1965–2006)的雕塑,如2006年的《水晶灯39》与《水晶灯32》,这两件别具一格的作品由霓虹灯和各种既得物所组成。罗德斯渐起于1990年代,是当时在形式和观念上最严格缜密的艺术家之一。在他短暂但高产的职业生涯中,罗德斯凭借其高度原创的、大尺幅雕塑装置而广为人知,这些创作融合了深受洛杉矶汽车文化以及艺术家土生土长的北卡罗来纳州乡村生活相互影响的各种媒介,杂糅了他一生都在探索的历史性、当代性的全球及地方影响因素。

这两件水晶灯状的作品,最初出自艺术家的大型沉浸式装置《蒂华纳丹吉尔水晶灯》(2006),戏剧性地重塑了消费主义及全球化的旅游产业。罗德斯实践的核心充斥着对语言使用的严谨,雕塑作品显著地出现了“阴道”(vagina)一词在西班牙语和英语中的委婉说辞及俚语。这些闪闪发光的霓虹灯标牌,凛然激发了具冒犯性又滑稽荒诞的厌女特质。

图片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
(Felix Gonzalez-Torres)
《“无题”》,1987年
C-print彩色打印游戏拼图,存放于塑料袋中
19.05 x 24.13 厘米

画廊下层空间的首个展厅聚焦了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1957–1996)的创作。身为1980年代晚期至1990年代初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冈萨雷斯-托雷斯在他的作品中运用简单的日常物件,包括纸堆、拼图、糖果、灯串和珠子等。极具启发性的作品刻意地参照了极简主义和观念主义的视觉语言,同时又将作品嵌入特定而多变、广泛而严谨、富有诗意又包含政治色彩的内容之中。

展出作品包括艺术家纸堆作品之一的《“无题”(在洛杉矶的罗斯)》(1991)。大张的纸本上印有银色金属质地的矩形。观众可以任意拿取纸张,而展方会在相应地补足。展厅的墙面上,还将呈现一组冈萨雷斯-托雷斯于1987至1992年间创作的限量拼图。这些作品讲述了冈萨雷斯-托雷斯对商业和现成生产方式的兴趣,以及如何在非常规的形式中灌注情感、政治内容以及个人经验。这些形式往往与艺术家亲手参与的制作方式存在一定的距离。就像他的纸堆作品一样,拼图也例证了冈萨雷斯-托雷斯对局部与整体、在场与缺席之间关系的探讨。

图片
里克利·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
《无题 1990(泰式炒金边粉)》,1990年
综合材料
总体尺寸可变

下层空间的另一个展厅中呈现的是里克利·提拉瓦尼(b. 1961)的作品《无题1990(泰式炒金边粉)》,这是画廊在近期宣布了与艺术家展开亚洲合作以来,画廊首次呈现提拉瓦尼的作品。提拉瓦尼以私密而具广泛参与性的装置作品蜚声国际,以个人及共享的公共传统为核心,例如烹饪正宗的泰式食物,用策展人罗谢尔·施泰纳(Rochelle Steiner)的话来说,“本质上,(这些作品)让人们欢聚一堂。”199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践,从传统的艺术物件转向融合各种多元文化空间、实践及时空的“关系美学”,提拉瓦尼身处这一转变的前沿,持续挑战并拓展着艺术的社会维度,邀请各界人士栖居于由他建构的、特别而又私密的空间里,协同参与到共享的仪式和行动之中。

作为提拉瓦尼重要的早期创作,《无题1990(泰式炒金边粉)》最早于1990年在纽约的宝拉·艾伦画廊(Paula Allen Gallery)首次展出。这是艺术家首件现场参与性的装置创作,他在现场准备食物并提供给到访者,随后将剩余的物品保留下来作为活动曾经在场发生过的证明。卓纳香港的这次展览,将再次启用提拉瓦尼的泰式炒金边粉的食谱重塑作品,直接在展览现场准备食材提供给观众,并保留残余的物品。公众可以通过访问卓纳画廊的网站预约参与。



图片

展览现场,宝拉·艾伦画廊(Paula Allen Gallery),纽约,1990年

围绕在《无题1990(泰式炒金边粉)》四周的墙面,将呈现一件大型装置作品,是雷蒙德·帕提伯恩(b. 1957)1990年代的创作。帕提伯恩的画作将图像与文字融合在一起,兼容了诸多美国标志性的文化元素,从文学、艺术史、哲学、宗教、政治、体育,到离经叛道的青年文化等等。他在作品中加入了流行和商业文化的视觉修辞,也同时囊括了大众媒体的语言以及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和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等作家的经典文字。

1990年代是艺术家创作的塑形阶段,帕提伯恩在此期间的创作以独特的风格进行探索,讲述了这个时代日渐幻灭的美国理想主义,以及冷战带来的不安焦虑。这些装置作品将在香港以云朵团簇的形态呈现,营造出图像、视觉、文本的参照交相呼应的纷繁网络,也镜像地映射出艺术家的创作方式。 

图片

雷蒙德·帕提伯恩(Raymond Pettibon)

《无题(先是母亲和……)》,1987年

纸本钢笔及墨水

35.6 x 27.9 厘米



图片
雷蒙德·帕提伯恩(Raymond Pettibon)
《无题(哦!那会……)》,1990年
纸本钢笔与墨水
44.5 x 28.6 厘米

丽莎·约斯卡瓦吉(b. 1962)开创性的早期画作《大幅玛丽》(1993)将作为展览的尾声。过去三十多年来,约斯卡瓦吉通过独特的视觉实践,挑战并拓宽了绘画及肖像门类的范式,她的创作对色彩和形象的处理有着别具一格的钻研与敏锐,融合了传统与当代绘画的技法和思考。她肖像作品结合了个人理念、艺术史、流行文化的参考与图像,凭借独特的风格主义手法,创造出巨大神秘的建构世界,渲染出富含性别特征或情色意涵的人物形象。

作品《大幅玛丽》出自艺术家始于1990年代早期的重要系列《婴儿》。作品描绘了时常赤身裸身出现的年轻女性,她们是艺术家想象的构建体,人物的身体位居画面中心,带着情色化的处理,看起来仿佛由鲜艳、单色的——在这幅作品中,是莹绿的色调——迷雾化身而来。为了实现形象与色块的糅合,约斯卡瓦吉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晕涂渲染层”(sfumato)的技法,让不同的色调与颜色的渐变相织共融,并且柔化形态的轮廓线条。与艺术家更广泛的肖像实践一致,《大幅玛丽》在参考艺术史前例的同时,也剥离并揭示了肖像门类的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