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写好不快,写快不好?

 脩心 2021-05-11

关于楷书快写的几点思考

■姜浩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民写字热潮退却之后,现在能拿钢笔写字的人少之又少,当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上百万人参与,现在很多大赛只有零星的千人左右。可以说,全民写字的潮流已不复存在。现代人的生活,大多被现实的压力和各种层出不穷的碎片化信息所占据。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书法教学、办学市场日趋火热。一些书法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让人又看到了写字热潮回归的希望。这种回归,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全民书写,则略显不同。现在的大多数人,少了曾经的静气,多了一份功利,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默默静守,心存理想;家长们给孩子报了书法班,也并非想让孩子成为“书法家”,只要能把作业和卷面写好,就万事大吉。有了庞大的“刚需”群体,一些书法培训机构纷纷转型,放下身段,改 教“作业体”,以解决当下学生“写好写不快,写快写不好”的问题。因此,“楷书快写”,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和市场需求之下,应运而生。

姜浩作品
最早听闻“楷书快写”这个概念,是 在 2011 年。我有幸参与了一套书法教材的编写工作。这套教材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专家,一起参与编写。在研讨会上,来自浙江的谢非墨老师当时提出了“楷书快写”这个概念,并列出了几条关于楷书快写的基本规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有新意的,也是很有创造性的。

楷书快写和楷书快写教学,如同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从内燃机车到现在的高铁,一路提速,争分夺秒,为的是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全新时代,减 少“距离时间差”所带来的途中损耗。书法教学也是如此。以往的书法教学,多以毛笔书法为主,注重传统,继承古人,硬笔教学也会让学生临摹古代名家的小楷。这种教学方式固然是好的,但也有一个不足,就是书写速度很难提升,书法课堂和学校作业很难有效结合,形成教与学脱节。这种现象,令很多家长、语文老师以及书法老师感到头疼。很多人关注的点,已不再是“慢工出细活儿”式的传统书法教育,更多关心的是,日常家庭作业的字是否写得好、写得快。这就为我们这些常年奋斗在书法教学一线的书法老师们,提出新的命题和思考。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书法教师,已经感受到了实用书写是当务之急的问题。

姜浩作品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传统书法学习的基础上,让书写达到应试的要求,提升卷面分呢?相关文件要求:小学阶段(规范、整洁、有一定书写速度的正楷字);中学阶段(可以写一些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写行书)。其中,小学阶段的书写速度,尤为重要。其实,并非是为了速度而提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现在学生学得太多,作业量太大。很多学生晚上回家,因为书写速度问题,每天都要写到很晚。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对家长的耐心也是一种考验。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学能所用、学以致用,让楷书写得快起来呢?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教学尝试,大致整理出以下几点楷书快写的教学思路,供各位参考:

一、楷书快写的受众

关于这部分可以大致划分成两部分人群。一是有一定书写基础的学生;二是没有任何书写基础的学生。有书写基础的学生,转化过程相对较快;只要在原有的书写基础上,减省一些起、收动作,增加一些连带技巧,保证字形不变形即可。也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深入临习一些唐人写经等古人快写字体,把古人的快写技巧,借鉴并运用到日常书写当中。没有基础的学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让这部分学生短时间内有所改观,就需要我们这些书法老师在教学上多学习、多提升、多花些心思。当然,要写好并写快,这点最为关键。提高楷书书写速度,势必对笔画和字形结构的细节有减损,对字本身的书写美感表达不充分,这就给教授“作业体”的老师提出了难题。如何能够二者兼顾,保质保量地快写楷书,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能够写快的楷书字体和教学课程,针对不同学生配备不同字体。即写得特别差的能写出横平竖直、字形方正即可;让这些书写特别差的学生,卷面有所改观,找到写字的自信,不再为写字差而丢分。需要一线书法教师“猛药除疾”,最终,让这部分学生的卷面书写转劣为优。

姜浩作品

二、楷书快写的量化问题

1.书写时间和数量量化。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作过专门的测试和统计。这也是楷书快写的核心所在。小学一、二年级相对要求慢点,大概每分钟7-10个字即可;三、四年级每分钟 10-12 个字;五、六年级每分钟12-15个字;中学阶段每分钟 20-25 个字;高中行书每分钟30-40 个字。当然,这只是一个量化参照,真正实操的书写速度,要远远超过上述统计的字数。如若不然,学生们仍然会在家庭作业的问题上耽误时间。

2.书写质量量化。这里讲到的书写质量,首先不能偏离“楷书”,只有楷书才能易于辨识。还要有一个“质量”依据。其参照标准便是语文书上的“国标楷体”,即“考试专用”楷体。小学阶段不允许写行楷或行书,这是教育部大纲里明确要求的。书写质量的标准,要符合学校阅卷老师的卷面书写要求和第一眼“即视感”;其基本衡量标准是:不被扣分最好,能够加分更好。在教学上强调的是书写技术,而非书法艺术。技是重复,是记忆,通过大量地重复形成记忆。这种重复训练对笔画控笔和字形结构是有要求的,经过大量地控笔训练,来强化肌肉记忆和神经记忆。如同 NBA 球员反复练习投篮一样。从一个笔画、一个字、再到通篇布局,不断地重复训练,由慢及快,逐步加速,通过量变引起质变。最 终,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逐渐达到意在笔先,心随笔走,脑与手分离,手如打字机。继而,楷书写快也就不再是玄而又玄的事了。 

姜浩作品

三、楷书快写的教学体系

关于这部分内容,南昌的刘洪霞老师、邢台张永申老师近年来大胆尝试实用书写教学,深入钻研出多种适合学生们练习的快写字体,整理了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快写教学理论,覆盖面广,适合各种练习人群。我们仨合写了一套练习册,分别在我们学生中间进行了试用,得到了满意的反馈。当然,这只是教学上的一种尝试。今后,还需要更多的同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大胆革新、不断改进、逐步完善楷书快写实践理论。为广大学生都能写好、写快楷书,不再为海量的作业发愁;为广大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愿与大家一起探究,一起研讨。后面还有很长的路,我们任重而道远。

姜浩指导学生的楷书快写习作
楷书快写,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的新命题。我们已经行走在信息时代的高速路上,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高频率的。当代的学生们,尤其城里的孩子们,学的东西多、作业多,接受的信息量大,留给他们思考和练字的时间屈指可数。让我们一起为他们想想办法,尽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好家庭作业和卷面书写。进而,让他们在写字上提高效率,快写好人生中的每一份答卷。只有学生们把字写好了,作业写快了,卷面分增加了,才是我们现在正在从事“楷书快写”教学理论研究的初衷。由此,我们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见习 ▏刘心雨

供稿 ▏2021《书法报·硬笔书法》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