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自闭 推拿护理

 老枪 2021-05-11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并非由于个人独处所带来的“孤独”。一般起病于3岁之前的婴幼儿时期,主要临床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局限及行为刻板重复,同时还常伴有其他精神症状,并伴有多种精神共患病如精神发育迟滞,以及身体共患病如癫痫等。

  自闭症并不能单纯的凭日常各项表现断定,而是需要接受标准化的诊断评估。自闭症障碍常用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精神和行为疾病分类》以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编写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两种。

自闭症日常表现

  语言交流障碍 自闭症儿童说话晚,交流能力极差,分不清人称代词“你、我、他”,常常答非所问,交流主动性缺乏,也不能用肢体、眼神等表达内心的感受。

  行为刻板重复 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对某一类事物特别痴迷,而且拒绝改变。例如玩具只能放到固定的位置,回家只走固定的路线。刻板行为还表现在外部动作方面,例如反复玩手、踮着脚走路、眼神从不看人等。

  社会交往障碍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与人交往兴趣缺乏,不愿意与同伴玩耍,会突然大哭或大笑,对于父母、老师的呼唤常常置之不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小儿推拿可调治

  自闭症儿童的临床核心症状,与中医的“癫证”、“五迟证”、“解颅”等病症相近。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四脏皆相关。由于该病病因与遗传、先天脑损、情志因素皆有关,故临床治疗上要强调心理、情志治疗。情志病变与肝失疏泄有关。肾主先天,先天遗传因素或先天性脑损都会导致出现脑部病变。此外,脾胃为后天之本,如后天调养不当亦可导致发病。儿童自闭症总病机为先天脑神惑乱或不足,亦与后天心、肝、脾、肾调理失当有关。可通过小儿推拿进行调治。

  捏脊 术者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捏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不能拘紧。施术时从患儿的长强穴开始,用双手的食指与拇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所对应的皮肤捏起来,然后沿着督脉,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进行,按照推、捏、捻、放、提的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大椎穴,此为捏1遍。循环捏拿6遍。最后1遍捏拿结束后,用双手的拇指指腹,对患儿的肾俞穴采用按揉手法操作5~10分钟即完成。

  补脾经 位于拇指螺纹面。操作者用拇指在穴位上旋推或向心(向上)推。每次100~300下。可以补益脾气,增加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

  补肾经 位于小指螺纹面。离心(向下)推为补。每次100~300下。可以补肾益脑。

  揉涌泉穴 位于足掌,前1/3与中1/3交界处的凹陷中。每次100~300处。可以固本培元,泻实凝神,使肾精充足,耳目聪明。 (何志信)

(GJ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