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士兵不打仗也会吃粮草,为什么一打仗就出现粮草不够的情况?

 科学知更鸟 2021-05-11

打仗前和打仗时士兵的人数没有变化,但是很多其他因素都发生变化了。这一变,粮草就不够用了。

千里送粮,消耗巨大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打仗打得都是粮草(用“后勤补给”来形容现代更贴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调的就是粮草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古代运送粮草

古时用兵,一般都是在边陲重地,距离王朝的中心动辄几百上千里。上千里的路程,那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更没有高铁、飞机,运送粮草只能靠马车、驴车、独轮车。运送粮草的部队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遇到湍急的河流、遇到高耸的大山、遇到倾盆的暴雨,都会造成粮草的额外消耗和损失。一千斤粮食运到前线,能剩下五百斤就已经不错了。

而在平时,部队都分散驻扎,就近补给,固定运输,粮草没有那么多额外损耗。

打仗时后勤人员暴增

古代打仗

古代打仗,动不动就号称几十万大军,比如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送粮的、做饭的、喂马的、修车的、敲鼓助威的,真正参与作战的士兵,这么说吧,十占其一。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真正扛着大刀冲锋陷阵的能有十万人就不错了。

这些后勤人员,平时都是各谋生路的,大部分也是以种地为生,但是一打起仗来,他们就全都脱产了。这么多后勤人员,需要的粮食也是十分惊人的。

不打仗时军队也会种地

古代运送补给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老百姓种一亩地,能产三四百斤粮食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正是因为粮食产的少,所以古代养不起那么多脱产的士兵,在部队中屯田,也就应运而生。不打仗的时候,国家的军队扛起锄头去种地,产的粮食就用作军队的日常消耗。一旦打起仗来,这些人就放下锄头扛起枪,去边关保家卫国了。这样一来,打仗时种粮的人少了,军队的粮草自然就不够用了。

这些粮食缺口,就需要国家进行补给,而往往战事紧急,粮草供给一时半会儿跟不上,士兵又一天都不能饿肚子,所以打仗时的粮草供需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买粮的钱变少了

粮草

打仗时地主家里有粮,粮商手里有粮,兴许老百姓手里也有点粮,但是这些粮食都是需要中央政府掏钱购买的。比如明朝政府是个小政府,进项来源不多,平时救个灾、应个急什么的还行,但是一到打仗,国库里的钱马上就见底了,给军队购买粮食就变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打仗影响百姓种地

老百姓种地

打起仗来,遭罪的首先是百姓。无论是在中原用兵还是在边关用兵,战争都会影响老百姓种地。铁蹄所到之处,民不聊生,生灵必遭涂炭,老百姓仓皇逃难,背井离乡,多少良田变成荒地,粮食减少在所难免。

所以,战争是很残酷的,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要期待打仗。因为最苦的,永远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古代为什么要控制盐?

古代的举人如果没考上进士,能够做什么官?他封侯拜相成千古一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