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性:唐卡的曼陀罗故事

 心理咨询师拉拉 2021-05-12


前段时间说到要去闭关的时候就刷到朋友圈有人做唐卡地图调查,这个让我想起了六年前在拉萨买的一张唐卡。


我想着或许可以挂起来了,但是一直没动,就在刚才,又想起这个事儿,就把它找了出来。

因为在柜子里放了太久没拆封,唐卡表面已经起了一些白色的霉斑,我小心地将它擦拭干净,然后开始观察这是什么唐卡。

六年前买的时候我以为是绿度母,但上网一搜发现并不是,问了一菲大师,她说可能是金刚萨心咒,再搜索验证,好像的确是。

当初我为什么要买它?

是因为感觉这个金色的字和黑色的背景搭配很好看,然后那些不认识的文字和符号也让我觉得很有庄严感和神秘感。这是意识层面的感官感觉和无意识的直觉综合起来的。看到这幅唐卡,我还记得画这幅唐卡的画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皮肤白皙,英俊文雅,画画的时候神情专注,一点都不像藏族人,在某种程度上,我选择他的唐卡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这个人。想起这位画师就会想起那时候拉萨的阳光,耀眼明亮,蓦然回首,白驹过隙,却宛如昨日。

想起佛教说的因果,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导致后来的果。我虽并非皈依,但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的确也是如此。虽然六年前的我从意识层面看,并未想过会跟佛教结缘,甚至特别抗拒进入寺庙的大殿,只喜欢远远地感受寺庙的清净和经声的渺渺,但无意识层面,却是已经结了。

前几天跟一位师兄讨论起内观和皈依的区别,他说内观是自我修炼之路,皈依只是一种自我修炼的仪式感。我说,我只喜欢在寺庙院子享受清净和经声,不喜欢进入大殿。他说,大殿是给世俗之人祭拜的,不是用来自我修炼的。听到这个,我就释然了。我一直以为不愿意进入大殿是对佛教的抗拒,因而并不认为自己会真的皈依佛教。如果皈依佛教就要念经吃素,还要各种烧香拜佛,遵守繁多的清规戒律,那我是不干的。我讨厌条条框框,繁文缛节,这个不是针对佛教本身,而是针对所有一切。我喜欢简单自在的生活。

佛是通过内观进行自我修炼的,寺庙的香火是为了收集物质财力来供奉自我修炼之人的肉身,同时,自我修炼之人带动更多的人去自我修炼,从而达到自我解脱以及解脱众生,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渡",包括渡己,也包括渡人。

说到这个,想起一位来访者说,你说我是来渡你的时候就会让我想起我老公,我老公也这么说。我说那你什么感觉?她说,我觉得我老公在说我是渡他的时候他是生气的,不满意的。我说,我没有生气和不满,我这么说其实是在表达感谢。这是肺腑之言,越是成长(修炼),越是发现自己真是有太多可以提升和完满的地方,自然而然也就谦卑起来,想起以前的狂妄,有些羞愧,但也坦然,觉得这是必经之路。

还有一位来访者听说我要去闭关,立刻就很担心我会用佛教的因果理论来批判她,要求她必须怎么怎么做,否则就会有厄运。我说,我是去闭关,又不是皈依,况且即便真的皈依了,佛教也并不是用来批判人的理论。因果论所说的不要做坏事否则会有恶报,假设真的的确如此,那么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和辨别什么叫做"坏事"。

再回到金刚萨心咒唐卡,这种圆圈的结构就是一种曼陀罗,也就是荣格和佛教共同说的自性。这是心理学和佛教的共通和整合之处。

将这幅唐卡挂起来,也意味着我的自性之路正式开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