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大连北溟子 2021-05-12

赵高在嬴政龙御归天后,矫诏逼死其长子扶苏,将胡亥推上秦王宝座。之后,他更是由中车府令一路升官,最终成为秦国丞相。他操纵胡亥,玩弄皇权,增加赋税徭役,使秦朝百姓的生活变得水深火热苦不堪言。做官十数载,残害无数忠良,隐忍谋划夺取王位的他,最终却在距离大秦君主宝座最近时身首异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坏事做尽的奸佞小人,居然也会蒙受不白之冤。后世无数人都认为,赵高是秦朝宦官,是个名副其实的太监,但在《史记》中却没有赵高列传。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司马迁只是在《李斯传》、《蒙恬传》等篇幅中零散记录了赵高的一些生平。即使如此,这些书也没有将赵高的身份定义为宦官。后世史学家遍寻东汉史籍文献,依然没有发现哪一本书明确指出,赵高的身份是宦官。既然没有史料记载,那他是如何成为宦官的呢?《蒙恬传》中写道:赵高一众兄弟皆为隐宫。而这里的“隐宫”一词意思并不明确。东汉以后有位刘姓文人,曾给《史记》做过注解。不知刘姓文人是从何处得知的隐宫一词的含义,他将隐宫一词中的宫,解释为受过宫刑。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东汉刘姓文人在注解中写道:赵高的父亲受过宫刑,其母是与他人生下了赵高众兄弟。后来,赵高一众兄弟都曾假冒赵姓,而赵是皇族姓氏,普通百姓是不允许使用这一姓氏的,所以他们才受了宫刑。受完宫刑后,年幼的赵高才进入秦朝内宫,成为幼年嬴政的贴身侍从。正是因为刘姓文人的注解,后世之人才开始以讹传讹,认为赵高一家都曾受过宫刑,皆为宦官。唐朝以后这种说法更是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秦史教授马非百,根据出土的《秦墓竹简》指出;赵高兄弟乃是隐宫,记载中的隐宫一词其实是误解。从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将隐宫一词的意思,解释得很清楚,该词的意思为服刑人员服劳役的地方。同时这个词也用来代指、称呼,徭役期满的犯人及其家人。这就是说隐宫一词,与受过宫刑毫不相干。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除了东汉刘姓文人注解隐宫一词,让赵高蒙受不白之冤以外。后世无数人更是曲解了《史记》中“宦”字的意思。书中写道:赵高的身份为宦人,有宦籍。而从汉墓出土的竹简,却将这个“宦”字解释为:在秦国内廷任职的官员。宦人就是指嬴政身边的贴身侍从、亲近侍卫。宦籍是指:用来登记贴身侍从、亲近侍卫出入宫门的登记册。马教授指出,秦、汉两朝,遭受宫刑,被去势的男子应该被称为“奄人”,即如今人们所说的阉人。在秦、汉两朝,宫内工作的阉人应该被称为官阉。由此可知,赵高是任职于嬴政内宫的贴身侍从、亲近侍卫,即嬴政的贴身近臣,隐宫一词表明他是服劳役的囚犯儿子,而不是后世人所理解的宦官、太监。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词意上的曲解只是赵高蒙受不白之冤的源头。历朝历代出现的专权、祸乱朝纲的太监,都让朝中官员、民间百姓,都对他们无比痛恨。背负千古骂名的赵高,又被转嫁了其他太监的仇恨,这才让后世之人,主观认为赵高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太监、宦官。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赵高怂恿胡亥,逼死蒙恬兄弟,处死李斯后不久,成为秦国丞相。此时的赵高野心又进一步膨胀,他竟然想仗着自己姓赵取代胡亥成为秦国新帝。后来赵高果然派手下宦官阎乐成功刺杀了胡亥。阎乐将胡亥已死的消息禀报给赵高后,赵高竟然真的手持玉玺登殿,向众臣宣布自己继位,只是大秦文武百官都不肯向赵高低头。眼见自己的皇帝梦破碎,无奈的赵高只好改为拥立子婴登基,让其成为秦国新帝。子婴登基后当即取消了帝号,改称秦王。

赵高根本不是太监,真实身份竟然隐藏了近2000年

子婴当公子时,曾亲眼目睹赵高所犯的种种罪行。成为秦王后不想重蹈胡亥的覆辙,再次成为赵高手中的傀儡。于是他便和身边一众宦官商议如何铲除赵高,众人商议后决定:在子婴的登基大典上,对毫无防备的赵高动手。最终在登基大典上,早已埋伏多时的宦官韩谈,当众一刀将赵高砍杀。赵高死后,子婴又当场历数赵高所犯罪状,降诏夷灭其三族。赵高身死的时间,距离他皇帝梦破碎那天,仅过去了五天时间。

参考资料《史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