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航空:用力过猛?

 乌巢法师 2021-05-12

桂林航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让女朋友坐在驾驶舱拍照,不仅苏机长丢了饭碗,机组受到牵连,就连地面上“修飞机的”都被扣了三个月工资——机务为什么也有责任?难道是没有发现机长座位上的长头发?

图:机务惹谁了?(图文无关) 摄影:拉上窗帘

错误是严重的,这个不容置疑。但中国最不缺恶意揣测和落井下石的人,于是“骗炮”之说四起,攻击女孩的污言秽语充斥网络。说两个人“今后也不是什么好人”的言论也言之凿凿,仿佛他可以洞察共和国的未来。最温和的也是认为“安全最重要”,所以为了安全,无条件拥护“严打”——但是,却全然忘了“依法办事”的精神。

被网络炒到如此热度,航空公司自然很没面子。就像演砸了把戏的训猴师,不把猴子们每个打上两鞭,似乎感觉没法下台。但桂林航空是个小公司,如果真的这么多人都有责任,如此地“全面不安全”,咱干脆散伙得了,谁还敢坐呀?——连董事长都有责任哇!

图:董事长犯错可不得了(图文无关) 杂志翻拍

坦白地说,这事儿虽然“严重”,但其实不算大。机长与船长一样,背负一大群乘客的生命安全责任(所以英文都叫“Captain”),其权力是很大的。尤其是机长,如果感觉不适,必须要女友坐进驾驶舱才能履行职责,也并非说不通。

所以这事儿如果闹上法庭,律师完全可以以“苏机长当时感觉不适,惦记在客舱的女友,因此邀请其进入驾驶舱,以便恢复精神状态继续驾驶”甚至“苏机长因感情问题精神恍惚,女友进入驾驶舱安抚”进行辩护,胜算机率大约50%。“机长感觉不适”在我国东方航空有过先例,当时一大群机长在同一时刻“突感不适”,造成多达14架航班“集体返航”,但幸未造成安全事故。

图:孔雀归航(图文无关) 摄影:拉上窗帘

与地面上的领导不同,机组都是有爹娘有亲友的年轻人。安全法规确实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但老爹老娘坐飞机时也不让看一眼,可能也会让人心凉。特别是落地后乘客散去,看一眼能把飞机看坏么?——显然,空客和波音都没这么脆弱。

在民航内部的制度里,陌生人在飞行时进入驾驶舱也并非完全不可以。除了飞行员、乘务员、安全员和机务人员这四种人以外,在世界民航的范围内,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加机组”制度,也就是不买票,以“机组”身份飞行——成为了“机组”,当然就有资格进入驾驶舱。

图:都喜欢看看驾驶舱(图文无关) 摄影:拉上窗帘

有资格“加机组”的人多是内部人员,例如“飞行实习”的机务、空管、飞行学员,公司或行业内督查和跟飞的领导等等。民航职工每年会有几张免票(可以带家属),在座位已满但机长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加机组”。加机组最关键的步骤是获得机长同意,这是机长很有范的一项权力。

加机组时一般坐在客舱,但若客满,就可以坐在乘务员的“Jump Seat”上乘机。而且如果机长同意,或者是受邀,就可以坐进驾驶舱,毕竟那儿有两个宽敞的“观察员座席”。

*注:我国当前的加机组制度可能与此不同。

图:Jump Seat 摄影:拉上窗帘

所以在国外,机长的权力很大。就算是陌生人来加机组,机长心情好的话,也可能会邀请他进入驾驶舱。若机长也健谈,则驾驶舱的记录仪能录下非常丰富的谈话内容——整个旅行会因此而变得生动有趣,或许乘客也会因此少一些颠簸。

图:驾驶舱不好进(图文无关) 摄影:拉上窗帘

当然,拉总并非替机长开脱。无论如何,让女友坐在飞行中的驾驶席上都是错误的,纵使“需要情感支持”进入驾驶舱能够说通,“出让驾驶席”也是很不专业的危险行为,很难以“情感安抚”赢得支持——但有了错误,按制度惩罚就好了,真的没有必要一杆子打死,更没有必要用“打倒一大片”来证明自己伟大。

民航安全大如天,但也绝不是间隔半小时才能飞一架。违反规定要惩罚,但也绝不是打猴子给观众看。桂林航空“自宫”式的处罚,有点儿“用力过猛”了。虽然“领导承担管理责任”是个好规章,但机务挨罚到底是不是因为笑场也至少应该注释一下嘛。

中国人的民航知识比较缺乏,容易被媒体带歪,容易起哄。但事情总有真像,不应该以“安全”为理由把细节都深埋起来不去讨论。更不应该为了“对付媒体”,“表现气概”,就超出规章(航空公司无权“终身禁飞”,那是民航总局的权力)进行惩罚。

图:图文无关 摄影:拉上窗帘

9·11之前,民航的安全有一些漏洞,导致了劫机事件的发生。9·11之后,民航的管理趋于严格,开始“不近人情”。但总的目的应该是都了安全,要防范的是恐怖份子,而不是普通民众。过于强调安全而影响民生,也是一种懒政的表现。

机长不开心会不会导致坠机?历史上还真有过。机长感觉不适会不会集体返航?历史上还真有过。机长让老婆进驾驶舱飞机会不会着火?——这个还真没有过。

图:图文依旧无关 摄影:拉上窗帘

错误需要惩罚,如果有相应规章,吊销执照也不为过(等着看总局如何定论哈)。但是,也要在规章中考虑给机长一些尊严,给安全一些人性。完善的制度并不是一禁了之,也不应是“杀鸡儆猴”。营造和谐社会需要更多合理的制度,需要更多睿智的领导,也需要更多深入的讨论。

欢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