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沈某,男,48岁,患慢性胃炎多年,其人体肥而多郁,喜啖肥甘,消化不良,食后脘痞,时呕酸苦,胸胁苦满。 切其脉弦,视其舌苔白腻而厚。 通过脉症分析,辨为肝郁胃湿,中焦气机受阻所致。 方用柴平汤: 苍术10g,厚朴16g,陈皮12g,半夏15g,生姜10g,炙甘草3g,党参6g,黄芩10g,柴胡12g,大枣5枚。 此方服至7剂,则病减大半。嘱其“少荤多素,遇事不怒”,继续服药,将息而瘳。 方源《刘渡舟应用柴平汤的经验》[张保伟.江西中医药,2001,32(6):6]。 总结: 此为刘渡舟教授验案。(刘渡舟:1917.10.9-2001.2.3,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擅长用经方治病。) 本方和解疏泄,祛湿消滞,和胃止痞。 方中柴胡、黄芩泄肝利胆; 半夏、苍术燥湿化痰; 厚朴、陈皮宽中理气; 党参、大枣、甘草健中补脾; 生姜调和胃气。 上药共用,可使肝气条达,脾胃升降复常,积滞消除,痞满自止。 (注:上述中药方仅供参考,用药须咨询专业医师)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脾胃系统,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