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落地

 醉倚西风 2021-05-12

题记:这是培训期间的写的一篇三分钟演讲稿。虽短,也饱含着自己的理解和心思。稍作整理,记于此,以作存念。

核心素养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提供的方法和对策,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应试教育到素养教育的又一升级版。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小学生必备的品格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自律、尊重和担当。自律是对自我的叩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严格的自律,才有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尊重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交往。担当是立足当下,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履行好自己的角色和社会责任。总括来说,认识自己,团结他人,积极有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就是中小学生的必备品格。

中小学生关键能力是什么?我的理解是阅读、反思和表达。“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见者彰”,阅读不仅仅指读书,还包括经风雨,见世面,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和切磋,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会看到更好的风景。反思,是对自我的一种批判和追问,在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在之间,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和方法,从而提炼出自己的思想和经验。表达,就是分享自己的观点,传递自己的见解,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在这种学习、反思和分享中,才能培植出适合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

落实核心素养,需要在教育管理、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努力,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课堂,最关键的也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变革课堂,才会更好地让核心素养落地。

如何变革?

一是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把教材作为工具而非目的;

三是把单一的课堂目标变为多维的融合目标,通过学科融合来更多地关注人的成长。

四是把终极性评价变为发展性评价,既要看到学生的分数与成绩,也要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方向。

我相信,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一定会让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心底生根发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