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得像人

 醉倚西风 2021-05-12
写下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是闲来无事。
晚上,走路,写字,之后,心绪仍不安定,就打开电脑,开始写这篇文章。
我想,真诚有错吗?这两个简单的字,做到,却谈何容易?

我们学了很多不真诚的东西,譬如,学生时代所学的修辞,一味地用好词好句,无非是把简单的一句话说得绕口一些,老师还教给我们一些套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直到有一天,我们不会说话了,每说一句话,都要绕个圈子,说了半天,自己也不清楚要讲些什么。

长大之后,我们进入社会,社会也教给了我们许多不真诚的东西,例如,礼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这都叫啥啊!不就是装聋卖哑吗?不就是坑蒙拐骗吗?很多人,装得太像了,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谁。就如一个人戴了许多张面具,因为太多了,最后,搞不清楚哪张才算是自己的脸。

人老了,积累了一肚子学问,这些学问是什么?就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知道到什么地方拐弯,到什么地方抹角,有些人,不识几个字,只能把这些学问教给儿孙,让他们学会巧言,学会令色,以至于尽快尽早失去真诚;有些人,读过书,会写文章,就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写成文字,传与后世,让那些年轻的人,直接上船,少走弯路,这些活成精的老人,不但是彻头彻脑的不真诚,而且是“不真诚”的传播者。

以上都是对他人的不真诚。
对别人不真诚,也能理解,人都很自私,都想让自己过得好。中国传统文化有“圆内方”这个训言,对外要圆融,对内要方正。即对别人要不真诚,但要真诚地对待自己。
可是,对别人不真诚的时间长了,哪里还会对自己真诚?
从小就学着绕着弯子说话的人,回到家里,就一定不会绕弯子了吗?出门就戴面具的人,回到家里,会找到自己的脸吗?从小就接受老人训诫的人,能不从小就心生恐慌吗?
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内心里怎么想的,很容易从言行中表现出来,很多时候,想遮挡一下都很难。我们常说,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套用这个原理,要想对别人真诚,首先得对自己真诚。每天,都要给自己的灵魂洗个澡,我对自己真诚吗?至少,当你一个人行走的时候,得带上灵魂上路,如此,才会像老子说的那些“魂魄抱一”,身心合一。只有这样,当你面对众人的时候,当你面对复杂的事物时,才会找回自己的灵心,才会知道自己的初心,才不至于错得太远。
我曾把自己的微信名字定义为专气致柔,意思是说,多让自己保持一点童心。其实,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就像如今的天空,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雾霾,你敢不戴口罩吗?越在世上走,感觉活得越不像个样,也越难面对自己。一颗童心,很可能也是玻璃心,不好保护啊。
但是,人来得世上一趟,图个啥,不就是图个活个人样?不是人的模样,活着还有意思吗?
是为闲文,草拟之,聊以自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