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老化”不该只是概念!真正“适老”背后的长期坚守与创新方向

 AgeclubDOC 2021-05-12

什么是真正的“适老化”?

AgeClub私享会员权益全面升级:免费课程+资源对接+考察学习

撰文丨吴诗雪

编辑丨陈 苗

前言:

今年两会,互联网适老化议题热度飙升。雷军、王小川、杨元庆等互联网大咖均提出用科技、智能技术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改善老年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的体验。

此前不久,也即 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首批完成115个公共服务类网站、6大类43个手机APP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于是,这场在互联网领域掀起的适老化行动,迅速发酵,并成为社会热点。

这固然有因疫情而使手机成为全民标配的影响,也离不开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养老圈内,“适老化“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概念到落地,从政府引导到行业创新探索,从商业思考到人文关怀,我们在这个概念上“耗”了很久,但同时,我们对什么是真正的“适老化”缺乏深入思考。

机构适老化设计:“适老化”概念真的适老吗?

“适老化”最初作为一个营销概念,发端于高端养老机构的高标配。一时之间,似乎不标榜自家机构内的配置是“适老化”的,就无法彰显机构的高品质,更拿不出像样的“卖点”。

毕竟,在行业发展初期,若不是看中了“养老是一个朝阳产业”,寄希望于自己的一番开拓能够对行业有所建树,不枉这一场“养老之行”,那些高端玩家也不会轻易涉水这个充满情怀的行业。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2011年的1.78亿增加到2015年的2.21亿,老年人口比重也将由13.3%增加到16%,由此催生的养老需求存在无限市场发展空间。

2013年10月2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各路资本纷纷布局养老,中国迎来养老行业发展元年。

在此期间,老年住宅产业化有所发展,各地陆续兴建了一批大型老年社区,如北京太阳城、东方太阳城、杭州金色年华、嘉兴江南太阳城、成都国际山水怡养美地、三亚清平乐、上海市亲和源社区等。

在养老行业一片向好的发展趋势下,养老社区动辄高端高标配,美式、日式的家具配置和服务方式备受同僚青睐,一些机构甚至不惜斥巨资购买日式高端护理床、全自动马桶等。

2014年10月23日,万科·幸福家(现已关闭)品牌发布,这是万科北京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行业内标准的适老化养老机构。机构内小到一把椅子,智能化关怀产品——床头应急呼救系统、老人行动感知探测器,大到厨卫设施、居室和家具部品、公共区域均进行了适老化设计,适老化设计作为营销卖点,被大家初识。

图:万科·幸福家的适老化椅子

以机构内的一把“适老化”椅子为例,颠覆于我们座位上加个软垫、靠背就已经很适宜老年人了的认识,适老化的设计在这把椅子上体现在6个细节上:

1、扶手圆弧处理,避免磕碰伤害;

2、座椅垫经过特殊处理,比一般海绵硬度稍高;

3、避免老人坐下时左右不稳,增加左右扶手软垫;

4、扶手处设计老年人放置拐杖的卡槽位置;

5、扶手设计成平面式,方便老人起身支撑;

6、椅子靠背设计成一字木质扶手,方便老人移动椅子,也方便老人走路时支撑。

一把椅子都如此考究,其他家具配置可想而知。不过,虽然椅子从各处考虑老年人需求,但是否真正适宜老年人还要打个问号。因为大部分老年人都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而一般的椅子也能做到“避免老人坐下时左右不稳”“方便老人起身支撑”等功能。

这种过度适老化的设计无形之中加大了制作成本,而且很多自理老人或“不服老”的老人会觉得这样的椅子降低了他们的尊严感,因此反而更愿意使用一把普通的椅子。

如此“适老”更像是为了表象玩概念,而脱离了适老化的本义。

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政府推动下能走多久?

在机构养老之外,社区居家仍然是老年人养老的首要选择。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社区老年居民的占比也越来越大,住宅、社区适老需求日益增多。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2亿的老年人选择在家自我照顾,其中超过80%老人居住在超过20年房龄的住宅中。但由于无障碍设施普遍缺失,家庭反而成了危险空间。根据测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其中约一半发生在家中。

在提倡老年人在宅安老的当下,要想使老年人安全、舒适地进行社区居家养老,需要解决增量和存量两个层面的问题:

从存量来看,老年人现今多居住在福利分房时代建造的住宅里,住宅普遍比较老旧,其设计与设施的配置很少考虑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在提倡老旧小区改造的当下,由于这些小区的产权几易其手,产权责任不清,在管理上也缺乏专业物业打理,维护和改造起来难免因牵涉多方利益主体而难以进行下去。

从增量来看,近年来新开发的住宅也很少重视适老化设计,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也寥寥。1999年,建设部(现住建部)颁布了第一部与“适老化”住宅设计有关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2018年3月30日住建部又颁布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不过,这两部国家标准都是围绕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和场所而制定,并没有对占主流的居家养老住宅进行规范。

鉴于社区居家养老存在上述问题,政府已经自上而下颁布一些政策,从国家层面的指导到地方政策的具体落地实施。

2016年10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由25个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关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到对老年人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鼓励发展通用住宅,并对特困老年人家庭的改造予以适当补助。

2020年7月15日,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对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出明确要求,动员多方主体参与建设;7月2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争6年内改造17万个小区。

这些指导性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各地社区居家适老化的发展,现今,居家适老化改造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不过,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社区居家适老化目前仍主要依赖政府推动和引导,对困难老年人进行补贴倾斜,其背后的市场机制、资金渠道还不完善。

以上海市为例,在开展老年人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过程中,其对本市养老服务补贴对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年满80周岁且本人月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年人,分别按照100%、80%、50%进行补贴;

经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具有二级以上照护等级的老年人,以及经街道审核认定的无子女的,高龄独居或纯老家庭中的老年人,按40%补贴。每户家庭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

在上海市这类发达城市,适老化改造的主流群体都是生活有困难的人群,由政府进行补贴。

适老化改造其实应该成为普通老年群体享有的一项服务,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离了政府的补贴,大部分居民并没有适老化改造的意识,也没有付费能力,市场需求还不够凸显。要想全面推广开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适老化”到“去适老化”“尊老化”——什么才是真正的适老化?

在机构、社区居家场景内,均存在着机构方视角下的适老化、政府方视角下的适老化,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忘记:适老化的真正主体是老年人。

老年人需要的,难道仅仅是一个“适老化”的概念吗?他们想要的、真正适老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老年人首先是一个人,他们同样喜欢温馨舒适、能够获得尊严感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业内更多的谈及“去适老化”“尊老化”,“适老化”并不需要桌面圆角,有些扶手的设计反而会给老人留下不好的心理感受,而全自动的马桶、浴缸其实并不被多数人接受……

适老化的环境应当一体而包容,满足不同护理等级、全年龄段老人的需求。这也与建设设计上所提倡的通用设计一致。

对于养老机构方而言,这是其在筹建前期就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如何从价格、设计、营销、运营、服务等全方面打造一个优质机构,把适老化融入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中。

在社区居家场景中,虽然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出了适老化改造项目和用品,但在工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服务商仍然要有整体的服务流程观。

北京安馨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副总裁黄小宏就提到,适老化应用的物品不是简单的东西,是跟老年人的行为密切相关。他们在探索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搭建了一个供应链,也即安馨的健康租赁服务体系,集安全性改造、养老用品和租赁三位一体。从这个服务体系延伸出去,是一系列的合作方,是对合作方进行联合和嵌入,把服务落实到位。

可见,在因人施策进行居家社区环境适老化时,仍然离不开对老年人需求的真正理解,前期调研、方案策划、售后和风险防范都需综合考量。

布局“适老化”商业赛道:

如何从To B/To G 向To C发展?

我们说,真正的适老化是完整的服务体系,涉及到庞杂的产业链,而非仅是单一的适老化家具或产品,这也是适老化的重难点所在:如何建设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何触达G端、B端、C端市场?

如果是单一的适老化家具或产品,其实现在市场上已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To B商业逻辑。在这整个产业链中:

  • 上游是养老机构、养老地产、社区嵌入式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等,他们类型多样、具备足够的付费能力;

  • 中游是专业适老设计公司,如行业内知名的志贺、栖城、道林、楦泽、方锡以及优信等品牌;

  • 下游是适老家具/用品企业,如日本松下、爱丽思,美国的KI,国产品牌上海瑷帝、北京天坛、北京康爱医养、上海沐恒等。

在过去这些年的发展中,这些品牌在合作发展中已经具备相当的经验,盈利能力也能经受市场考验。

但在此之外,当我们跳出To B的商业逻辑,仍会发现,广大的To C市场还有待发展,市场上对于适老化家具还没有建立足够的认识。

这样的问题也同样拷问着提供适老化改造的商家们。适老化设计/改造是一项工程,比适老化家具、产品更为复杂,要想将一整套适老化方案落地,目前只有支付能力较强的中高端养老机构及大型CCRC可以做到。

而在社区居家养老领域,虽然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市场份额庞大——我国现在有400亿平米的旧建筑,改造市场规模高达15万亿,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据住建部的指标,直接市场份额是3万亿。但团队式的方案提供和服务供给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保持方案和服务的连续性、稳定性问题。

居家、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空间,特别考验服务商的“嵌入”能力,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街道、社区等政府部门往往更能调动资源,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会有如此之多的To G端适老化项目。那么,企业在看到这些“限制性”条件的同时,又应该如何开拓市场呢?

图:朗力官网

成都朗力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自2015年底展开适老化改造业务开始,朗力适老化改造评估系统已经累积了16,000多户家庭的评估档案,是目前全国适老化改造实施案例数量最多的企业,业务复制到近20个城市。

其联合创始人刘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朗力于2012年参与制定成都市的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两项行业标准,并将于今年参与制定市内的机构养老行业标准。

为了完善适老化改造业务,朗力整合了整个养老产业链上下游,通过贴牌代工生产1,000多种适老化产品,并从产品整合走向以共创方式进行产品研发。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聚焦在B2G业务(占公司业务七成),同时摸索B2C业务(占公司业务三成)。在刘英看来,未来C端市场存在很多机会。

站在行业的角度思考,对于这个发展尚处于初期的市场,虽然很多企业都反映标准缺失、看不到客户需求等问题,但朗力从参与适老化标准制定、发展B2G业务并积累适老化改造的经验,到打出市场口碑吸引C端客户的道路却走得无比顺利。这既是知名适老化服务商朗力、易享生活、安馨养老的发展策略,也是一条经过市场验证的可行之道。

商业有度,人文无边:

我们离“老年友好型”社区/城市还有多远?

在“适老化”概念逐渐风靡全网之际,各路商家其实早就已经伸出了长长的触角,从适老化用品、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服务、适老化设计,到适老化环境……但,商业的触角再发达也有边界,当我们在测算这块市场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业机会,同时,我们不知道这些机会的边界在哪。

边界在哪呢?这是商业的边界吗?当我们去深入思考涉老相关的所有的一切,其实背后都是对老人的真心关怀和服务,这不存在边界。我们归根结底是将老人作为一个社会主体来看待,只不过,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这部分人群将越来越多,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需求也将凸显,这需要有一个“老年友好型”的社区/城市生活环境。

图:“老年友好城市”的主要方面

2007年,“老年友好城市”首度被世卫组织提出。在“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基础上,老年友好城市主要有8个主题内容,包括户外空间与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公众参与与就业、交流与信息、社区支持与健康服务等,涉及城市的设施、环境、服务和政策等不同方面。

国内在很早期就引入了“老年友好城市”的建设理念,并从2009年开始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和建设实践,不过实际成效并不大。

近期,政策继续加码。随着《关于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国卫老龄发〔2020〕23号)、《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国卫老龄函〔2021〕25号)相关政策的相继发布,老年友好社区建设标准、老年友好社区创建和申报都有了更加明晰的发展路径,接下来,就要看各城市、各社区如何推动“老年友好型”城市/社区的建设了。

在看到政府引导建设老年友好社区/城市的同时,产业端也有一些先行者,比如松下,在去年11月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松下介绍了与合作伙伴雅达集团于江苏省宜兴市开发的养老社区——“雅达松下社区”。该社区以“健康智慧城市”为理念,致力于实现整体街区的“健康生活”,项目将于2021年6月完成示范区建设并对外公开,社区内的1,170户将全部使用松下的商材。

同日,松下还与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在健康·养老产业、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庭以及创新业务、投资融资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发挥各自所长,加强合作。根据协议,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将采用一系列松下家电产品。

虽然松下并没有主打“适老”,但其在养老社区导入家电产品,建设智慧社区的行为,无疑极具前瞻性。作为一家家电企业,松下早已在养老领域有所布局,从主打老年客户群体的“J概念”系列产品到嵌入养老社区生活场景,这些举措无不使我们对老年生活充满向往和想象空间。

试问:一个企业在立足老人需求的基础上,打造一种老年理想生活方式,难道不是对“适老化”做出的更好的诠释吗?

结语:

真正的适老化不应该只是一个“概念”,而应该是对老年人需求的真正理解,真正的适老化不在于有形的无障碍环境,而在于社会对老年人发自内心的关爱;真正的适老化也不仅只是单一的产品和服务,而应该是整套的解决方案和流程;适老化的商业机会并不应该只存在于To G端和To B端,而应该促进To G、To B、To C端的更好发展……

我们认为:“适老化”的真正实现,需要商业与人文的平衡,这既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也需要企业沉下心来打磨产品和服务。当我们真正把老年人的需求考虑在内,相信我们离“老年友好型”社区/城市也将不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