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征信信息成功收回逾期十三年助学贷款的经典案例!

 wenxuefeng360 2021-05-12
出品 | 信贷风险管理
作者 | 王洋

征信记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随着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征信系统也将愈加完善,不仅能够提升履约守信的约束力,更为商业银行催收提供线索,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近期X支行运用人行征信报告收录的信息作为催收不良贷款的有效筹码,成功收回一笔逾期及失联长达十三年的助学贷款本息共计77273.65元,夯实X支行信贷资金安全。

图片 
案例经过

X支行在2003年和2004年向借款人王某发放国家贴息助学贷款共计29720元,借款人2005年首期还款即发生逾期,国家贴息助学贷款为信用类贷款,因生源地与原籍为异地且流动性非常大,十几年前信息不对称,一旦借款人产生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X行无有效联系方式与地址,仅能通过户籍地址等可能已无效的线索进行催收,多年始终联系不上借款人。X支行未因此而放弃该笔长达十年逾期贷款的追索,以人行征信数据库为渠道,定期查找借款人联系地址、电话或其他财产线索2018年发现王某有小额贷款的贷款记录,获取了王某有效的手机通讯方式,以报告反映的小额贷款等相关信息为切入点,对借款人进行密集催收,敦促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近期对该笔长达十三年逾期贷款实现全额清收,成功收回贷款助学本金及利息。

图片
案例启示

(一)捕捉信息,找切入点,打破催收瓶颈。

人行征信系统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核实客户身份,杜绝信贷欺诈,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二代征信系统更多的金融机构将信息接入征信系统征信,报告中反映个人信用历史信息状况更加全面,有效解决了过去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国家贴息助学贷款由于因其业务的特殊性,对贷款收回造成极大困难,本案例充分利用当前征信信息,破解客户变更联系方式逃避还款,并通过报告反映的金融资产和其他信息为线索,进一步增强威慑力,促使该笔贷款得已迅速成功清收。

(二)注重沟通,掌握主动,达到催收目的。

逾期的贷款清收很难一蹴即至,本案例的借款人刻意逃避催收,支行借助征信报告查询到的手机号成功与借款人取得联系,并以征信收录的小额贷款记录为谈判催收的重要筹码,促使催收工作能够行之有效的进行,注重交流尺度与方法,施压进行密集催收工作,向客户彰显银行收回贷款的诀心,让客户充分了解征信用体系中存在不良贷款的严重后果,把握催收时机,才最终将此笔贷款成功收回。

(三)坚持不懈,强大内心,维护债权安全。


清收长期逾期贷款是十分消耗人力及精力的工作,本案例中的助学贷款虽已逾期失联多年,X支行没有因年限长、金额小而因此放松管理与催收,支行贷后管理人员仍能够应认真履行职责,定期查找催收线索,凭借足够的耐性和韧性,并保持强大的内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成功找到失联借款人偿还此笔贷款。与此同时未因信用类助学贷款而忽略诉讼时效的保证,定期通过公证催收的方式确保诉讼时效,最大限度维护我行权益。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