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成解读67:美洲印第安人和玛雅,和中国同根同源,是古东夷少昊的部族

 geros 2021-05-12

       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玛雅人等等土著居民,都属于中国古代的东夷一族,是少昊帝国的不同分支。 其实早就写在《山海经》里了,大荒东经中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现在我们只需要用考古发现来验证《山海经》内容的真实。
         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开始看到任何一张夏威夷土著,印第安人,霍皮人的照片时,都会觉得就是我们某个少数民族。在知道他们是外国人后,反而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  现在找到的资料证明,我当时的直觉没错,这九个方面的证据足以说明:印加人,印第安族,玛雅文明等等美洲原住民,都是和我们一脉相承的中国人。分别是:美洲发现的黄帝图和蚩尤图,在南美发现的象形字,玉器和雕刻,给先人用金面具和玉面具的习俗,建筑上的饕蹏纹,和中国话相近的发音和语言,霍皮族男子的天菩萨发髻,鹰鸟图腾和鸟崇拜,民间学者们的发现。
     世界上各大国家级的馆藏文物也说明了这一点,印第安人泛指美洲原住民,由诸多部落构成,这些部落间有差异性。他们创造了多个辉煌的文明,包括阿兹特克、玛雅、奥尔梅克等等,但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强烈的中国元素。

一:中国字,象形字

1865年,秘鲁学者瓜基(Corde de Gugui)在秘鲁北部禧玉山中发现一银铸神像,两手各提一牌,牌子上竟铸有“武当山”的字样。距今3000年左右。


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多个岩壁上发现了商朝甲骨文。因为文字篆刻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2800多年

美国伊利诺州发现的殷商象形文字

二::美洲发现的黄帝图和蚩尤图
1991年10月,美国最权威的《国家地理》杂志在反复考证之后,向全世界公布了两幅珍贵的鹿皮画——《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值夜扶桑图》,这两幅珍宝的保存者是居住在纽约州的易洛魁人,他们是北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一支。这说明印第安人认为自己是蚩尤和黄帝的后人,这是他们敬仰的祖先神灵。这相当于半官方承认了美国原住民的中国血统。

三:玉器
美国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奥尔梅克遗址中发掘出12个玉雕和6个刻有汉字的玉圭,经过上时间的解析后发现第一块上刻有“俎娀茧翟”。茧翟是有娀氏的长女,殷商的祖先。第二块上刻有“ 妣辛”,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也是殷商的一位祖先。第三块上刻有“亚俎司多月,蚩尤多, 瞒,并 ”,是祭祀少昊蚩尤,先祖多妇, 相士和王亥等人的。第四块上刻有“十二示土”,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
        中国人自古有祭祀祖先的传统,这些玉刻说明,3000年前,当时远渡重洋的人们,也就是奥尔梅克人的祖先依然不忘用玉做牌位,刻上先祖的名号,每年祭祀。

看看这些来自毛利人,玛雅人,奥尔梅克人用于祭天礼地并随身佩戴的玉雕小件,和各式玉器,你会以为来到的是中国的博物馆,

玛雅的翡翠雕刻,拉文塔遗址出土的玉人和有象形文字的玉圭。

四:金面具和翡翠面具

早已经有人把三星堆的金面具和古埃及的法老面具做了对比,希腊的金面具也非常精美,作为欧洲文明发源地的希腊文明最早来源于古埃及。

这是从秘鲁查文文化出土的金面具,和玛雅出土的翡翠面具。

给先人贴金面,和玉质面具的随葬风俗,被写在了彝族毕摩的经文里代代相传。彝文古籍《考妣变换》里是这样写的:

其中说道:.........铸金镌银成祖像。塑祖像,用玉石,造祖像;用兔皮,垫祖下。用银镶祖首,用金贴祖脸,金片垫祖身,蚕丝盖祖体。.......很多人看到金面具就认为是埃及传过来的,素不知彝族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家谱和世代相传的经文,其谱系甚至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这远远不止一万年!

五:商周时期典型的饕蹏纹

就连玛雅神庙外墙的雕刻,都是一望便知的中国殷商时期的饕蹏纹,我们用一块中国的雕刻玉璧图案来做对比。


六:语言
印第安族分很多的部族,之间有相同处,也有不同之处,但他们有很多发音词意都与汉语一致,有位网友归纳了墨西哥瓦哈卡州的萨波特克族语和汉语的相通发音,并列成了表:

七:男子的天菩萨发髻

最让我惊叹的是,这位1910年被拍摄的北美霍皮族老人的发髻和辫子,就是云贵高原上的特征,果然就是彝族男子留的传统发髻,叫做“天菩萨”。

这种发髻,平时缠绕于头顶,形成螺髻状,酷似一座峭拔的山峰,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天菩萨”对于彝族男子非常神圣。是“男魂”的象征,绝对不准任何人触摸,认为能起保身护魂作用,有延年益寿之效。我查了一下,似乎我们的少数民族中,只有彝族才留天菩萨的发髻,别的民族都没有这个传统。所以,这位霍皮族老人应该就是古彝族的一个分支。

两位梳天菩萨发髻的彝族老人

八:源于东夷少昊帝国的鹰鸟为图腾和鸟崇拜

我在《良渚文明超过13000年,与古埃及,苏美尔同源》这篇文章里放过这两张埃及法老和鸟的照片,和良渚的鸟图腾刻画符号一样,都表示对鸟的崇拜,但一直不明白让鸟站在肩上,或一只鸟抱着国王这种寓意方式的起源是什么?

  

直到我看到了这张彝族毕摩祖师头上站着一只鹰,手拿鹰头手杖的照片,才恍然大悟,原来古埃及,良渚的鸟符号皆来源于此,古彝族长老以这种形式来表示身份,也象征受鹰的庇佑,和对鹰的崇敬。而现在的毕摩在施法或做祭祀时戴的帽子上,依然站着一只真正的鹰或鸟。

      鸟图腾崇拜是古东夷部落的重大特征,少昊集团有个“鸟官”机构。《左传》里面有个人回答了其中的缘由,他说:“少昊是我们国家的老祖宗,即位的时候,恰好有凤鸟飞来,就以鸟纪事,用鸟名作官称而称为鸟师。共由4个类别的24种“鸟”组成。

          历法官中有凤鸟氏,玄鸟氏(燕子族),伯赵氏(杜鹃族);青鸟氏(黑枕黄鹤或鹤鹑族); 丹鸟氏(锦鸡族)。

        执政官都以猛禽为名。包括:祝鸠氏(鹤鸠族);鸿鸿氏(鱼鹰族); 鸭鸡氏(鹤鹰族); 鹤鸠氏(鸳鹰族);鹊鸠氏(鹊雕族)。

      手工业官以不同的野鸡为名,农官以九种候鸟为名,分别负责督促民众耕种、收获、为果树和农作物驱鸟、驱兽等。

        下面三张张印第安男子头顶着真鸟标本的珍贵照片,拍摄于1910年左右,他们和现在彝族的毕摩一样,历经数千年后,依然保持着这一传统。  所以,一个彝族或者印第安以鸟为姓氏或部落图腾的男人,他的官职,社会地位,从事的职业等信息,都可以通过头上站着的是什么鸟,一望便知。同部落的人头上站的鸟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分工不同。

所以玛雅,阿兹特克人留存下来的雕塑中,国王和祭司头上都站着一只鹰。就表示他们也是东夷的一支,鸟越大越珍贵,社会地位越高。

九:澳大利亚的象形文字

在澳大利亚的岩石上也发现了几千年前刻下的象形文字,即像埃及文字,也能用彝族文字解读。

澳洲这方面的考古发现不多,因为内陆地区气候半干旱,不易人居,如果有人去考古挖掘,应该有更多类似发现。

十:民间学者们的发现

       民间盛传印第安人和中国同血脉的声音早已有之,比如印第安人的铲形门齿,以及白种人和黑色人种所不具备的,婴儿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科学家也发现了印第安人与中国人属于同种血缘。共有的太极图和饕餮纹饰和云雷纹饰;相同的草药和骨针治病方式;相同的七孔笛子和音乐上的五声音阶;甚至连喝童子尿养生、吃蝌蚪以败火的民间偏方都相同......印第安文明有着同样的羽蛇文化,有关于龙的传说,印第安人认为自己的始祖是伏羲与女娲。

     这里顺便再补一下三星堆和古埃及,三星堆与苏美尔关联的课:这个和古埃及壁画中一样的太阳轮,是彝族和羌族人沿用了上万年的十月太阳历的来源。

彝族学者朱琚元研究发现,这和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十月太阳历一模一样,有着细节完全相同的计算和表达方式,对此的研究和详细论述,他写在了《中华万年文明的曙光》这本书里。

这块苏美尔泥板上表现的,就是彝族人和羌族人,现在每逢庆典都要喝的杆杆酒,或者叫坛坛酒。这个风俗彝族人至少保持了6000年--8000年。

这是砌在苏美尔城墙上的一种奇特的兽,看过三星堆展览的金龙就知道,表现的是同一种上古的龙。

这刻在苏美尔石板上的画,正是山海经中反复提到过的双手操蛇的神。

这张泥板上的人物面部特征,是不是和三星堆青铜人像一样?
苏美尔君王的权杖,也和现在羌族释比在宗教仪式上拿的手杖一模一样。

后记:

       从催眠中得到的信息获知:历史上中国不止一次承担起文明和灵性知识的传播,之后仍将担负这一重任。从美国学者默姿的考证中获知:南北朝时的中国僧人慧深,和另几位出家人于公元455年携带经书佛像,来到南美和墨西哥,给当地原住民传播佛法的智慧和修行的方法。当西班牙人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这里有佛教寺庙。现在墨西哥博物馆里,还有古代奥尔梅克人练习瑜伽的玉雕或泥塑造型。

      我们已经发现,世界将物质文明引向了错误的方向,而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回归之路。所以,必须通过确实的证据,找到古文明的真正发源地,这还关乎人类起源的秘密!人类来自外星人创造的说法,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更进一步,但依然不是最真实的答案。

      人类拥有更为神圣的起源,以及和外星科技媲美的技术和灵性智慧,这几十年来的考古,让尘封已久的历史重新浮现在我们面前。古文明的灵性传承依然被完好的保存至今。

     光明会的一张卡牌上写: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后面还会继续存在几千年。这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因为这是历史的规划和必然走向,中华民族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和困难,必将再一次向世界传递来自远古的宇宙智慧。下一集,我们继续用充足的物证来还原《山海经》的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