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天河”红旗渠:10万人耗时10年,用双手修出世界第八大奇迹

 哥哥豆 2021-05-13

没有红旗渠之前,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有这样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民国九年大年三十,任村镇桑耳村老汉桑林茂像往常一样,不到五点就起床,挑起水桶到七里外的黄崖泉去取水。

村里别说河里无水,连水井也已干透见底,300多户人家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全靠黄崖泉过活。当年又逢大旱,黄崖泉水也细得像香火一样,一桶水得接几个小时。

老汉直到天黑才接满两桶水,顾不得饥肠辘辘,挑起水高兴地往家赶。快到村口时,他看到刚过门的儿媳已经迎在了村外。

看到公公,孝顺的儿媳赶紧接过担子。

没成想,由于天黑加上路不平,她没走几步就被石头绊倒,把一担水洒了个精光。

老汉见状,一屁股坐到地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红旗渠纪念馆内景

儿媳羞惭万分,年夜饭也没吃,当晚即悬梁自尽。

全家人悲痛欲绝。

大年初一这天,老汉安葬了儿媳,带着全家逃荒去了山西。

一担水要了一个人的命,一担水毁了一个幸福的家。

这就是有红旗渠之前林县缺水的真实写照。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西北角,与山西、河北接壤。因地处华北地震带,地壳断层多、裂隙多,石灰岩和溶洞广布,导致地表水极易散失。

因此,林县虽地处中原,却“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全县约96%的地区是光岭秃山,一眼望去灰蒙蒙一片,少有绿意。

民国时期河南县城街景

所谓有水就有财,缺水的林县非常贫穷,惨象连年。

据县志记载,从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到1949年,500多年间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出现食人惨景5次。

1942年,全县有10800户人家外出逃荒,饿死者达1650人。

解放前全县40余万人,有28万人要常年走几里甚至二十几里山路挑水吃。

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使林县雪上加霜,全县河道断流,水库干涸,不但无法耕种,连日常饮水保证不了。

村民好不容易取点水回来,刷锅水都要用好几遍,实在不能刷了才浇到地里。洗脸、洗衣服就别想了,能不洗就不洗,谁也不敢那样浪费。

1944年林县解放后,政府先后打了两千余口井,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水现状,但这对地域广阔的贫困山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不解决水荒,林县永无出头之日!

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论证,作出引山西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的决策,准备用5年时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此即“引漳入林”工程。

1960年《林县小报》发布引漳入林动员令

漳河是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支流,自上游一分为二,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林县准备引流的是浊漳河。

林县与漳河中间隔着太行山,要引漳入林,就得劈山开渠,工程浩大。这能行得通吗?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吗?

县委向百姓征求意见,没想到全县95%以上的人都表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愿学愚公移山,为林县劈山开渠!

1960年3月6日到7日,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全县奋战五年,到1965年4月5日修成水渠,将漳河水引到林县。

会议决定把水渠命名为”红旗渠“,意为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发扬革命精神,高举红旗前进。

方案出来了,但引漳入林能不能达到预想效果?浊漳河截流点海拔380米,从预设的渠首到红旗渠分水岭,海拔落差只有8.8米,到渠尾的海拔落差也只有14.7米,70多公里长的总干渠全靠河水自流,意味着每8公里落差不能超过1米,能做到吗?

时任林县县委第一书记的杨贵,亲自带技术人员去浊漳河进行勘察。

提到杨贵,这里讲一个他倒掉洗脸水的故事,让人听起来颇为心酸。

1954年5月,杨贵被委任为林县第一县委书记,没多久,他下乡考察。这天中午天气太热,杨贵到村里一户人家想要点水洗把脸。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要求却让那户人家很为难,因为家里已断水多日,全家只剩下烩面碗大小的小半盆水。可县委书记来了,他们又不能拒绝,户主咬牙把水端给了他。

眼看着杨贵洗完了脸,他们以为他会和他们一样,把水留下来,谁承想,杨贵一抬手把水倒了,把户主心疼得差点喊出来!

这一随手把水倒掉的动作让杨贵内疚了很长时间,他发誓要改变这种局面,让林县百姓再不为水发愁。

杨贵了解到,浊漳河最大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13立方米每秒,水力资源充沛。技术人员提议,如果在枯水期拦河修坝,逼高水位,再开挖渠道,引漳入林就切实可行。

方案落实了,钱从哪里来?

红旗渠的初步预算约7000万元。可林县当年只有300万元储备,粮食3000万斤,想用这点物资修渠,简直是天方夜谭!

另外人手也不够。1958年大炼钢铁,林县出动了5万精壮劳动力,县里已抽不出足够的劳动力修渠;而且全县只有28名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最高学历是中专,能担得起修渠大任吗?

还有一个问题也让杨贵心里没底:截断浊漳河引水到林县,人家山西会同意吗?下游的河北又会是什么反应?小小的林县一举搅动三省,会不会造成很坏的后果?

面对诸多困难,杨贵没有退缩,他一面请省里出面与山西、河北两省协调,一面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向全县人民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总攻令。

巨大的资金缺口省里和地方帮不了太多,还需要林县自己想办法。

杨贵召集各公社、大队领导开会,决定发挥林县工匠多的优势,组建工程队外出包揽工程,用挣回来的钱贴补红旗渠。

为方便管理,林县成立了由30多名干部组成的“劳力管理组”,“劳力管理组”派出干部到周边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既方便承揽当地工程,又便于管理林县建筑队。

1961年,林县共组织3.1万人外出务工,当年总收入即达1800万元,有效缓解了红旗渠资金上的压力。

有钱还要有物资。林县基础工业薄弱,水泥、炸药、石灰、工具等物资存在很大缺口,没钱买就要自力更生。

没有水泥厂,工作人员就翻山越岭,步行90多公里,请退休在家的太原水泥厂老工程师出山帮助筹建。

青年们奋战在红旗渠阵地上

没有石灰,东姚公社“烧灰大王”原树泉自告奋勇献计烧石灰,河顺公社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明窑堆石烧灰法“,使石灰产量大增,包揽了红旗渠全部石灰用量。

没有炸药,人们就把国家分配的硝酸铵化肥与锯末混合,用石碾子磨匀制成土炼药。

没有工具,就手工制造。各家各户也把能用的工具从家里拿出来,用坏了修修再用。一根抬土的杠子到最后变成锤把子,一截木头都不浪费。

当年修建红旗渠所用工具

为了修渠,人畜粪便也不舍得扔,晒干了拿去卖钱贴补工程建设。

林县人总共节约了多少钱?看下面的数字就知道了:

从1960年2月到1966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和三条分干渠共用水泥6705吨,林县自产水泥5710吨;用炸药2740吨,林县自制1215吨,节约资金145.8万元。

所用14.5万吨石灰全部自己烧制,节约资金232万元;自制工具节约资金113.36万元;技术革新节约资金797万元;晒干的粪便卖得5.76万元,也全部投入到红旗渠的建设中。

以上共节约资金1293万余元。

红旗渠从1960年2月开始建设,1969年7月建成,历时10年,共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025.98万元,林县自筹资金及物料折款2099.49万元,修渠用工3740.17万个,劳务费3740.17万元,平均1个人工费用只有1元!

红旗渠女子打石队

人们虽然之前已经预想过种种困难,可到了正式修渠时,接踵而来的困难远超想象。

单是对浊漳河进行截流,就让500多名壮劳力奋战了一个多月。

当95米的坝体只剩下最后10米的龙口要合拢时,河水已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无法控制。巨石、沙袋、石渣,投进多少被冲走多少。在岸边栽上木桩,拉铁丝拦截,也被瞬间冲垮。

考虑两三,指挥部决定采用人墙挡水。

40多名青年脱衣跳进冰冷的激流中,手挽手,肩并肩,排起三道人墙,用肉体抗拒滚滚激流,施工队抓紧时间在人墙后投入石块和沙袋。众人连续奋战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早上终于成功合龙。

红旗渠施工现场

1960年5月1日,浊漳河的水成功地流进了红旗渠渠源隧洞。

当年10月17日,杨贵下令总干渠二期工程开工。

不想一个多月后,中苏关系破裂,国家需要大笔资金偿还苏联贷款,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经济极度困难时期,全国所有在建工程全部下马,进行“百日修整”。

消息传来,林县百姓接受不了,杨贵等县领导一时也无法接受:工程一旦搁置,就不知何时才能上马,前期的心血和汗水岂不都白费了?林县百姓连水都喝不上,又谈何“修整”?

杨贵召集各部门商讨对策,最终决定将大部分民工撤回,只留下300多名青壮年组成突击队,悄悄地开凿二期工程的关键点——青年洞

修建青年洞的英雄们

青年洞施工难度大,但一旦完成,红旗渠能向前推进600多米。

青年洞开挖点位于一个弓形峭壁上,四周全是坚硬的石英岩,铁锤钢钎砸下去只能看到一个白点。

虽然用从洛阳借来的风钻能加快进度,可每前进1米,就要磨坏133个大钻头!心疼人不说,照这样下去,600多米要用掉8万多个钻头,到哪里搞这么多钻头去?

一不作,二不休,青年们干脆放下风钻,继续抡起大锤,握紧钢钎,靠人力砸开坚硬的岩石,用汗水滴穿陡峭的太行山!

大家赶进度的同时,还要提防上级来检查——全国都在统一修整,他们却偷偷干活,被抓住可不是小事。

为此,突击队专门设立了一个岗哨,发现动静不对,就赶紧隐蔽起来。

时值隆冬,300多青年吃住在工地,一天只有1斤口粮,根本吃不饱。为了填肚子,他们上山挖野菜,下河捞水草,凡是找到的能吃的东西,基本上吃了个遍。

几百人历尽艰辛,耗时一年零五个月,挖掉了15400立方米的石头,终于在大年初一五更时分打通了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的青年洞!

300人奋战一年多,只前进了600多米。一年零五个月,515天,616米的距离,每天掘进不到1.2米!

300人一天掘进1.2米,这石头得有多硬?

每一把锤,每一根钢钎,每一双手,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想象不出来,我们也无法体会。

但唯有无法想象,不能体会,才铸造出了不朽的红旗渠精神!

从远处看,红旗渠像太行山的腰带,挂在山腰上

10年间,林县人削平了1250个山头,挖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座,动用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修建各类建筑物12408座,挖了1515.87万立方米土。

如果将挖出的土砌成一面宽2米高3米的土墙的话,其长度可从哈尔滨连接到广州!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墙高4.3米,宽8米。另有干渠、支干渠、支渠等,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上灌区里的各类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

沿渠建有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站45座,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各种水利设施应有尽有。

因红旗渠修在太行山的山腰上,被人们称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航拍图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除了县委书记杨贵外,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时任技术股副股长的吴祖太

吴祖太是河南原阳县人,是杨贵从新乡水利局请来的技术大拿。

他设计了《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为引漳入林确立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他牵着毛驴随杨贵走进太行山考察水源;为南谷洞水库设计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指导;到浊漳河进行勘探,一直走到漳河源头;他开创性地为青年洞设计出空心坝,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实地勘测期间,吴祖太母亲病逝,年仅21岁、刚结婚100天的新婚妻子也因救人而牺牲。吴祖太强忍悲痛,仍坚守在工作一线。

吴祖太

1960年3月28日,吴祖太刚端起饭碗,就有工人报告说正在施工的隧洞有坍塌的危险。他扔下饭碗就走,同事劝他吃完再去,他笑着说回来吃也一样。

不料在入洞查看时,隧洞突然坍塌,吴祖太被巨石砸中,送医院抢救无效而去世,时年27岁。

吴祖太是修建红旗渠中牺牲的唯一一名外乡人,他的牺牲让大家非常难过。

红旗渠总指挥部干部靳法栋说:“没有吴祖太,红旗渠修不成。”

修渠特等劳模张买江说:“小吴是外乡人,却为我们林县做了大贡献,还牺牲在了这里,我们忘了谁都不能忘了他呀!”

如今,红旗渠已然成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主旅游景点。

如果吴祖太泉下有知,他会不会倍感欣慰?

红旗渠景区航拍

1966年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吴祖太为革命烈士。

10年间,林县全县50万人,有30万参加过修渠,每日有大约10万人在工地上奋战。

工程伤亡情况为:重伤256人,牺牲81人,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才17岁。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正式开闸放水,随奔腾的红旗渠水流淌着的,还有现场数万林县人欢快的笑声和激动的泪水——为能吃上水,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大家笑着,欢呼着,很多人趴在渠上痛哭不止……

他们哭什么?

哭逝去的亲人,哭老天爷对林县人如此不公,让自己和家人饱尝辛酸,哭幸福的时光为何不早点来,可如今它来了,又有些不知所措......

这眼泪是苦的,这眼泪也是甜的。

红旗渠通水日

1969年6月,红旗渠所有配套设施全面完工。至此,林县56.7万人口、54万亩耕地、37万头牲畜,彻底告别”水贵如油“的年代,林县迎来了崭新的未来!

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纪录片《红旗渠》。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林县人锻造的不屈不挠的“红旗渠精神”,已然使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红旗渠后语重心长地说:

”宝贵的红旗渠的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来,红旗渠精神也已被镌刻在每一块太行山石上,融入了每一滴红旗渠水中,凝聚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国人在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