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其过程由活动定向、活动展开、活动总结组成的循环发展过程构成。 一般而言,情境创设、主题协商、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要素。情境创设方式是多样的,如在活动场所投放相关材料、工具,播放电影音材料,构建虚拟的活动场景,或是进入真实的生活和生产现场等。师生民主协商是活动主题生成的原则。教师是主题确立的启发引导者,学生是主题的决定者。教师是指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学生是实践探究的主体。在探究中,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和社会、自然的接触,学生能够更具体、更直观地体验客观世界,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构建新的知识,领会学习方法。实践探究中要争取家长和相关社会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通过经验分享,丰富和发展认知,强化情感体验。在此一过程中学会合作和互动,学会学思结合,促进系统反思。把实践探究的成果以小论文、作品、设计方案、设计制作、过程展板等形式,利用可能的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这个过程本身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