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书完

 Shine的沙漏 2021-05-13

“全书完”

在拥挤嘈杂的公交上扫到手机屏幕上的这行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点击“退出移动图书馆”,拉开背包拉链,放好手机。车窗外是缓缓划过的无边无际的大海,等距排列的昏黄稀疏的路灯光,断断续续地透过玻璃泼进空气里。

这座海滨城市的郊区小道已然熟睡,但夜车上的男男女女依然沸腾,香水味、汗味、小孩的哭闹声、情侣间的腻歪、老汉粗犷的讲电话、粤语、普通话、地方方言混杂在这一小小空间里。

透不过气,快要窒息。

这是生平第一次,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读一部长篇小说,中途无数次渴望读到“全书完”,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竟然无比不舍,无比希望眼前的字是“未完待续”。

可是啊,它终于结束了呵,潦草地,唐突地,却也意料之中地。

关于路遥这本《平凡的世界》,我之前在只读了五分之一的情况下,就写了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孙少安竟然带着一个山西姑娘回来了”,现在想想未完整读完原著就胡乱发表议论,简直是对作者心血的亵渎和践踏。

从小到大都有写书评、影评甚至乐评的习惯,也曾大言不惭地对着一本书,挑作者的疏漏,虚其他的可能。但面对这本书,竟然内心苦涩,良久说不出一个字来。哪怕现在潦草地读完,也不敢正正经经地把这篇胡诌归为“读书笔记”,却更愿意称之为“杂感”。

这是第一本,让我读完后,沉默了许久许久的书,不想说话,也不想听任何人说话。

《平凡》很真实,这恰恰是它的残酷之处,更是高妙与扣人心弦之处。

自幼嗜书,初中尤爱小说,拜读过不少大体以悲剧收尾的作品,幼时每每读到悲痛之处,常哭到不能自已。但读《平凡》,没有眼泪,内心却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凄凉。然后,想了好多好多,阴暗的,明媚的,深沉的,肤浅的。

私以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应以生活为大背景,忌胡编乱造,而生活有笑有泪,有常态和异态,作者的职责便是,把它们忠实地直接或间接呈现出来,读者或许悲而落泪——但落泪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是让读者反思生活。

准确来说,《平凡》不能狭义地定义为“一个农村青年的爱情悲剧/理想破裂”之类云云,其实,路遥在题目上已经指向十分明确了:“生活”,是的,它就是彻彻底底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不知为何,这书给我一种很强的代入感。尽管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我还没出生;地点我也未曾到访;我长这么大,也从未下过田做过任何农活,完全不了解中国真实的农村生活面貌。但是,阅读全程没有一丝距离感和生涩感,反而觉得甚亲切,田晓霞、孙少平、田润叶、李向前、郝红梅、顾养民……一个又一个的人,有血有肉,真实可触。

我看着他们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起起落落,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其实,书中所写的人物,其性格、爱好、脾性多少可以掰出一两份来,和读者完美的融合。

我在读我自己的生活啊。

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多多少少从中窥到一点真实生活的端倪,这哪里是虚写,明明是生活本身,有疾病,贫穷,怨恨,爱恋,挣扎,幻灭,奋发……

以前读张爱玲,读韩寒,读鲁迅,读老舍,甚至读郭敬明,都仿佛隔着一扇厚玻璃,小心翼翼地窥探一场场舞台剧,书中所写,自是与我没太大干系。

但《平凡》呢,路遥用他朴素蘸满泥土气息的文字,打碎了这扇玻璃,使读者得以触摸到生活赤裸裸的伤痕和疼痛,也嗅到它浓烈的希望气息。

某种程度上而言,该书强化了我心底朦朦胧胧的宿命论:你看啊,书中人物明明那么无所顾忌地朝着生活的铜墙铁窗撞得头破血流,可还是逃不过命运安插的一环又一环的巨大藩篱。

有些东西,尤其是“命运”这种东西,你逃不掉,真的。

尽管路遥透过主人公,加入了许多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描写,言“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但个人还是觉得这方面的处理稍稍有点生硬和突兀。我更期待他在孙少平痛苦抑郁的情绪上多费点笔墨,然后再顺理成章地转入“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觉得,让痛失爱人、最后毁容、一眼看得到未来终生挖煤的青年,从喉咙里迸出这么一种滴水不漏的乐观主义,真的有点牵强,让人心疼,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残忍。

乐观主义这种东西虽好,但服用过多会有副作用,当生活的大山突然压来时,相比那些一开始就条件反射地拼命感谢命运磨练的人,我更钦佩陷入恐慌、失望甚至绝望后,重新在废墟里站起来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的人。

毕竟,这才是真实的人性,人和机器,到底不同。

强者不是从来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首先他会落泪,有生而为人的软弱,其次才有超乎常人的坚强。

于我而言,《平凡》最末并非“全书完”,而是“未完待续”。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生活这场大戏里,从未谢幕,时而满怀期望,时而痛哭流涕。没什么,希望是火,失望是烟,生活就是一边点火一边冒烟。

你看,我们经历这么多,我们还活着,是生活,而非单单生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