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机制促交流探寻城乡教育一体化“荣昌路径”—— 记荣昌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晒机制”活动 晒机制促交流探寻城乡教育一体化“荣昌路径”—— 记荣昌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晒机制”活动。 柳绿花红、草长莺飞,在万物生长的美好时节,荣昌区于5月11日在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晒机制”活动。重庆市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所所长邓建中、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冉隆锋、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王永强、酉阳县教科所所长胡斌组成的专家团队;区教委主任雷华初、副主任谢军燕,以及教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区进修学校校长余晓堰、副校长叶伟虹、刘华坤,以及相关项目负责人和教研员;各学区学区长及教研员、各督导责任区督学长、各基地校校长,共计近9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进修学校教学研究部主任、城乡教育一体化行动负责人袁志琼主持。 荣昌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索行动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公平开放为理念,以振兴乡村教育为重心,从学区制探索与建设入手,实施教学共研、资源共享、制度共建、文化共生和团队共进五大策略,深入探寻区校三级多维联动、区内教师柔性流动、优质资源共享、特色学校示范辐射、协商式发展性督导评估等五大机制,不断创新、积累和提炼城乡教育共建、共治、共享的荣昌经验。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机制建设,各学区,各基地校都在不断的探索,有思考,有行动,有成效,有成果,基地校代表和八大学区共聚一堂晒机制,共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策略。 安富中心校作为基地校代表,以陶韵特色课程促进学校发展,并辐射带动学区内学校共同发展,使安富学区在特色课程群和特色学校群建设成效丰硕。 仁义学区构建区校三级多维联动圈,明确着力点,以“五共策略”为路径,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在学区大力实施和有序推进,致力于实现学区教育“幸福”成长。 吴家学区架构阳光教育文化与课程体系,以五大机制和五共策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以德养正以德启智,共建共享阳光教育”的教育愿景。 双河学区抓实区校三级多维联动、学区内教师流动、优质资源共享、特色学校辐射带动学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和策略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昌州学区着力于优质资源共享,以“棠艺”课程构建学区文化,以课题研究、教学共研、远程互动、校际联动等途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安富学区达成以陶韵特色文化课程理念整体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共识,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办学方向和理念,实践“一首两翼一中心,多级联动齐飞越”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之路。 荣隆学区以特色学校示范带动学区内学校,进行底蕴深厚的英雄文化和妙趣横生的课本剧课程建设,践行既追求共享又发展个性的“大美”教育,相伴美好童年,谱写育人华章。 盘龙学区以建制度、搭平台、拓途径、强保障为路径,实施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昌元学区以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在一体化发展中形成一步调、架构一张网、同下一盘棋,使学区教育得以长足发展。 胡斌、王永强、冉隆锋作专家点评。他们赞扬荣昌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有活力、做得实、有成绩、很精彩,同时也提出中肯建议,希望荣昌从发展目标、课程体系、团队建设和学生成长一体化建设着手,点面结合深入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与逻辑,梳理出体现主体性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成果,成为重庆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典范。 邓建中作点评总结时指出,要从城乡共进、方法论、价值论等方面深化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认识,以政策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做实做好推进工作,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荣昌路径”。 最后,雷华初主任做总结发言。他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符合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的重要工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定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决心与信心,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每一位教师,培育好每一位学生,在以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荣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此次交流活动使我们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清晰的发展思路、更具体的实施措施,我们讲把交流的智慧转化为行为,勇于担当科教兴国、乡村振兴的重任,促进学校优质发展,让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为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作不懈努力。 (撰稿:罗春兰审核:袁志琼) |
|
来自: 小成哥9966 > 《爱荣昌V荣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