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 我想和你聊聊说梦话这个事儿。 梦话,谁都说过。 偶尔说一说,当个笑话,无所谓。 总说梦话,或者在说梦话的基础上,伴随梦游,那就得好好干预了。 多年前,我去参加一个中医经方应用的讲习班。其中,老师给我们说了一张医案故事,就是关于说梦话、梦游的。特别有意思。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孩,当时年纪才18岁,是我国南方人。 6岁那年,这个孩子自己在房屋后面的小树林里玩耍。 玩着玩着,他一抬头,忽然就看见一条蛇,身体直挺挺地耷拉下来。 孩子当时可吓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连滚带爬地想要离开。 家里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快赶了出来。到了树底下一看,发现是一条死蛇。 家里人把孩子抱回来,好生劝慰。好半天,孩子不哭了。 不过,从那以后,这孩子就有了一个毛病:晚上睡觉的时候说梦话。这梦话,有时候像聊天,有时候像是看到恐怖的事情,而且越来越多,说的时间越来越长。 到后来,他不只是说梦话了,开始起身坐起来,然后又下床走动,甚至有的时候出门走动。 每当这时,家里人就紧紧跟在后头,也不敢叫醒他。 当然,人家溜达够了,就回屋睡觉了。第二天问他,孩子全然不知。 这是怎么回事啊?家里人决定带孩子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弦细,舌质暗淡,咽干、头晕。 当时,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我们看一下—— 酸枣仁20克,川芎10克,知母6克,茯神15克,丹参15克,当归20克,远志10克,龙骨3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患者服用了20多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来,医家遵原方稍作化裁,后续调养,患者临床治愈。随访两年,未曾复发。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我给你一层一层地分析。 你看,这个小患者,脉弦细,舌质黯淡,头晕咽干。这说明什么啊?说明肝血不足。肝血不足,肝气失于顺畅,所以脉弦。血不足,脉道不充,所以脉细。血不足,不能濡养于舌,所以舌质暗淡。阴血亏少,生内热,所以咽干。肝经入头。肝血不足,肝经之气不利,头面失养,故而头晕。 那问题是,这小小孩子,怎么就肝血不足呢? 答案,和他受到的那次惊吓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惊则气乱。人在偶然受到强烈惊吓的时候,身体内的气机会为之逆乱。这里就包括了肝气。肝主疏泄,主气的运行。气机因惊吓而逆乱,当然会影响到肝。 肝,又主藏血,藏肝魂。肝气逆乱,日久则肝不能藏血。肝不藏血,肝血就容易亏少。同时,肝气不畅,肝魂也是受扰。而肝血的不足,反过来又会加剧肝魂失养。总之,患者就出现了肝血不足、肝魂不安的局面。表现出来,就是说梦话、梦游等神智异常,以及肝血不足的其他症候。 说起这个来,我觉得它是挺有现实意义的。我们都听老人家们讲过,说这孩子,吓不得。吓唬孩子,孩子容易作病。这话是对的。因为小孩子的肝,本来就有蓬勃生长之气。他们的肝气,容易因为各种因素而变得不平稳。你再去吓唬他,他自然就容易出现肝气失调等诸多麻烦。所以说,对小孩子而言,一定要避免受惊吓。 现在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们看看医案里的配伍—— 酸枣仁20克,川芎10克,知母6克,茯神15克,丹参15克,当归20克,远志10克,龙骨30克,甘草5克 这个配伍,熟悉中医方剂学的人就该知道,它是酸枣仁汤的加减。酸枣仁汤,基本配伍是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它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安神剂。它的作用,就是养肝血,清热除烦,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导致的失眠、心悸、头晕、舌红、脉弦细。其中,酸枣仁滋补心肝之血。川芎活血,又疏肝气。茯苓健脾宁心,知母清热除烦安神。由于医案里的小患者,辨证也属于肝血不足,所以完全可以借用酸枣仁汤,起到补血安神之效。 于是,医案里,茯苓换成安神效果更好的茯神。同时,配丹参和当归来养血清热,配远志和龙骨来安神定惊。 这就是基本意图。我觉得,通过我的解读,你应该看懂了。 也许,你会说,像医案里这样受到惊吓而说梦话、梦游的人,总之是不多见的吧? 我告诉你啊,如果你身处这个行业里,你就知道了,晚上睡觉不踏实,证属肝血不足的人,不少。轻一点的,多梦、入睡难、睡觉容易醒。严重一点的,就说梦话、梦游,甚至梦游的时候烧水做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我建议夜里睡觉不踏实的人,你最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肝血不足的问题。这类人,往往脉细,或弦细,同时舌红,口干,咽干,头晕目眩,有的时候还心悸心慌。如果可以的话,要尽量去看看中医,早日弄清楚原因所在。张仲景的酸枣仁汤,在补肝、清热、除烦、安神方面,还是屡屡奏效的。 当然,也不能说,只要说梦话多了,就一定是肝血不足。很多事儿,得全面地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我们的肝,就是魂安家的地方。肝血不足,肝气逆乱,我们的肝魂就没办法好好在家里呆着,于是我们就出现睡眠障碍、梦话梦游。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事儿会迎刃而解,并找到解决的方向。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