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姐姐》撕开二胎家庭残酷真相:父母偏心,对孩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

 橙哲学堂周老师 2021-05-13

  

国民妹妹张子枫最近有一部电影《我的姐姐》火了,赞许有之,争议也不断。

电影说的是:安然的父母在女儿大学时期生了个男孩,但孩子长到6岁,父母就因为意外车祸离世了。这时候家里相关的不想管的亲戚全都冒出来给安然上道德枷锁:你是姐姐,这个6岁孩子的人生你要负责。

安然在梦想和亲情间反复挣扎,也揭开了现实的残酷:重男轻女家庭生下的二胎男孩,作为姐姐,有必要担责么?

电影里的安然,从小就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父母想要生个男孩,因为政策不允许,就让女儿安然假装跛脚来换取残疾证,从而获取生二胎的资格。

安然长大考大学,一心想要报考医生专业。但父母希望她能离家近照顾家里,偷偷修改了她的志愿让她去读卫校。

儿子出生,本不受重视的女儿就更成了边缘人物,连全家福都没有带上安然。

安然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早就养成了用刚硬的外壳包裹自己内心的性子。

弟弟和安然之间又是怎样的呢?男孩是在安然大学毕业后出生的,安然拼命努力,很少回家,和弟弟的相处少之又少,是没有多少情分的。

长期没有得到父母平等的关爱,父母一出事就被要求舍弃自己的理想托举弟弟,这样的道德绑架,让人生气,让人心痛!

这是对弟弟的偏爱和对姐姐的忽视。父母重男轻女最终会导致家庭悲剧!

父母偏心,对两个孩子都是伤害。

电影里,还记叙了同为姐姐角色的姑姑的经历。曾经弟弟考上中专,她考上了大学的俄语系,但家里只供得起一个,妈妈直接跟她说:“你别想了,只有我儿子的份。”于是被迫放弃了大学,每个月挣45块钱,还要把三分之一给弟弟。

按理说,姑姑应该是最理解安然的人,但是,当安然说出自己不想养弟弟时,姑妈第一反应就是指责,甚至威胁。

她不断地牺牲自己,成全亲人。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因为“我是姐姐,从出生那天就是,一直都是”,事实上身为姐姐的辛酸与无奈,她全都明白。但是,时间久了,世俗灌输的身为姐姐的义务也深深根植于脑海中。所以,她不断

对安然说:“你是姐姐,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照顾好弟弟。”我想,某一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

姑姑的一生充满了遗憾,而今这样的遗憾也要转嫁给后代的安然。

知乎上曾有提问:“父母的偏心有多伤人?”下面就有网友贡献高票回答让人闻之落泪:“这种感觉就像你是你家里的衍生品,是父母拼命期待最后生下来却抱之巨大失望甚至嗤之以鼻和承受怨怼的人。”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父母的偏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刺进了女孩的心脏,随之而来的伤害和痛苦,不是一时的,而是一辈子的。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平等的对待,父爱的长期失衡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得到偏爱的一方,无畏又任性。

在这样一个充满偏见和冷漠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管他们是否受到父母的宠爱,他们的性格不可避免地会有缺陷,很容易毁掉他们的生活。

电影最后是开放式结局,编剧并未点出安然最后是怎样在梦想和亲情间抉择的,电影里的弟弟也处理得很理想化,整部电影,每个人都在爱里,治愈童年,也找寻长大后的自己。

不管怎么说,二胎家庭,父母把一碗水端平,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