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微湖渔夫 2021-05-13

查阅资料说,芒种是个临界点,如果不及时耕种作物,过了“芒种”再种啥都白搭了。

而对于鲁西南人来说,不仅要种更要收。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麦收轰轰烈烈的当口。天气是热了再热,这正好利于麦场的翻晒,然后见缝插针的把玉米等秋熟作物的种子播下去,麦子收不好是要被乡邻嘲笑的,秋种偷懒同样被人瞧不起,所以这个节日异常忙碌,所以也有人把这个节气称为“忙种”。

以前的麦场大都在麦地边,这样可以省去运输之劳,先用镰刀割出一片空场,再用石碾磙反复碾压,不时洒点水使得麦场更坚实。也有地邻两家合伙开辟打麦场的,两家人一块干活效率会更高。

地里收割的麦子就近运到麦场晾晒,那些天,正午太阳最毒的时候,村子大小街道都空荡荡的,不过你以为人们都去乘凉就错了,到麦场上你就会看到繁忙的景象,原来这时候麦粒最好打,所以能动的人都来这里了。

一场打,二场溜,三场也能换块肉,意思就是说大部分麦粒在第一场碾压后归仓了,可还是会有一些没脱下来,那就过一些日子再碾压一遍(称为“溜”),又会收获一袋半袋的麦子,再过些日子碾压第三场,运气好的话还能收获十几斤麦粒,拿到集市上都能够换钱买肉了。这是乡亲的仔细与智慧,总能从外人看起来不可能的地方,收获到被自己利用的物资来。

打麦的间隙,乡亲会趁着早晚清凉的时候赶快下种,这样过不了多久,空荡荡的麦垄间就腾起一片绿雾来,这是破土而出的新禾,是它们接替了收割的麦子,去完成金秋大丰收的任务。在鲁西南,麦子倒下来的地方,会很快被玉米棉花西瓜或者花生占领,高扯着绿色大旗向金秋进发。

而麦场在完成使命后,要进行复耕,这里一般点种一些南瓜或者秋豆角之类的,算是额外的收获,乡亲们可舍不得把地白白的空起来。你可别小瞧了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用不了多久,人们的饭碗里就会出现增添了的美食品种,比如水晶南瓜汤,比如麻汁豆角……人们羡慕之余却往往忽视芒种时节的辛劳。

以上都是田间地头从前的情景,如今用不上这么折腾了,因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从种到收都省力许多,一两天麦收任务就完成了,更省事的直接把麦子卖给粮商,然后该干嘛干嘛,一点儿不耽误工夫。

当然,对于真正视土地为命运的农人来说,芒种时节还是要忙碌一些的,他们把早晚的田间劳作当成广场舞,通过勤劳染绿大地的同时,也延长了自己的青春。

作者简介 山雀 本名崔新志 山东散文学会会员 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 有多篇文字入选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