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怎么看待麻木?一句话,气虚则麻,血虚...

 新用户30785771 2021-05-13
中医怎么看待麻木?

一句话,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身体的某些部位缺气缺血,它就会以麻木的方式来提醒你,耗得太厉害了,该补补了。

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对麻木又有了新的认识,他把麻木的原因归结为“血痹”,痹是个通假字,通闭塞的闭,闭就是不通了。血液流通受阻,气血过不来,也会缺气缺血。

那么,血液为什么不流通了?

张仲景认为是受了寒。

血液就好比是流淌在身体里的大江大河,夏天的时候,河流运行是很顺畅的,可是一到冬天,气温下降,它就结冰了,就流不动了。血出了问题,往往又会影响到气,因为气血是不分家的。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冬天在外边待的时间久了,手脚就会冻麻,会没有知觉,要进屋暖和暖和才能缓过劲儿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