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文本解读,首要的是“读”

 凌宗伟 2021-05-14


【异史氏曰】昨晚飞机晚点,到家看到几个快递,尽是书,其中有罗晓辉寄来的三本,有一本他与冯胜兰合著的《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谈》,早起,初步翻了一下,还好,没有胡扯。基本观点是“文本解读要尊重文本事实,尊重文本的内在逻辑”我以为读这本书记住这一句足矣!

昨天与剑男主编也谈了这个话题,前天在武汉一个机构许多时间就是同老师们干的这个勾当。在我看来文本解读现如今已经被一些专家们弄成学玄虚了。在我看来文本解读关键就一个字,读。不读何以理解?读它几遍,弄明白写的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可不可以换个写法,如果是我会怎么写之类足矣。

现在的问题是,老师们没有读原著的习惯,只有读解读,读试题的习惯。以至于常常会有声称热爱某作家老师连这位作家代表作中的人物都不知道的尴尬,更有连诸如《岳阳楼记》之类名篇的作者是谁都说不上来的。剑男主编也是这个意思:譬如文学作品中的景物、人物,认认真真读读,看看作者如何观察,如何联想,如何表达的,效果如何,足矣。完全不需要绕来绕去深度挖掘。文本有文本本身内在的逻辑,无需过度演绎。我说,就是嘛!“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还是哈姆雷特啊,总不能将他读成李尔王撒!

闲聊中谈到一个共同的观点: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与文字书写,还是要建立在读几本经典的理论著作的基础上,只有理解与掌握了这些基本理论与工具,理解与表达才不至于肤浅与浮躁,更不可能掺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