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尤金·史密斯镜头下的水俣病人后来怎么样了?

 吞像摄影 2021-05-14

媒体

尤金·史密斯1918年在美国堪萨斯州出生,19岁时加入《生活》杂志,开启摄影记者生涯。后因志趣不同几次与《生活》杂志闹翻。是一名人道主义摄影师,作品关心人、关心社会。希望透过影像展示人间大爱。他在报道摄影领域的巅峰作品是《水俣病》。

尤金·史密斯

(W.EugeneSmith 1918-1978)

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石川刚 / 摄影 

1971年5月53岁的尤金·史密斯来到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村采访工业污染,其妻子与他租住在日本一位水俣病受害者家中,两人共同希望通过影像为受害者呐喊,前后花费三年半时间,直到1975年其拍摄记录的水俣病作品集结成册。

《水俣病》也是尤金·史密斯最后一部大型项目,它为水俣事件受害者赢得诉讼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帮助。1978年尤金·史密斯逝世,1979年,"尤金·史密斯奖人道主义摄影奖"成立,以"对摄影的激情、对生命的关怀、对社会的探究"为原则,纪念他对人性的信念,也激励有同样抱负的摄影师。

尤金·史密斯作品展

Minamata市的普通捕鱼人。

水俣病患者Iwazo Funaba的残疾手。(1971年摄)

水俣病患者Isamu nagai在患者康复中心。(1971年摄)

Hayashida夫人与她垂死的丈夫,他们俩都患有水俣病。(1971年摄)

《入浴的智子》——水俣病报道摄影的经典之作,是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的集大成者。

Chisso工厂的排污水就这样污染着当地的百姓生活。

Chisso化工厂的一部分入口。

当地的居民对工厂负责人的愤怒谴责。

日本东京附近,受害者及其家属对Chisso工厂的示威游行。(1971年摄)

水俣病患者及其家人携带亲人离世的照片,对Chisso工厂的行为表示申诉。

水俣病患者及其家属参加会议讨论。(1971年摄)

水俣病患者在康复中心。(1971年摄)

示威游行和审判后,受害者和支持者享受了一整夜的放松(1972年摄)

12岁的水俣病(先天性)受害者和她的母亲。( 1972年摄)

12岁的(先天性)水俣病病患者山孝子(Takako Isayama)与她母亲(1972年摄)

日本水俣病出现的海湾。(1972年摄)

尤金·史密斯逝世了,但对水俣病受害者的关注并没有就此停下。2008年一次契机,让尤金·史密斯拍摄水俣病时的摄影助理石川刚接过使命,继续关注着水俣病患者。

石川刚

(Ishikawa Takeshi)

日本摄影师石川刚(Ishikawa Takeshi)生于1950年,毕业于东京视觉艺术学院。曾作为尤金·史密斯的助理摄影师,在三年的创作中协同史密斯一起拍摄《水俣病》专题,后期独自从1971年继续关注日本的水俣病患者的生存问题,但其作品并未发表。

2008年,石川刚参加了京都史密斯30年追悼会。他在这场追悼会上的所思所想让他开始重新审视和继续拍摄水俣病项目。石川刚说:“我开始寻求追寻尤金的脚步和我自己作品的根源。

虽然填海和建筑掩盖了Chisso排污的一些证据。史密斯的某些项目已不复存在。但是石川刚认为有必要接过使命,证明受害者的痛苦和苦难。2012年,石川出版了一个题为《水俣病笔记》(1971-2012年)的收藏。其中包括了他自己以前未出版的70年代的照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同一个人和同一地点的近照片排版在一起,展示水俣病对受害者的影响。

石川刚作品展

1971年,尤金·史密斯从周围的山上拍摄奇索(Chisso)化工厂。

1972年,尤金和妻子艾琳(Aileen Mioko Smith)在米纳马塔市。

田中智子(Tanaka Jitsuko  拍摄时18岁)和母亲从自家窗户眺望大海。(1971年摄)

田中智子(Tanaka Jitsuko)与姐姐和姐夫住在一起,需要全天候接受护理。因为经常跌倒,所以在家也戴着头盔。(2018年摄)

上村智子(Kamimura Tomoko  拍摄时16岁),1956年6月13日出生,1962年11月被正式诊断为先天性水俣病。(1973年摄)

坂本忍(Sakamoto Shinobu  拍摄时16岁)靠在自家门前的堤坝上。6岁时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水俣病。(1972年摄)

坂本忍(Sakamoto Shinobu)靠在自家门前的堤坝上。(2009年摄)

水俣病的受害者和儿时的朋友。(左起)加贺田清子(19岁),坂本忍(16岁)和前田惠美子(19岁)(1972年拍摄)

40年后的坂本忍(左),前田惠美子(中)和加贺田清子(右)在水俣村的同一地点附近。(2012年摄)

長井勇(Nagai Isamu)2010年病情突然恶化,现在无法独立上下轮椅。(2011年摄)

永井勇(Nagai Isamu,14岁)从小部分瘫痪,经历了数小时艰苦的物理治疗。在史密斯的鼓励下,他利用史密斯的暗室热情地追求摄影。(1973年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