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友分享糖尿病、婴幼儿反复低烧、荨麻疹医案各一则

 caimin133 2021-05-14


中医书友会第278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分享一波书友们的医案~(编辑/千诚)

图片

健脾养阴治疗糖尿病一例 

作者/许宝峰

张某,男,37岁。私企老板。初诊:2021-04-16。

素好饮酒,脂肪肝,血糖高(7.5mmol/L甚至8mmol/L以上)。腹部疼痛,大便时有不畅。曾患痔疮,便血,经过治疗今已痊愈。心脏有早搏,时有不适闷痛。晨起口干。舌苔腻,时而发黄,脉律不齐,偏弱。曾服半夏泻心汤,便干。平素血糖高,未服任何西药。为求降糖,请予诊治。

因脾胃素弱,酒后泄泻,胃脘部胀闷等。故处以健脾益气,清热祛湿,养阴生津,活血化瘀。消瘅降糖方:太子参15g,炒白术20g,茯苓20g,炙甘草6g,姜半夏10g,陈皮10g,黄连10g,全瓜蒌30g,乌梅20g,白芍15g,水蛭5g,大黄15g,木香10g,葛根30g,丹参15g,桑叶30g,天花粉30g,炒谷芽30g,内金15g。3副,水煎服,煎成10包,早晚分服。

注:煎服方法  前因服用半夏泻心汤导致便秘,故煎药之时采用胡慎柔养脾阴之煎法:去头煎,以缓和其药性之燥烈,养护阴津。故只用二煎之药。

二诊:2021-4-21。自诉服药后晨查空腹血糖降至6.5mmol/L,此完全出乎本人及笔者之意料,健脾之法,本意治疗脾胃为主,降糖为辅,三副之后,有如此降糖效果,实在是中医辨证论治精神的体现。因其素患多病,补气活血以治心脏,养阴益气以疗消渴,清热解毒以治肠道之炎症,取效皆不满意。服用此药,性味平和之品,自感胃肠舒服,饮酒之时,酒量亦增,无甚不适。而降糖之佳效,尤为喜人。

所感不适者,自觉服药之后,少腹部有拘急疼痛感。肝区平素亦时作痛,痛不甚剧。故加败酱草30g 以消肠道之炎症;去白芍,易之以麸炒白芍30g以缓急止痛;葛根加量至50g,再加石斛5g以养胃生津降糖。处方如下:

太子参15g,炒白术20g,茯苓20g,炙甘草6g,姜半夏10g,陈皮10g,黄连10g,全瓜蒌30g,乌梅20g,麸炒白芍30g,水蛭5g,大黄15g,木香10g,葛根50g,丹参15g,桑叶30g,天花粉30g,炒谷芽30g,鸡内金15g,石斛5g,败酱草30g。

3副,水煎服,煎成10包,早晚分服。

注:煎服方法 前药遵循之前之煎服法, 石斛、败酱草在前药去头煎之后,再放入一块煎。因精品石斛价格稍高,败酱草恐用二煎清热之效不良也。

按语:糖尿病之治疗多从补肾养阴论治,或遵循三消辨证论治之法,而如今糖尿病频发,肥胖者尤为多见,故健脾祛湿,补肾养阴,亦为一法。然而,补肾之药,多为滋腻,于脾虚之证不宜,何况对于肾虚之证而言,应该算是一种普遍的体质现象,或者糖尿病导致的一种体征,不应该算是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体内缺失有口干舌燥,乏力,大便干稀不调等,故应当视为脾阴不足,用健脾养阴之法,佐以清热祛湿等。在本例治疗中又严格遵循了古人用次煎之煎服法,亦为取效之关键点。同时,患者虽然血糖高,并未服用任何降糖西药,亦未曾特别禁食甜食等品,酒亦未断,可见传统过度饮食等禁忌,未尽合理。

本人对此病之治疗观察,病例人数尚不为多。医海偶得,愿为众人道之,与共商讨之。


婴幼儿案例一则 

作者/王孔波

女,9个月,体重13Kg,微信问诊时间2021-4-17。

患儿4月8日接种疫苗后发热不退,于外院就诊后,口服美林退烧。退烧后出现食欲不振、绿色硬便,后行推拿、贴中药贴等治疗,反复低烧,大便转为鼻涕样,夜眠不安,只能抱着睡,化验检查后诊为痢疾,患儿母亲求治于中医。

问诊当日体温37.4℃,脸红,嘴唇干,喝水后呕吐,精神不振,大便如黄色鼻涕,酸臭味重,排便不畅,小便量可,颜色黄。舌苔照片因患儿不配合无法拍摄。

分析:患儿从发病至问诊时已逾10日,刻下主要症状为:发热、呕吐、下利,结合面红、唇干等症状,考虑少阳阳明合病。从方证角度入手,呕而发热,小柴胡汤证;大便酸臭、状如脓涕、排便不畅,此因阳明热重,加芒硝泻热通便。

处方:小柴胡加芒硝汤,1剂,少量频服。

柴胡6g,姜半夏6g,党参6g,甘草6g,黄芩3g,生姜2片,大枣2枚,芒硝3g(冲)。

4月18日,微信反馈:前方服完,热退,呕止,大便通畅成形,精神状态正常。夜间睡眠不安,药后身上出现片状皮疹

考虑余热未尽,热扰心神,致睡眠不安,邪从体表而发,发为皮疹,治疗应顺应人体抗病趋势,解表散邪,清热安神,方予麻黄桂枝各半汤加龙牡、石膏。

处方:桂枝6g,白芍6g,甘草6g,生姜2片,大枣2枚,麻黄3g,杏仁5g,龙骨10g,牡蛎10g,石膏15g。

4月19日,微信反馈:皮疹明显减轻,但夜间仍睡眠不安,哭闹不止。前方加栀子3g,清心除烦,继予1剂。

4月20日,微信反馈:皮疹持续减轻,夜间每隔1小时就会哭闹1次,无法入睡,放屁频繁,大便微稀。分析:烦躁,卧眠不安,矢气频繁,为郁热阻滞气机的栀子厚朴汤证。转方栀子厚朴汤加味。

栀子3g,厚朴6g,枳实6g,龙骨10g,牡蛎10g,大枣10g,荆芥10g,苏叶6g,山药10g。

4月21日,微信反馈:服用前方患儿一夜安眠,体温、二便正常。轻微皮疹,无大碍,嘱暂停中药口服,以炉甘石洗剂外用,观察疗效。


荨麻疹案例一则

作者/王孔波

女,45岁,因荨麻疹反复发作1个月就诊,日常有慢性鼻窦炎,遇冷易打喷嚏。就诊时荨麻疹遍布全身,夜间尤重,瘙痒难耐,影响睡眠,口服抗过敏类西药效果不稳定。身烦热,有口气,腿沉重,疲劳乏力。月经规律,量少。脉沉微数,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黄

分析:

慢性鼻炎、荨麻疹经久不愈,此为寒邪困表,营卫失和,以麻黄汤散寒邪,桂枝汤和营卫,方选桂枝麻黄各半汤,脉沉,腿沉重,疲劳乏力,肾阳已虚,加附子对其证。

口气、身烦热,脉数,苔黄,内有郁热,透发无路,郁于肌表,故反复发病。以三物黄芩汤加石膏,养阴清热。

处方:桂枝15g,白芍15g,干姜6g,大枣8枚,甘草12g,麻黄10g,杏仁 10g,石膏30g,荆芥15g,黄芩8g,苦参8g,制附子10g(先煎40分钟),生地15g。

前方服用5剂,症状缓解,但仍有反复。考虑病人寒邪郁闭日久,应加大温通力度,于前方加细辛6g,即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通经络。

药后症状大减,间断服药10余天,荨麻疹基本痊愈。

4-21就诊,告知既往有心脏病史,近期胸闷憋气,吸气时无力,胸闷卧床尤重,脉沉,舌质淡,苔薄白。

分析:胸闷憋气,吸气无力,中气下陷,首选张锡纯升陷汤;脉沉,胸闷,结合既往腿沉、乏力诸症,阳虚水泛所致,真武汤对应其证。

予升陷汤合真武汤合剂,5剂。

方:黄芪20g,知母10g,柴胡6g,升麻6g,桔梗10g,茯苓30g,白术15g,生姜15g,白芍15g,制附子10g(先煎30分钟)。

后微信反馈,服药3剂,诸症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