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三颗多年前布下的棋子,对中国的能源行业有何影响?

 化工平头哥 2021-05-14

平头哥看到,2020年世界疫情爆发,作为全球霸主的美国,没有给全世界带来任何疫情防控方面的帮助,反而对中国“落井下石”,美国的不耻让人汗颜,也让更多的国家对美国有了新的认识,美国的霸权地位是否真的适合当前全球人类的发展?中国目前是否已经做好了超越美国的准备?

作为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在全球这个大棋盘上,悄悄落下了三颗子,当时的中国实力薄弱,在中国领导人的前瞻领导下,这三颗子在近几年才被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了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键。

虽然在落棋的时候,大家也都听说这三颗子,但是大部分看不懂,为什么会是这三颗子?并且一般人看不懂落子背后的真正含义。也正是因为这三颗子,改变了全球格局的大趋势,奠定了中国数十年的发展趋势。

今天,平头哥带大家来看看这三颗棋子对中国能源行业带来的影响。

01

第一颗棋子:新能源汽车

平头哥看到,近期中国造车新势力在不断挑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市场边界,高合HiPhi汽车的上市,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也打破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售价的天花板,成为目前中国销售价格最贵的新能源汽车。炫酷的灯光和充足的动力,背后体现的是中国造车技术的升级,以及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应用的高端表现。

我们看到一辆辆的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的同时,看到的仅仅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吗?“新能源汽车”这几个字背后的真正含义,有几个人能懂?

当初我国上海引入特斯拉,并非是招商引资那么简单,为了实现工厂的入住,中国政府开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条件。其中包括100亿的低息贷款,1300亩土地的免费试用权,甚至蔚来工厂都为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的建设而停工。


另外,中国以往对大型外企的引入,一般需要有中资企业的介入,就是需要中外合资在中国建厂,才能实现外资对中国的投资。而特斯拉上海工厂,真正实现了独资建厂,这是中国政府为为了让特斯拉进入发了一个“大红包”。

那么,中国政府如此大的为特斯拉放宽进入门槛,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招商引资?难道是为了吸引税收和就业?绝对不是。

有人说,中国车企为了实现造车,必须引入更高技术的车企,其中特斯拉就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最主要代表,将特斯拉引入中国,必然会激发中国车企的造车动力,这也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但是,平头哥认为,如果仅仅为了激发中国车企的造车动力,其实将特斯拉汽车的进口关税将为零就能实现,不可能动用如此大政策红包来吸引特斯拉。

那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中国引进特斯拉的目的已经写在了当初的引进条例中,就是特斯拉上海工厂,必须在三年内,将特斯拉汽车的所有零部件,全部使用国产生产的零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特斯拉帮中国孵化出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会有效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说到这里,平头哥想说,中国政府在很早落下的这一颗棋子,已经决定了当前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决心。

02

第二颗棋子:光伏

平头哥看到,在几十年之前,中国的光伏产业相对薄弱,并且行业内充斥着骗补的丑闻。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投资过热的现象尽人皆知,在11年前,为了消化各地政府的盲目鼓励光伏投资,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投入100亿财政资金支持光伏行业发展,这项支持计划叫金太阳示范工程。但是,政策落到执行阶段就变味了,很多企业通过虚拟项目、虚构合同、建后再拆和以次充好的方式进行骗补,涉及资金近百亿元。

但是,这一骗补现象已经被完全杜绝,随着国家对资金补助执行和监管的到位,中国的光伏产业实现了“浴火重生”。


平头哥看到以下数据,真是心潮澎湃。

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全球化逆袭。根据相关数据看到,全球硅料企业的前四位数中国企业,全球硅片企业的前七位是中国企业,全球光伏组件企业的前五位是中国企业,全球光伏电池片企业前四位是中国企业。

其中中国生产的硅料总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7%,硅片产量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97.8%,光伏电池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3%,组件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6.9%。

也就是说,在全球化光伏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已经牢牢掌控了绝对的话语权。想要实现光伏产业的贸易和生产,必须要与中国人做生意。否则,连硅片都买不到。

并且,随着中国光伏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造,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2020年中国光伏产业生产的上网电价,已经和煤电价持平,并且,在部分光照充足的地方,光伏生产的电价低到1毛钱/度。

并且,平头哥认为,随着中国技术的升级改造,中国光伏产业生产的电价必然不断降低,未来中国光伏产业将是新能源中的排头兵。想象一下,用光伏生产的新能源,将会给中国带来价格更为低廉的能源供给。

光伏行业是中国化工新材应用的重点行业,新材料产业也在反向驱动光伏产业的升级改造,两者相辅相成。相信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也会驱动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03

第三颗棋子:特高压

这一领域可能对大家来说非常陌生,但是也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帮助。在全球电力领域,我国主导了59项国际标准,5个新技术委员会,几乎控制了所有特高压标准,就连欧美专家也不得不感叹,世界电力系统中都在讲中文。

目前中国的特高压技术,已经能够做到输电5000公里,电力损耗仅为1.6%。这是什么概念,一度电通过特高压输电线从中国北京到泰国曼谷,几乎没有损失。

平头哥看到,中国大基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特高压线路的建设。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建和在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全长已经超过4万公里,什么概念,中国建设的特高压线路可以绕赤道一圈。

通过相关机构预测,到2035年,中国特高压线路将会实现“全国覆盖”,中国的特高压线路如同毛细血管一样遍布中国,那时的中国,将会是一个以新能源为主要清洁能源消耗的中国。

特高压的发展,必然会驱动高压输电线路的需求,其中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也将同步增加。特高压输电线路对新材料的需求,如XLPE等产品,也将迎来需求的爆发。

平头哥认为,如果中国新能源产业仅仅是停留在消费端,如开发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的消耗,那么中国新能源产业也仅仅停留在“空壳”阶段,在全球范围也不会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和作用。唯有中国实现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全覆“新能源用电+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才能看到新能源发展的真正本质,才会掌握全球未来能源的话语权,从而真正实现摆脱石油的依赖。

中国的化工产业中,目前形成了对石油的高强度依赖,中国每年进口石油接近6亿吨,中国的化工品中,石油为原料生产的化工品占比超过80%。虽然中国还在积极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但是想要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的终极目标,新能源必然是唯一的发展途径。所以平头哥认为,“谁控制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这个说法,必然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总体趋势下而改变。在全球能源大的转变前提下,某些国家选择“强取豪夺”,而中国选择“落子生根”。

想象一下未来的中国,一片碧海蓝天,每个人都在使用新能源,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