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英国学设计毕业后,你可以去哪里浪?(上篇)

 LAC_STUDIO 2021-05-14

经过了毕业季紧张的final crit和summer show布展后,终于可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了!从UCL和AA毕业的你,身处英国中心——伦敦,怎么能不好好逛下这座城市呢?

要说伦敦好玩的地方,恐怕三天三夜也道不尽。除了那些被游客熟知的著名旅游景点;除了众所周知的购物天堂,从平民化的高街时尚到昂贵的购物中心;除了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街街角角那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故事……伦敦的市集,也是最能直接体验原汁原味伦敦生活的好地方。

伦敦的市集种类繁多,美食市集、蔬果市集、花卉市集、创意市集、古董市集等等。不仅能够在跳蚤市场里淘宝,也可以大啖丰富的街头美食,而且伦敦的市集都充满了艺术气息,特色的建筑和涂鸦,又有街头艺术表演。

伦敦大街小巷共有300多座市集,就算每天逛一个,也得花上一年的时间!一周当中的每一天,伦敦各地都会举办市集:周一可以去卡姆登市集(Camden TownMarket)血拼潮流纪念品;周五可以到红砖巷市集(Brick LaneMarket)挑选二手古着服饰;周六可以前往波特贝罗市集(Portobello RoadMarket)在古董跳蚤市场中寻宝,品尝异国美食和有机食物;周日则可以去考文特花园市集(Covent Garden)选购手工礼物。这些市集看似质朴淳厚,实则充满朝气活力。每时每刻,在这些充满快乐与美好的市集上,感受伦敦的多元与包容。

1

伦敦朋克文化的发源地

卡姆登市集(Camden Town Market)

卡姆登(Camden Town)位于伦敦北二区,随着大批风尘仆仆的游客一涌出卡姆登地铁站(Camden TownStation),就能感受到这里作为“朋克文化发源地”的气势。叛逆、前卫的英国青少年在街上三五成群,不时能看到梳着夸张造型头发或是满身刺青穿洞的人,身着五颜六色奇装异服在这里并不稀奇,整条街充满了哥特式的黑色气氛……

卡姆登市集其实算是中下阶级的餐饮、娱乐和购物场所。虽然放眼望去店铺众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在市集里走走看看,确实能感受到小商品批发市场般的杂乱,商品在精致程度上,略显逊色,商品质量也令人不敢恭维。不过,正因为是底层,所以,蕴含的“小宇宙”也是无穷的。这里不仅是朋克文化发源地,更是摇滚胜地,哥特式的服饰装扮很齐全,东西看上去叛逆又潮流:有酷黑帅气的的铆钉皮衣马丁靴,有便宜版的英伦绅士礼帽,有恶搞女王的趣味海绵洗碗刷,有印着英国米字旗的品项丰富的英伦风纪念品……如果你要想搞点个性,来这里是没错的。

另外,市集的街头小吃也是一大亮点,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口味,墨西哥的、美国的、西班牙的、意大利的、印度的、泰国的……当然,最给力的还是中式!随处可见的熟悉的同胞面孔和邀请你免费品尝的热情,让你远在英国就能满足中国式的思乡味蕾。

市集是由过去工业时代的仓库和码头改建来的,颇具历史价值,市集周围的小街小巷也颇有颇古旧的石砖巷气氛。在摄政运河(Regent’s Canal)的沿岸能看到一排排由废旧摩托车改造而成的座椅。游客们从一旁的小吃摊买回东西后,坐在这里,边吹着风看着美景,边吃美食,倾听街头的现场摇滚乐演奏,也有一番怀旧气息。

其实,对这个市集的感想,仁者见仁。有些人会给出五星好评,但有些人并不会觉得特别被它吸引。不过,来逛逛摊位、淘淘宝贝、尝尝美食,也是不错的休闲方式。所以,去或不去,爱或不爱,全凭你自己的喜好。

2

倾颓复古涂鸦街区

红砖巷市集(Brick Lane Market)

一只鹳鸟以两层楼高的硕大身躯霸占着一处颓旧砖墙,骷髅般的狰狞尖爪,黑溜溜的眼珠直瞪着你……仿佛刹那间踏入了伦敦最玄幻诡谲的域境:中东风味的餐馆,嬉皮朋克等边缘艺术拥护者俞现踪影,街头巷尾的涂鸦……这里就是伦敦人口中的“东城区”(East End),过去是贫穷脏乱及危险的代名词。开膛手杰克出没的白教堂(Whitechapel)就在附近,索狄治(Shoreditch)曾是犯罪率极高的贫民区,孟加拉组裔聚居的史比特区(Spitalfields)过去不时发生种族枪击火拼的事件……

但东区现在可算是等到翻身之日了。虽然倾颓残破的仓库旧依然散落,但20世纪90年代后新锐设计师和艺术家进驻后,东区成为艺术家工作室,独立艺廊和个性店铺云集的区域。

红砖巷位于伦敦东区主流商业与边缘艺术的夹缝区,搭地铁到利物浦街车站(LiverpoolStreet Station),出站后常见的景象是身着西装的上班族,在附近的银行区商业大楼忙碌穿梭。再一路穿过游客熙攘往来的史比特市集(SpitalfieldsMarket),直到嗅到一股浓郁的南亚风味——咖喱,烤肉和各大美食评鉴都力荐的“Beigel Bake”(现烤贝果)……当空气中开始弥漫这一阵阵辛香咖喱味,连路牌标志都开始出现形象符号般令人陌生的外语,就正式宣告你已踏入了红砖巷!

其实红砖巷一向有“小孟加拉”之称,孟加拉印度移民在此聚居,连路牌都是英文和孟加拉文双语并用,而他们赖以谋生的家乡味小餐馆,就聚集在红砖巷前段。而红砖巷后段,则是年轻潮人的最爱——二手古着衣物,复古市集和异国美食市集。有别于波特贝罗市集精致优雅的复古风,这里的风格更带有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摇滚复古风。

每逢周末,这里则变身跳蚤市场,大批流动摊贩到此聚集,但散布方式仍有着红砖巷独树一帜的不修边幅。讲究一点的,就乖乖挤进老旧阴暗但至少可以遮风避雨的的室内市集,但更多的是随性蹲在狭窄街边就开始摆卖。兜售商品的方式,就更不讲究体面了:衣服随意挂在变形的旧衣架上,二手行李箱的皮革都剥落斑驳。往来穿梭的游客,也乐于跟随这股随意邋遢,坐在路边垃圾桶旁吃着美食,蹲着抽烟,街头表演则是俞放狂野嘶吼……

在这次文化和一身复古汇流的颓废街区,仔细看会发现涂鸦如地霸般盘踞各个角落。从还算客气的线条和文字,到超写实魔幻的抽象风格,再到精心构图的艺术创作。整个街区都是涂鸦创作者展示风格的艺廊,所以当你走在红砖巷,就让自己融入这里,拥抱这势不可挡的街头创意吧!

3

色彩缤纷的优雅怀旧文艺潮

诺丁山波特贝罗市集(Portobello Road Market)

位于伦敦西区的诺丁山(Notting Hill),对于电影迷而言,等同于1999年爱情电影《诺丁山》的代名词,片中休·格兰特经营的旅游书店,是浪漫的朝圣景点;对于伦敦人而言,那是令人向往的高级住宅区,整洁安静的街道,优雅连绵的彩色排屋,打扮入时讲究的住户,都是优质生活的象征;对于追逐纵情音乐的狂欢者来说,一年一度的“诺丁山狂欢节”(Notting HillCarnival)集结缤纷服饰、绚丽花车、活力舞蹈和鼓噪音乐,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全民狂欢节;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声名远播、可追溯至18世纪的的波特贝罗市场(Portobello Road Market)和每周六的古董市集,更是观光客的汇集地。

若是假日抵达诺丁山门(Notting HillGate)地铁站,跟着成群的国际游客人潮,自然就会涌入这喧腾的市集。若逛过欧洲小镇的市集,可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拥攘的流动摊贩在铺着石板的中世纪风味的巷道或保留着历史风貌的露天广场中夹道而立,迷人的古老韵味,让人有种仿佛置身旧时光的从容闲适。然而波特贝罗市集却是不同于想象,它的独特个性是从色彩开始展现的。逛游包罗万象的市集商品之前,先让人眼花缭乱的是沿路的建筑。放眼望去,蓝、黄、粉、绿、灰……以渐次多边的明亮色彩,轮番展现的两三层的排屋,是令人视觉愉悦的配色游戏。

颜色是令人愉悦的妆点,但真正令人雀跃的还是罗列其间的各色商家,包括常设商家、室内市集,每周六则涌入上千家流动摊贩。前半条街区主打“欧式古早味”,古董、饰品、二手小玩意的摊贩或主题商店在此聚集,价格由低到高参差不等;后半段则以散发异国风情的服饰、配件、蔬果、美食等特色商家或小贩为主,呈现多元化的活力。

在每周六的古董市集上,你可以淘到60年代披头士伦敦演唱会的宣传画册和各畅销专辑的海报,维多利亚时期的华丽宫廷风格的银器饰品,英国绅士休闲表征的的旧式高尔夫球杆,老爷爷时代的机械发条复古钟,页面边缘发黄却仍令书迷垂怜不已的二手书籍,覆盖着些微灰尘的绝版黑胶唱片等等,各自倾诉着每一件旧物身后的时代故事,也塑造出波特贝罗市集优雅文艺的复古样貌。穿梭在各式商摊间,流连在各样古物间,即使盘缠有限无法下手,但逛游古董市集的最大收获,除了在拾起旧物的同时怀古思今,也可以在脑海中构思:或许,生活中只需一件古董小物,一点巧思摆设,英伦的典雅怀旧情境,就能在每日寻常的生活空隙间永存。

除了颜色,品味外,不可或缺的当然还有令人吮指留香的美食,才能真正自诩为游客提供“色香味”全方位满足的人气市集,所以波特贝罗路的街头美食摊贩,自然冠冕堂皇地荣登古董市集外的人气集散地,也是异国料理的大熔炉。人气鼎沸的西班牙海鲜炒饭的摊位上,大锅炉上开着大火快炒海鲜、鸡肉、蒜头,香气扑鼻,十足的热情四射的南欧风格;非洲摊贩的家乡料理,以羊肉、虾酱、西红柿、洋葱和非洲特产的香料佐饭,异国情趣更加剧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诱惑。满足口腹之后,再到邻近的水果摊,换个口味浅尝新鲜的百分百有机蔬果,饱览英国农场自产的纯天然健康食品。

从街头的多彩建筑,市集上的各类古董古玩,到街尾的彩色蔬果摊贩,波特贝罗市集的多彩多姿,堪比令人目不暇接的品味博览会。想细细消化这一路饱尝的丰富体验,不妨买个新鲜出炉的全麦高纤面包边走边吃,换个路线避开摩肩接踵的人群,朝来时没走过的街边巷弄往回漫游,在苍翠的林荫道间一边欣赏诺丁山住宅的闲适优雅,一边将这彩色市集的风采仔细收藏吧!

4

平民时尚的创意潮

考文特花园市集(Covent Garden Market)

从地铁站开始蔓延的拥挤人潮、购物街区和市集广场流窜的吵嚷喧哗、街头表演引起的围观人潮和欢呼骚动、街边酒吧和露天咖啡座上三五成群闲聊嬉闹的年轻人……这样一年到头不分淡旺季的混杂现象,造就了一处始终高据伦敦必访景点之列——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

在伦敦众多的市集中,考文特花园或许不比西区波特贝罗路市集的怀旧优雅,没有东区红砖巷的嬉皮与叛逆活力,但作为伦敦形成最早的都市广场,考文特花园最大的魅力在于集历史建筑、表演艺术、剧场娱乐、美食文化、街头时尚潮牌、古董杂货市场于一身。昔日的市集是提供庶民生活之需的蔬果花卉市场,今时变身为满足平民时尚消费渴望的挖宝重地。在这片绚丽多姿的融合市景中,在此驻留的游人们各取所需,各得其乐。白天赶“集”血拼,晚上赶“场”观剧,深夜酒吧会友狂欢,那股弥漫街市的热络喧腾,应该是考文特花园自古至今不变的活力。

考文特花园市集的主体为17世纪落成的仿文艺复兴式古典建筑,穿过拱廊后就是由钢铁拱顶和玻璃天棚撑起的苹果市集(Apple Market)。自棚顶垂吊而下的成排灯盏、带有装饰风格的绿色钢柱,市集中央有一道楼梯通往地下庭院,铺石地板上桌椅错落成咖啡座,成排的特色店铺藏身连绵的拱廊后方……即使人声杂沓不绝于耳,置身这空间中,仍能感受出微微的典雅风华。

放眼望去盘踞苹果市集一楼长廊两侧的,尽是耳熟能详的欧美品牌:Crabtree&Evelyn、Lush、Whittard、Accessorize、Hobbs等,迎合大众口味。然而,真正为苹果市集凝聚出独特卖点和活络人气的,是由超过30个摊贩共同组成的摊商区。从1980年开始,想进驻此地的摊商需经过考文特花园幕后的经营团队的挑选,确保为英国本地的手工艺创作或原创设计品,所以进口货品和大量生产的规格化产品,在此不见踪影。在30多年来尽力沿袭这一传统之下,许多带着心血结晶的创作者,展示兜售着英式的手感设计,或材质风格与时俱进的创意设计。依主题而言,大致可类为古玩、家居用品、首饰配件、工匠级艺术品,其中不乏主题鲜明、个性强烈的惊喜设计,例如:以英伦风情为主的摄影作品或油画、专门以动物造型为灵感的配饰、以叉匙等厨具变形设计成的饰品、展现原木纹理的纯木质厨具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享受逛游购物之乐,如果运气够好还能碰上考文特花园的“年度创意企划”。一些受欢迎的活动包括:2014年圣诞节的“Lego”特别企划,邀请艺术家用成千上万块乐高积木搭建成真人大小的圣诞老人和麋鹿,创造出属于圣诞节的缤纷欢乐;2015年,法国艺术家Charles Pétillon用十万只白色气球做了名为“心跳”的装置,装置中心闪烁着轻柔的白色灯光,云朵般的设计反映着考文特花园的的历史、能量和活力。

5

集装箱改造的创意市集

盒子公园(Box Park)

从Shoreditch地铁站出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特别的建筑群——由60个黑色集装箱组成的两层商铺“盒子公园”(Box Park)。盒子公园由废弃的海运集装箱剥离,改装,是当前全球最环保的购物中心之一,不仅利用旧材料搭建,日后拆除也不会造成污染。每个集装箱约40平米,一楼主要是高端潮牌,设计师品牌等潮店,二楼则是餐饮,咖啡厅和艺术展廊。

集装箱改造设计的例子在全球各地都常见到,但盒子公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创造出一批独特,低成本低风险的短期经营潮店。低廉的租金,吸引高品质创意文化品牌入驻;灵活的展示方式,跳出了传统商场的固有模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