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校指南 | 建筑类硕士项目大揭秘之香港大学

 LAC_STUDIO 2021-05-14

第四讲:HKU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大(HKU)”,是中国香港的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通常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

香港大学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松联盟、Universitas 21、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成员,AACSB及EQUIS双重认证成员,是全球第一个界定出SARS病原体的科研单位。

2019年9月12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大学排第35名。

本篇文章内容由洪宸老师提供

「 项目简介 」

香港大学MArch课程(Master of Architecture),属于两年Full-time UGC课程.目标是培养出优秀职业建筑师。

项目年限:2 years or 3 years (建筑系&非建筑系本科)
学费:342000 HKD (two years,2019fall标准)

*UGC课程:即政府资助课程,会提供包括学费减免,奖学金,学生宿舍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香港大学的MArch课程学位被众多机构承认,包括: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HKIA), Architects Registration Board (ARB),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RIBA), Commonwealth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s (CAA) and the National Board of Architectural Accreditation (NBAA). 并且只要通过HKIA或ARB的评估,MArch毕业生就可以成为香港注册建筑师

录取要求:http://www.arch./programmes/arch/master-of-architecture/admissions/



MArch作业展:http://www.arch./programmes_/arch/gallery-arch/?cat=march-studios





「 课程综述 」
第一学期一共有四门课程: 2 core courses + 2 elective courses。

其中两门核心课程分别是18学分的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studio)和6学分的 Advanced structural systems。对于两门选修课,虽然是号称选修课,但是学校会提前帮你选定6学分的History and The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6学分的 Digital Media & Methods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MArch第一学期就是这四门课程了。

如果想申请别的选修课的话,申请免修History and The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需要向学校提供本科期间曾有英语授课的建筑史课程证明;申请免修 Digital Media & Methods需要向学校提供自己对于参数话软件掌握程度的证明(主要就是自己的参数化设计作品)。

但因为申请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免修这两门课程之后院校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选择上自己选的选修课(每门课有名额限制),因此对于大多数非2+2的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基本上还是会选择修读这两门课程。所以本次前导课程也将针对这四门课程进行介绍。



「 评分体系 」

自从2018年Nasire主管港大建筑系之后,MArch专业就采取了和之前完全不同学生评价系统,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专注学术研究,而不是拘泥于每门课程的分数。港大MArch每门课程不再计算GPA,也不再使用ABCD的分档成绩。而是采用DI,P和F这样比较广泛的三级分类的评价系统。

所以小伙伴们最终都会拿到类似下图这样的成绩单。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非常支持这种改革的,因为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自学的比重大大增加,新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与每个学生充足的自学自由,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努力充实扩展,追求distinction的评分。对于自己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课程因为只要取得Pass也就可以,也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

不过虽然港大MArch专业挂科率较低,为了避免重修,大家还是需要好好学习。并且如果获得3个DI的话,还可以取得奖学金的哟(15000HKD)。


「 教学环境 」

对于港大MArch的学生而言,第一学期主要的上课地点就是号称建筑系楼的港大钮鲁诗楼。


主要包括位于三楼和六楼的MArch studio,以及位于四楼和七楼的阶梯教室。



港大建筑系studio

不过由于港大studio追求多元化,对于有些平台的studio,其授课往往不会拘泥于学校的studio教室,而是可能遍及全香港。比如我选择LCR Rose的studio,我们上课的地点往往是这样的。



和这样的。



而学生自习的场所主要就是各人在Studio固定的座位,以及钮鲁诗楼对面的主图书馆。




「 详细介绍 」
ADVANCED STRUCTURAL SYSTEM


| 概 述 |


高等结构系统课,作为MArch新生除studio之外唯一的必修课,其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结构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掌握将结构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的方法。


课程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大跨建筑和高层建筑,包括他们的结构分类,受力特征,优缺点,材料细部等等。



在完成这两大部分介绍之后。学生会迎来第一个assignment,以小组为单位(4-5人),选择一个大跨建筑和一个高层建筑进行分析,包括:结构类型及结构逻辑,水平荷载及垂直荷载受力分析,结构材料和构造方法,实际建筑分析等等。



之后,老师会再次进行关于大跨和高层建筑结构的讲解,并且会介绍基础专题。最终小伙伴们就会迎来final assignment的考验。两人一组选择一个结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其结构类型并设计出两个替代的结构方案。研究传力路径并进行计算机受力分析优化方案。




| 师资介绍 |


Advanced structural systems的老师是菲尼宾人Garcia, Renato J.C,一位非常和蔼耐心的教师(并且从不点名),对于学生的提问基本上有求必应,授课方式比较接近大陆老师(以lecture为主,单独tutorial比重较低)。


| 个人评价 |


作为一门偏理性的课程,个人感觉Advanced structural system这门课对于大陆学生的难度应该是MArch第一学期所有课程中最低的。可能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有一段时间对于结构专业名词的陌生感,但相较于其他课程(说的就是你 Modern History),语言的障碍会小很多。前期作业也是大多以案例分析为主。

而Final Assignment可能对有些学生而言有一点难度,这里我们简单提一下。

其中结构的分析和后续的方案替代,主要就是考察对于老师课上对于结构知识的讲解,只要认真听讲,多看看课件。大多不是问题。



而很多人感到头疼的计算机结构模拟,主要用的是一款叫做AxisVM的软件(下载地址:http:///index.html,个人感觉其使用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导入模型,定义材质和尺寸,施加荷载,观察变形。但对一些不太擅长使用软件的童鞋最好还是可以在假期提前看看介绍,避免最后分析的时候手忙脚乱)



限于篇幅,关于其余三门课程的介绍,我们将留到之后几期文章中介绍。那么最后我们就以我的Advanced structural system的final assignment作为本次介绍的结尾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