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说 37 | 从建筑转向展示设计,以空间叙事者的姿态挑战未知

 LAC_STUDIO 2021-05-14

FANG XIAO


LAC上海线下导师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罗德岛设计学院)

MA- Interior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and Narrative Environments

中央美术学院

建筑学


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专业是建筑学,公派硕士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室内建筑学院,方向是展览与叙事性环境。在美国学习期间曾帮助完成两次学院重要展览的策划,设计以及施工。

个人项目涉及从大体量的综合类项目到小尺度的室内改造,建筑,室内,展览,视觉等诸多类型。在设计中关注用空间的尺度来营造氛围以及制造沉浸性的互动体验,重视空间中平面视觉的表达对于展览信息传递的重要性。我相信一份作品集就像是一个个人作品的展览,需要从设计的逻辑,空间的安排,视觉的表现来更加有效地向观众传递信息,所以我希望可以从办一场展览的角度来完成我们的作品集。


FAY = YU FEI CHEN
XIAO = XIAO FANG
本次很高兴能够邀请到FANG XIAO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0 1

FAY:您本科是央美建筑专业的,在五年的建筑学专业学习之后,为什么选择去RISD继续研究生学学业?您所在的Interior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and Narrative Environments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XIAO:当时我其实也有申请一些传统的建筑专业院校,选择RISD(罗德岛设计学院)也是因为我就读的这个专业比较特殊,展览和叙事性空间是当时他们在室内建筑专业方向下新开的项目。

我本身就比较喜欢去看各种类型的展览,包括历史文化、自然科技方向的,或是艺术家的展览。因此研究生阶段,就很想学偏展览方向的内容,希望做一些能将空间和内容相结合的,偏叙事性的空间设计。如果是建筑设计的话,工作以后会受到规范等限制,相对来说发挥空间有限;而小尺度空间,不仅设计上的发挥空间更开阔,且落地周期比较短,更能感受到设计项目从零至有的成就感。而RISD传统的改造设计方向-Adaptive Reuse,相比展览设计来说,做的项目会偏向建筑更多,但总体来说还是在现存的尺度较小的场地上进行改造,并太不会从外表皮开始重新设计。

正式开课后的第一学期,我们做的展览项目,基地是在哈佛大学的科学楼中的小展厅,从它们的藏品系列里选一些东西组成自己的逻辑,并以此作为主题设计展示空间。当时我的课题是有关初期建筑制图工具的展览 - 由几名哈佛的毕业生设计并开创的建筑制图工具品牌,影响了未来数十年建筑师们绘图的方式,这样的背景非常吸引人。到了第二学期则是做了一个相对偏传统的室外小码头栈桥以及仓库的室内空间设计,我选择以自然的设计手法介入并进行改造。

其实二/三学期都是属于自选studio,同时有偏展览方向和改造方向的课可选,也很幸运选到immersive experience-沉浸式展览设计这门课。就美国来说,单纯的博物馆展览设计会细分三个种类,包括自然科学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我们做了关于矿石以及一艘有历史价值的船的沉浸式展览设计。其中,儿童博物馆属于中国不太常见的形式,而它在美国博物馆体系中确是算比较盈利的。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在美国曾经做过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展示,这也是当时课堂上老师推荐的一批公司。

可能建筑与室内设计会更加侧重设计对于原来构造的影响、可落地性,而展览设计更多关注设计师怎么理解展品的展示逻辑,如何梳理流线的规划。



0 2

FAY:您在读书期间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

XIAO当时选修了一门开设在平面设计专业下的展览设计课,它非常有趣。参与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本专业平面设计的,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接触三维空间设计。因此课程中,他们更偏向二维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并不会一上来就开始绘制空间设计类的图纸,或是做手工模型;而我们可能在之前受到的设计教育中,所有的表达方式都是用模型。

在这个关于建筑师的主题展览中,大家会每个人确定一个建筑师,通过搜集他的资料,去了解其建筑作品的风格手法,并根据此完成一个偏向概念性的展示方案,最后的成品模型比起传统的空间设计,甚至更像是雕塑。这门课的设计非常贴近艺术学院的作品风格了,会比较有灵气,以抽象的成品形式来表达自我感知,我觉得大家在平时设计过程中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有意识地多练习,慢慢就会找到自己成体系的表达方式。这门课后两个课题是关于一个历史事件、一种动物的展览设计,非常妙的是他并没有要求把注意力放在空间设计的规划上,而是强调设计的氛围

最让我有感触是。与平面设计同学们的合作中,他们几乎不会被技术限制住自己的手脚,哪怕是在做空间设计中,也有非常大胆的想法,这也是在RISD被尤为强调的。现在有特别多的表达方式,各种软件与效果图的制作让大家很可能从设计初始就预想到了最后的结果。这样的方法当然能大大提升效率,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做创作人,还是应该去挑战一下未知。

0 3

FAY:觉得自己的作品集有哪些迷⼈的特质?

XIAO应该是我的作品集在整体内容上的连贯性吧。我的本科毕设围绕着旧城是如何更新的这个话题,以北京为例讨论了如何在原有的城市背景下进行更新,包括比较边缘的公园改造、停车场改造社会住宅、胡同更新、旧厂房更新、城市郊区公园更新等等,此背景下探究新来人口与原有城市的和解方式。

而研究生的作品的话,在题材上就更丰富一些。既有展览性的设计,也包括有室外的景观设计,平面设计以及艺术理论的研究也都有涉及,加上丰富的选修课项目,比如造纸、手工艺品设计。

我觉得在大学期间做了很多不务正业的东西吧,尝试了不同专业各种各样的课程,更多是从艺术家的角度切入,把建筑作为传达思想的媒介,这也是我毕设选题的原因。

0 4

FAY:出国后在不同的背景下再看中国的本科设计教育是否看得更清晰,有哪些感触?

XIAO本科教育和RISD的教育方式还挺像的,也是沿袭欧美教育风格。

在美术学院学习的经历中,学院也会经常请一些思想家级别的建筑师讲座,并不是把建筑当成纯粹的功能性来理解,会特别关注大师们对于建筑的思考。到美国学习后,这也让我感觉很踏实,因为RISD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学校,它的传统既体现在鼓励徒手画图、亲手用木头、金属等各种材料琢磨模型、也喜欢看渲染效果图,因此夏季课程对一些转专业的同学教授基础的软件以及手绘,学校的workshop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更多是,比起追求纯粹的视觉审美,它会更关注你个人的想法,你对与项目的理解。

在欧美国家中,孩子们从小被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crit的过程中,你能看到他们非常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或是对其他人的作品大胆发问,甚至会说“某人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同学也是学校能带给你的非常重要的东西。学习过程中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多,学校的硬件的设备也不会对你造成决定性的影响,而和同学们的交流对于你个人的成长会很有益。学艺术对我很大的鼓励,是促使我努力去做不一样的人,去了解不同的价值选择,永远要去创新,永远想着怎么样和别人不一样,怎么样去打破原来的规则,这是也是我本科及研究生学校一直在鼓励我的事情。

0 5

FAY:可以和你⼤家分享下你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吗?

XIAO研究生作品是关于乌托邦建筑。建筑学中有很多功能性特质,因为一直在艺术学院学习,我对于建筑的理解不仅是实用性空间,它和其他艺术专业一样,也是表达思想的媒介。

我的作品相当于用模型的方式把这些乌托邦图纸展现出来。项目基地来源于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拉里的设计中乌托邦城市的开始。乌托邦这个词在希腊语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所以就是没有实现、也没有建成的地方,只留了设想的乌托邦区域。其实我的作品更接近于是一个建筑模型的展览,并不是说真的去实现这些设计,而是用打造一次类似于徒步、爬山的体验展览,以超大尺度建筑模型形式将它展示出来,让更多人能了解到这个乌托邦系项目。观看者会从基地入口得到一份导览,每一个展厅的设计都结合所提出的设计特色以及当地地形,希望能在很小的占地面积上容纳更多的城市,容纳更多的居住人口,改善由于美国城市过于分散造成交通成本、时间浪费、亲人分离带来的情绪沮丧。并且利用温室效应带来的热量循环,在城市内部打造更好的能源节约系统。保罗索拉里的作品因为造价太高昂,且方案夸张,所以一直没有被实现;但他留下的一些建筑语言,引导后世设计师可以继续去探究。


0 6

FAY:除做设计外,业余生活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

XIAO平时喜欢看看展览,看看城市中的一些建筑、民居等等,我比较喜欢徒步,非常喜欢在城市中到处逛逛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在美院时候会做一些艺术类的版画,也学过造纸,做手工艺、首饰等等。在RISD时候经常去workshop,自己用金属板、焊机,制作模型和一些小手工艺品,也非常有趣但,现在可能因为设备的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实现。

0 7

FAY: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给你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XIAO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是米罗,他的作品不失质朴又很有灵气。平时汲取灵感的方式主要就是多看别人的作品,主要还是视觉方面的比如绘画、雕塑、电影这类作品。但我做设计的方式还是比较理性的,会去关注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所以不一定会是看到某个东西后的灵光乍现,更多是长期积累、思考的结果。

0 8

FAY:你现在工作公司的特色和有趣的地方?

XIAO我工作的这家公司在美国是给城市做整体品牌形象的,这也是当时一门课中老师给出的一些公司列表的其中一家。

工作范围然后包括LOGO设计、导向标识,一些重要的广场节点等等,类似于把城市作为一个产品进行包装。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把在美国相对成熟的经验拓展到中国来。中国很多有历史文化的地方,包括像新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也许没有自己的特色,但希望有自己的定位,用品牌包装的方式去赋予这个城市一个文化的价值。我自己个人会比较关注一些暂时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的东西。文化类的项目很多时候是在长期发展上是对人产生很长远的影响,尤其是像那些很有迷宫的历史文化名城,或者一些旅游城市,我希望可以不用太浮躁地去做品牌打造的事儿。

0 9

FAY:室内与空间设计专业目前的留学形势如何?您对本科的学生们有什么建议吗?

XIAO在我看来,目前留学的形势可能是哪里的中国人都很多,但这也是褒义的,大部分时候中国人会被认为是非常努力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上。

我觉得在申请的作品集当中,如果你能在很炫酷的图面表现以外,有一些比较传统的技术表达,学校会非常喜欢。当然同学们还是要扎实把基础打好,在学校可以保持比较理想的设计态度,大胆尝试各种类型的项目,以创作人的态度,挑战未知,之后工作的事儿也会水到渠成。

更多导师信息可进入LAC STUDIO官网查看

http://www./teachers/

推 荐 阅 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