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公交车情结

 百荷书房 2021-05-14

散文|公交车情结

文/郭秀江

如今的小轿车真的太普遍了,说是铺天盖地,那是夸张。要说盖路,还真差不多。

站在城市里的过街天桥上,往下望去,再沿路放眼,视线所及,满满当当铺了一路,尽是小轿车,不管四车道还是八车道。这盛况,在中心一线城市不必说了,就是那些经济实力下滑,年轻人大量流失的老工业城市,小轿车也比比皆是。

然而,我却没感觉到这个小轿车的时代,带给自己多少福泽,负面的感觉却是有的。

我居住的小区里前后楼间的绿化带,原本设计得好好的,道板铺成的小径,在榆树栅栏的簇拥下伸进草坪,把几棵柳树和丁香拥在怀里,又弯成半圆出来。顺手把一架秋千椅挂在身旁。小径这边,是一小片健身场地,那几样健身设施,也都掩在树荫里。这是我家楼前的小景,其它楼间,也都各有韵味。

小区的一侧,原建有一溜车库。十几年过去了,楼前的人行道上停满了车,小区的干道上也停满了车,有时人得在车与车的间隙里穿来穿去地绕行。于是,绿化带被做了手术,削了一半的面积,糊上了水泥,用作停车位。无疑,车主邻居们一定感到方便很多,而我,却为绿化带的瘦身痛心不已。至于大量汽车带来的尾气污染,更是不消说了,大家都明白。

难道小轿车真的没方便过自己吗?也不绝对。

要赶时间可以打车;节假日里在亲戚家聚会,晚辈们有时也开车送回来;长假里儿子也曾带出去自驾游。那种便利和舒适,还真的与乘公交不同。

散文|公交车情结

然而,我还是对公交情有独钟。在小轿车的车流里,每看见公交,心里都有种亲切感。尤其遇到自己常乘坐的线路上的公交,亲切感尤甚,有时还要嗔怪几句:“等它时不来,不等它时却来了!”客居沪上,关心的也是公交路线,最常乘坐的是地铁。偶尔搭儿子的车出去,路上倒是舒适,但到了地方,看那车位的难找,好像还不如地铁省事儿。

而同公交的缘分,却是很久远了。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远行不说,市内出行,公交是唯一的交通工具。那时车次少,路旁站点黑压压的一片人,翘首以望,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到车进站了,接下来就是一场费力气的大比拼。那些年里,耗在等车的时间累积也真不少,等车的感觉也铭刻在心。

记得有两次错过了末班车,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从炼油厂所在的汽车站回我工作的研究所宿舍,距离有十几华里,沿途是空旷的荒原和少许农田,还有一座遥闻犬吠声的小村庄,那是月暗天,漆黑的夜色,笼罩着回家的路。

路上,自己给自己壮胆打气,幸运的是没遇到一个人,也没遇到一个大动物,尽管有些害怕,却没有突发的紧张。

散文|公交车情结

另一次是80年代后期,一位相识的外厂同出公差来此地,住的宾馆距我厂有20华里,接到她的电话后,我和另一同事下班去了她开会的宾馆。去时乘的公交车,当然那时的公交车也是企业的。从宾馆出来,近处的站点空无一人,路上也不见其它车辆。我俩在瑟瑟的秋风里等了有一小时,终于确认了末班车已过。

出了这片生活区就是茫茫的湿地苇塘,20华里的距离的确有些远,也不好一个人如当年那样逞强。我俩走进了路旁的炼油厂招待所,借了总台的电话,打给了自己厂的调度室,因为那晚出去也可算作公事。刚好值班的厂领导脾气也好,让调度室的值班车把我俩接回来。事后值班调度调侃:以为你们多大能耐呢?离家20里就没了章程!

那时,离了那几趟车次少得可怜的公交车,真的没了章程。

当然个别紧急的情况也是有的,记得儿子没满月时,不知得了什么毛病,啼哭不已,以致浑身都发了紫,其状痛苦不堪,我们心如火焚。做父亲的,等不得那趟遥遥的公交,就蹬着自行车去总厂的医院寻医问药。还是那条穿过湿地的20华里公路,那时的四、五月,漫天风沙,路上无遮无挡。顶风费力无比,顺风风险极大。想想那情景,真有些后怕。

进了新世纪,私家车渐渐成了气候,当年冒险骑车寻医的先生提议也买一辆。可我觉得他当时也不很年轻了,还得现学现考照。再说对于我们,小车也不是什么刚性需求。而且养一辆车的花费打车也够了,还省心。当然,这种思维的结果,就只能乘公交,年复一年。

就像经历过饥饿的一代人,对粮食的珍惜程度让如今的年轻人不理解一样,经历了长期交通资源的匮乏,我对如今公交线路的丰富,车次的增加,车况的改善,都有着一份欣喜。但也仅仅如此而已,没向前迈进一步。

坐在公交车上,看身边疾驰而去的小轿车,不曾有怎样羡慕。有时坐在老先生的自行车后座上,也不曾有窘迫感。但当自驾游成为一种旅游方式时,热爱旅游的自己,对一贯的消费理念有了动摇。

消费方式,有时关乎的是生活质量和效率,并不一定是虚荣。公交车和小轿车,表达了不同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就像不同的鸟类拥有不同的翅膀,就拥有不同的天空。当我意识到这点时,学车已变成永远的不可能。于是,我只能是永远的公交族了。

2021年4月

散文|公交车情结

#原创散文随笔#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