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新加坡的组屋小区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跟随周国平校长访学新加坡(29)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早已是众人皆知。来到新加坡的第一天,就对这些组屋深感好奇,并进行走访和参观。在前面的文章中,或多或少地,好像也介绍了点。但是这里的一些设计,的确很有意思。

一直以来,就想着要写一篇新加坡的组屋。由于一直没有机会,到人家房子里参观,还特地交代了一位朋友,给我拍了一些他所租住的房子照片。借着周末没有什么学习任务,记录一下我眼中的新加坡的组屋小区。

前面已经提到,新加坡的组屋外墙颜色,比较显眼。每一栋楼房,都有相应的数字标号,这些大数字贴在墙上,远远就能看到。在这里找人,一定是很方便的。上次遇到的一个山东来这边,读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我问他住哪里?他告诉我,他家住在76街867号楼。要是我要去找他们家,只需要看着这个数字就可以。

对了,新加坡特别喜欢用数字,街道是按照数字来命名的;公交站名也是用数字标明的;地铁站虽然有中英文站名,但旁边是数字站,这对于我们英文不懂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我们乘地铁,只需要记住数字往大的方向,还是往小的方向,并且知道在第几站下车就可以了。

这里的小区,都是没有围墙的,与道路的绿化带连结成一片,更像是一个大公园。在小区的外围,有两条不同颜色的道路,一条是蓝色的是自行车专用道,一条是绿色的是步行专用道。这两条专用道,环绕整个小区,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有人在这些专用道上跑步或骑自行车。

而在这两条专用道的两旁,就是绿化带了。在绿化带上,会有一些油桶,起先我感到纳闷,为什么每个小区都会有那么多油桶呢?后来才知道,这些油桶是让居民烧香烧纸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小区里面,还是马路两旁,他们的绿化都非常简单,就是草坪和大树。对于驾驶汽车的人来说,这样的视野非常好。有人从小区里走出来,老远就能看得见。

说实话,我们国内的城市绿化带,是相当高大上的,采用立体式种植方式,利用植物的对阳光的需求,种植高低错落,不让一寸土地留白。的确很好看,不过如果我们从成本,以及道路经常开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里的草坪加树木的方式,更为经济和实惠。

每一个小区的外面都有一个公交站,从公交站到小区里会盖有琉璃瓦的连廊,而小区内所有的楼房之间,只要过露天,也都会有琉璃瓦的连廊连通。这样的设计,夸张的讲,就连下雨天也不需要带雨伞了,下车后就可以顺着连廊回家。

有的小区紧挨着学校,也会用连廊直接与学校连通,学生可以从这个通道进出校园,而不需要经过大门。这样的设计,真的很实用,很符合人们的需求。此刻,我想起了我们中国许多地方的“江南水乡落雨淋不着”的走廊。或许,同是华人而且是南方华人,有着共同建筑文化背景吧?

(公交站头)

(学校门口)

走进小区,会有一些让小孩子玩耍的滑滑梯,有让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有让青少年运动的球场。有的小区里,还有建有烧烤的地方,周末尤其是家庭日,他们就可以在这里进行烧烤聚会。另外,好像每一个小区,还都会有一个独立建造的大空间,据我的观察是提供居民,操办红白喜事专用的。

真的是把该用到的,都想到了,而且都设计进去了。让居民在小区里,就可以满足各种需要。

抬头看,不管多高的楼,都会有一根根钢管,晾满衣服或被单,从阳台延伸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安装着一排的空心管。在我们居住的宿舍也有,起先也不知道是什么用,原来是将钢管插入这里,让人们晾衣服用的。这个设计很实用,但是的确有点不雅观。

来到楼上,每一个楼层都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这样的设计,让组屋档次就低了许多,更像是单位的宿舍楼。学了多元文化的新加坡,我就猜想是不是故意设计走廊,让住户有更多的交流机会。答案是肯定的,政府的目的就是用这样方式,让住户不得不交流。当地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尤其一些老年人在走廊上养花,他们就会有一些养花的话题。

在走廊的某一个角落,会有一个倒垃圾的装置,它直接通往一楼大垃圾桶。不管居住在哪一层的住户,都不需要提着垃圾到楼下。只要将垃圾投到这个入口,它就直接到一楼了。而在我们所住的这个宿舍,是有一些年龄,每一个套房里,都有一个垃圾倒入口。估计新的组屋,觉得在自己的房子里,装着这个东西不雅观,而改到走廊的。这个算是一个为“懒人”着想的设计吧?

(朋友提供倒垃圾口图)

我没有到过他们的房子里,只是朋友提供的几张照片,房子里面那就是和我们的基本都一样了,看个人的情况装修不同罢了。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他们的设计都与当地生活习俗,有着关系密切。新加坡的组屋小区,让我看了许多有意思的设计,也让我产生了一番联想。

或许新加坡的年轻人到了中国,也会像我一样,像我看待新加坡组屋小区的方式,看待我们中国的建筑。当然,中国的建筑,那不仅更为复杂和奇特,还是一门很深学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