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老年之悖(一)《寿命之谜》

 逸心茶舍 2021-05-14
黄金数与数的继承
俗话说“命运变幻,枢机难测”。
人的一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概念,来自于信息论、量子力学、经济学和数学等领域,现已成为一个流行词汇在社会学、生物学、哲学等学科中也得到一些针对性场景的应用。
实际上,“不确定性”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是一种普遍存在。
可以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总是从确定性开始,最终走向一个不确定的结果。
《易》云:“君子慎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社会上各种现象的哲理本质,无不阐释出事物从开始的繁荣有序到最后的无奈衰落的演绎过程。繁荣总是有序形成的,而衰落过程一般来说几乎都是无序的、不确定的。
(A)
生命过程中有关健康方面不确定性的集中表现,是在过了平稳期的中年之后,因蛋白质执行力开始退化而逐渐造成各器官组织功能下降带来的“系统性不稳定”。
人类制造的各种工具、机器、设备和设施等所有东西,也有同样的寿命问题。一旦过了有效使用期,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确定了。为了避免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损害,制造者规定了这些东西的“使用寿命”。随着不确定性机率的增加,我们要提前对其进行“保养”、“大修”之类的维护,以消除其潜在的隐患。
系统性不稳定,是生物体基材——蛋白质品质蜕变引起的器官组织功能退化产生的影响。在我们的医学尚未找到可以治疗的方法之前,基本上是一种不可逆现象。但有可能根据生物机制原理,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延缓它的进程。
当然,引起器官组织功能退化的原因,不止蛋白质品质蜕变一种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后文中我们还要谈到。
生物学将人体分为八大系统,分别是: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吸收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因此,这种因蛋白质品质蜕变引起的各系统失调,我们就叫做“系统性不稳定”。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蛋白质品质蜕变造成的系统性失调现象可能首先发生在任何部位,所以“人老哪儿先老”是不确定的。
系统性不稳定是机体功能不确定性的生物基础,也是衰老产生的根源。
在医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我觉得与蛋白质品质蜕变导致的器官组织功能改变有直接关联。这个术语就是——“退行性病变”。
退行性病变,目前的针对性疾病主要是指膝关节或腰椎关节在骨质方面发生的病理性改变。西医对此归结的病因是:主要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致软骨磨损(膝关节);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腰椎)。
这显然没有说到问题的点子上,因为生物原理并不完全等同于机械原理。正常情况下,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物补偿会随时修复造成的骨质磨损。忽略生物补偿作用,把生物体运动与机械运行等同,是常见的认知误区。没有生物补偿和免疫自愈,一个针孔大小的出血点就能毁灭一条生命。
我们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哪怕在劳动中付出的体力强度和能量是五六十岁时的数倍以上,也不太可能产生骨质磨损或骨质疏松的情况,为什么到了老了就如此不堪一击了呢?
这显然不单是“磨损”和“疏松”本身的问题,而是磨损和疏松掩盖下的“不能修复”问题。我们的身体不知在什么时候失去了正常的修复功能,这才是骨质疏松磨损与机能退化的本质。
骨质疏松易遭磨损且机能退化,仅仅是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下降。而“失去了修复功能”则属于生物系统有了重大缺陷,就等于失掉了“人体自愈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际上,对于一个活着的生物来说,不管多么老,蛋白质补充机制完全丧失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这项功能极大地减弱了,不足以及时弥补骨质因磨损或退化造成的损害而已。这种“丧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大有裨益。
(B)
近期的医学研究发现,骨质疏松还与肌肉流失存在着严重的相关性。
一份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对679例的40到79岁受试者进行的一项肢体肌肉横断面研究表明,肌肉流失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较无肌肉流失患者增加2倍。
今年6月份,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针对600名40岁以上的个案研究报告表明,利用仪器检测肌肉量和骨密度后,发现肌肉量低的人士患股骨、颈骨骨质疏松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59倍,而患上腰椎骨质疏松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72倍。
肌肉流失,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应该涉及到“肌纤维”的萎缩。
“肌纤维”在医学上又称为“肌细胞”,是机体内能控制调节肌肉运动的细胞的总称。
躯体的各种运动和呼吸动作完全是由骨骼肌纤维的收缩与舒张来完成;心脏的射血活动由心肌纤维的收缩与舒张来完成;一些中空器官如胃肠、膀胱、子宫、血管等器官的运动,则由平滑肌纤维的收缩与舒张来完成。
不同肌肉纤维在功能和结构上各有特点,但从分子水平来看,各种收缩与舒张活动都与肌纤维内所含的三大类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类、肌浆蛋白类和基质蛋白类有关。
肌肉流失,主要是这三大类蛋白质的流失。
医学上把这三大类蛋白质中的肌肉伺动类型蛋白质统称为“肌肉收缩蛋白质”。
按《百度百科》的解释——“肌肉收缩蛋白质,是指肌肉中司运动功能的蛋白质,包括:收缩蛋白质,即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及调节蛋白质,如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等。在骨骼肌中,它们存在于肌原纤维中。在其他肌肉中,收缩蛋白质的组成与骨骼肌中的有些差别,存在于类似肌原纤维的结构中”。
其中,调节蛋白质,在医学上泛指激素类的各种派出类型蛋白质,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等等。激素类蛋白质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机制。
医学上,上述各类激素已经开发成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肌肉伺动类型蛋白质,除了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以外,现在已知的还包括:阿尔法辅肌动蛋白、贝塔辅肌动蛋白,M蛋白、C蛋白等等。
医学上有些概念各教科书并不完全统一,学习起来比较费劲。
在我所能查到的所有资料中,对肌肉流失分析的研究撰文中,都毫无例外地将蛋白质流失作为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说,身体的蛋白质补充环节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在肌肉流失过程中不能得到及时修复。而肌肉的流失,必然会造成骨骼构造的不稳定,以及加速骨质疏松和骨质磨损的程度。
必须确认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骨质磨损、骨质疏松还是肌肉流失,都是在人过中年之后的生命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退行性”现象,其生命活动的本质改变是因为各种蛋白质的流失得不到应有的补充,以及存量蛋白质执行能力的下降。
(C)
病理学应该揭示关于“退行性”的生物本质,这将涉及到“细胞换代”和“蛋白质的'批次更换’”,显然目前的医学无法做到。
“细胞换代”和“蛋白质的'批次更换’”,是两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里面充满了学术争议和未知内容。在这里我们不妨把问题简单化,只是就退行性现象进行分析。
目前对“退行性”的医学定义是:“机体组织细胞发生的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主要是从疾病的角度去阐释涵义,免不了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觉得,医学涵义的“退行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显得有些浮浅。生物学意义的“退行性”应该被赋予更深刻的涵义——凡是随着年龄增加而身体机能呈现下降趋势的机体组织改变,都应该属于这个概念囊括的范围。比如,骨密度下降、牙齿的脱落、皮肤皱纹的产生、肌纤维的流失、神经系统变得迟钝、眼花耳背、毛发变白等等,都是年龄惹的祸。因此,都与机体局部组织的“退行性”有关。我把这些现象统称为“退行性的表象呈现”。
按照这一观点,“退行性”定义中的“机体组织细胞发生的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这句话。应该改为:“机体组织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结构性退化和功能性退化,而导致的机体的表象呈现”。
总之,退行性现象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生物机体的表象呈现。反映出:随着年龄增长,生物机制的内在变化与表象呈现的对应关系。
按照这种对应关系,生物体的生命全程可以大致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成长阶段;二)平衡阶段;三)衰老阶段。
也就是说,生物机体的表象呈现有三种不同的过程,演绎了生命全程中的三种不同的经历:
在成长阶段,机体的表象呈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在提升、各部位的肌纤维和牙齿都在不断地生长、身体在增加体重的同时身高也在增加、各种感觉系统的灵敏性也越来越强等等。
如果用与“退行性”相对应的一个词汇来描述这个阶段的特点的话,我认为用“进行性”再合适不过了。
但“进行性”在医学上也是一个被与“某些疾病”关联了的词汇,更加缺乏生物学意义。比如“进行性肌无力”、“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进行性延髓麻痹”等等,说得都是某种疾病的发展趋势具有连续性。
我在这里将“进行性”直接关联到的不是“某些疾病”,而是“机体及组织细胞”。这是我所说的“退行性”和“进行性”概念,与医学教科书内容阐述的概念的本质区别。
按照这种观点,“进行性”的生物学涵义应该表示为,“机体组织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结构性进化和功能性进化,而导致的机体的表象呈现”。
显然,我所说的“进行性”和“退行性”是两个相反的生理过程,是“内在机制”与“人体表象”之间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阶段。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角度来说,前者具有积极意义,是生物机体组织的主动性行为;后者具有消极意义,是生物机体组织的被动性行为。
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内在机制”与“人体表象”之间相对稳定的一段“平稳过程”,或者称为“人体生理期的平稳阶段”。
成长阶段——是生命全程中的第一个过程;
平衡阶段——是生命全程中的第二个过程;
衰老阶段——是生命全程中的第三个过程。
这三个阶段,分别与人生的“学习”、“工作”、“退休”,三种不同的存在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人类个体的普适性。同时,这种法则性规律,也具备了各种谋存、谋利、谋事业、谋发展等各种业界集团或团体组织的人才框架构成的社会意义。
正是因为对人和动物生命全程有了“进行性”、“平衡过程”和“退行性”三个阶段的划分,才使我们对“成长”与“衰老”两种不同的生命过程的认识更具理性。
其实,所谓“平衡阶段”和“平稳过程”主要是指机体系统处于一个相对平衡、身体各项机能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时候,生物体“进行性”的积极活动基本消失了,人体不再成长了。“退行性”现象却有可能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崭露头角,比如容易疲劳了、眼角皱纹出现了、头发也不那么黝黑了、显得有些枯燥了等等。但总体来说,并不构成对生命体系的系统性破坏。
总结这三个阶段的人生,有如一块石子从空中划过。那一道弧线,便是生命全程的写照。
有的人划出的那道弧线,闪着耀眼的光芒,照亮无数人的心灵;有的人,默默无闻,似一颗流星沉寂在夜空中;有的人,不甘寂寞,一辈子向往轰轰烈烈;有的人,守着孤独和安静渡过平庸的一生...
(D)
世事无常,人像百态,怎么过都是一辈子。
我尝试着用“抛物线”的形式来揭示这一辈子的人生过程,并试图把生物学意义寓于其中。
“抛物线”的高度,代表了健康水平的高度;跨越的长度,代表了生命的长度。“抛物线”的急速上升趋势,代表了生物体的“进行性”阶段;急速下降趋势代表了生物体的“退行性”阶段;二者之间的中间段,有缓慢的上升也有缓慢的下降,代表了人生的“相对平稳期”。
以炮弹轨迹为例,在炮弹出膛的一刹那,炮弹飞行的实际轨道与“理论轨道”几乎完全是一致的。理论轨道,不考虑空气阻力、气压变化、风雨状况及地形地貌等不利因素对炮弹运行中产生的各种干扰,只计算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的飞行结果。
随着炮弹受到的空气阻力等干扰因素的积累,炮弹飞行的实际轨道与理论轨道一定会产生差异,运行越久差异就会越大。
也就是说,炮弹只有在离开炮膛的一刹那是确定的,在此后的飞行过程中离开“理论轨迹”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当然,炮弹的实际运行轨迹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通过修正得出的弹道与“理论轨迹”不可能完全吻合。目的是将空气阻力等一些主要干扰因素考虑了进去,并进行了修正,从而能够保证在有限范围内命中目标的准确度。
人生过程何尝不是这样。婴儿的体质几乎都是一样的,虽然受遗传及天赋地赋的影响,会有一些素质差异。但在生理需求和生理表达方面的差异,小到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婴儿营养学的完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婴儿奶粉,能够做到完全保证婴儿抚育健康需求的大部分营养。
但并不是说婴儿营养学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而是说它相对于人生其他阶段的营养学理论,更全面、更完善一些而已。
到了青少年,人类个体对营养需求的差异就会拉开一些距离。但这时候差距并不大,关于青少年方面的营养需求,在大多数情况下,营养学专家们说的也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但是,一旦过了中年平衡期,人与人之间对营养的需求就会拉大距离。
尤其是到了老年,每个人的营养吸收系统变得各有自己的特点。“吃得营养全面,就能身体好”的状态,已经一去不复返。缺乏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肽、蛋白质,甚至核酸类物质的现象,是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而且各不一样的、极具个性的表象呈现。
如果说婴儿营养不良或青少年营养不良,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补充食物来解决问题的话,老年人基本上就不能再抱有这种指望了。
因为我们身体机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年性营养不良不再是“营养补充的问题”,而是“吸收机制本身出现了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吃再多的营养物质也用处不大。
无论补什么,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部分都会流失掉,而不会被身体吸收。这就是我所说的“老年之悖”——缺乏某种营养,却不能通过食物来补充。譬如,钙、铁、锌、硒、钾和镁等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等,对于老年人来说,通过食物补充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有额外的补充,于是各种营养保健品就成为了一些拥有健康养生思想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以为保健品便于人体吸收,可以弥补流失的营养。
另有不少人认为,保健品没有任何保健作用,全是商家用来吸纳老人钱财的骗局。
这就形成了关于保健养生的两大误区:一是痴迷于此,而不能自拔;二是不屑一顾,冷眼鄙视。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发文的《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97),保健品被定义为:“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其正式名称叫“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欧美国家有的也称为“营养食品”或“改良食品”,日本称“特定保健用食品”。
世界各国对保健食品的开发都非常重视,新功能、新产品、新造型和新的食用方法不断出现。
虽然曾因不良商家的违规炒作,造成了恶劣影响。但多年的实践证明,保健品是在食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营养补充作用的膳食补充剂。其保健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正在逐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保健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不能滥用。我们必须客观地评估保健品对营养补充的作用,关键是不能听不良商家和个别所谓“专家”的忽悠,而且必须要用得对才行。
(E)
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一个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学说,叫做“拉马克学说”。
拉马克在《动物的哲学》中提出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因适应环境形成的过程。他提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种属的稳定性只有相对意义,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条件对生物机体的直接影响。认为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并认为适应环境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拉马克的学说并没有形成关于进化论的主流观点,反而是达尔文的基因突变学说后来居上,成为影响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思维途径。
原因是,“他没有像达尔文那样的环球航行经历,这使得他的论证缺乏实证;涉及生物进化的内容不像达尔文那样广泛和全面,论证的能力好像也不及达尔文;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做好接受生物进化思想的准备,没有给力的支持团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进化学说主要建立在直觉、推理和猜测之上”。(《拉马克和他的获得性遗传》撰稿人性探秘,发表于2019年5月7日)
我个人认为,用进废退不可能动摇种属的稳定性;获得性遗传也不可能引起基因变异,而只是具有DNA选项改变的趋向性。
当然,我也不赞成达尔文的基因突变学说,而是坚持认为:
1)生物进化的局限性——不可能跨越种属界限;
2)基因演变过程的有序性——DNA如果是意外的突变,只能造成BUG积累,不可能起到生命活动的积极作用。只有有序的基因变异才具有生物体的进化作用。
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法则,虽然在关联生物进化问题上遭到排斥。但针对生物个体在器官组织发达与衰退方面的揭示作用,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组织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组织会逐渐退化,锻炼和劳动都会在这方面形成具体的实例。无论体力和脑力,也都会在经常使用的过程中获得进步的驱动力。
也就是说,用进废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这个法则虽然与生物进化无关,但却是把握我们自身健康的一把钥匙。
人为什么需要运动、需要锻炼?
就是因为,我们不能“自废武功”。
什么叫“自废武功”?
所谓“武功”,指的是我们身体里的一种“潜能”。它与免疫力有关,但又不单指免疫力,而是包括免疫力在内,包括了各种生命活动机制的“用进”或“废退”。(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