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穴书评|我不想再读「名家名著」了(2657字/7分钟读完)

 文穴阅读馆 2021-05-14

作者:Jay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九个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作者:张新颖 

本书简介

这本小书讲述了沈从文、黄永玉、贾植芳、路翎、穆旦、萧珊、李霖灿、熊秉明这九个人相异而相通的命运。

这九个人的故事,自然交织进二十世纪中国的大故事;与此同时,却并未泯然其中,他们是那么一些难以抹平的个体,他们的故事不只属于大故事的动人篇章,更是独自成就的各个人的故事。

对于大众读者来说,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位名家。

今天的沈从文,似乎也是被捧杀了,沈从文成了名著必读,他清澈空灵的文风,精美的篇章,就像一块玉一样被供奉在庙堂内。

我们大众读者来看沈从文,似乎无不赞美他文学中的乡土味,转而厌弃城市的浮躁和喧嚣。乡土文学是一道门槛,挡住我们欲去了解沈从文的脚步。

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或知识分子被捧为名家后,反而使大众敬而远之,孔子也是这一大冤案的受害人,五六十年前是骂杀,现在我们又把孔子奉为「圣人」。故此,我偏爱李零的《丧家狗》,他说孔子是个出身卑贱、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孔子是个堂吉诃德。

这样的评价,比我们熟背《论语》去认识的孔子来得更加生动。

文学史要把沈从文捧上高位,这是无可厚非的,怎样才能避免捧杀呢?2014年出版的《沈从文的后半生》这本书,价值就在这里。沈从文的一生充满传奇,前半生四十多岁时已写出七十多部作品,名噪一时;然而人生的下半场,他成为一个不起眼的杂文物研究者、解说员。

很少人对沈从文的后半生有所了解,大概是因为被他前半生那七十多部作品挡去了,事实上,很多名家都是这样被制成「木乃伊」的。

《九个人》这本书,便是试图把「木乃伊」名家还原成活生生的人。

《九个人》本书很薄,张新颖分别用9篇散文讲述沈从文、黄永玉、贾植芳、路翎、穆旦、萧珊、李霖灿、熊秉明这九个人相异而相通的命运,张新颖也是《沈从文的后半生》的作者,所以开篇一上来,便谈关于出版《沈从文的后半生》看法。

如果我们没有读过《沈从文的后半生》,也并不妨碍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其中,作者提到1953年,历史博物馆开了一个反对浪费的展览,展品就是沈从文给历史博物馆买的各种各样「废品」。历史博物馆还有意安排沈从文陪同的讲解。

作者张新颖在这个故事中读出三重意思——

第一层,沈从文的现实处境非常糟糕,他们用这种方式侮辱他;

第二,学术同行的压力,那些「专家」认为你外行,不懂,你买来的是「废品」;

第三层的意思,把第二层反过来,沈从文的眼光和别人不一样,他看出破烂儿的价值。

如果我们读过沈从文的作品,或许内心会产生一股震撼,沈从文作品的清澈和纯真,终于跟他的人格相结合,对于读者来说,如此一段故事,比起「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更让大家钟爱这位作家。

比「捧杀」更令人感到悲哀的,应该是「冷处理」了。

《九个人》中提到的路翎,是一位年少成名的作家,早年写出《财主的儿女们》而声名大噪,在中国现代文学上有一席之地。然而他「成也胡风,败也胡风」,后来经受了长期的迫害。

张新颖所说,第一个路翎只活了32岁,却有15年的艺术生命;第二个路翎活了39岁,但艺术生命已消磨殆尽,几近于零……

晚年路翎以残病之躯创作,但他写的大多数作品不能发表,不仅是因为质量不如前,更是整个写作都陷入「四人帮」钦定的标准模式之中!

尽管有一本《路翎晚年作品集》留下,但关于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我们已经无处可寻,只能通过作品中的只言片语去解读。

匈牙利作家米克洛什·哈拉兹蒂曾经写过一本书《天鹅绒监狱》,探讨的便是东欧「被囚禁的艺术」,作者以「御用作家之良心」的口吻写,实质批判权力对文艺创作的控制。

这样的作品批判性强,可将它放到路翎的人生遭遇来对照,我们会发现,路翎是极为可悲的,他或许正正经历过《天鹅绒监狱》那样的心路历程。不同的是,路翎并不是在探讨,而是,用那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来说服自己。

最终,路翎的艺术生命睡死在天鹅绒监狱,而在他去世后,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像张新颖一样,为那些被裁剪的历史,增添「多余」一笔?

当然,《九个人》并非控诉什么,它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种「逃避统治的艺术」。张新颖只写人事,不加评判,尤其是对时世的评判;没有捧杀也不是骂杀,而是平实地面对一个人,看待一段历史。另一方面,这九篇散文又像镜子一样,映照着主流话语中那几个「名家」的真实面貌。

从历史的角度,这本书又是一次补救。

如果少了张新颖这样的书写者,文学的世界,恐怕也显得太单薄。

记得阿城讲过一个故事。

具体情节是,山中有个村落,村人受到上面指示,要完成「斗地主」的任务。村里也没有地主呀,于是,大家想尽法子选出一个地主来斗。他们以游戏的方式选出地主,煞有介事地斗半天,结束之后便又继续日常的生活了,下次再选另一个人当地主。

阿城这个故事,消解了阶级斗争的严肃性,把上纲上线的斗争还原为一场真性情的游戏。其实这个故事,也有点像今天我们谈文学和作家。

今天我们大众读者,面对文学,很多人止步于其过度严肃的姿态。有的且不是因为严肃,而是繁杂的派系、潮流、主义让他们失去了兴趣,做学术研究固然是需要这样的,可也要警惕,一些作品「经典化」,或将某些作家成为「名家」的同时,会不会也捧杀了他们?

很多文学作品以及作家的经历,都是近人情的,毕竟他们首先是人。

我们已很难追究——是谁把它们束之高阁?文学终归还是人学啊,而《九个人》这本书,正如它的书名一样,写的是九个人的遭遇和命运,至于哪里有人格的崇高,哪里有意志的坚韧,不用我们去套辞,还是请读者去判断吧。

喜欢阅读,记得把【文穴】加为🌟星标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发现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