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型教学病例,看完以后再遇到肯定能「秒杀」髓外造血(EMH)

 judc 2021-05-14

影像时间

病例展示

男,27 岁,重度贫患者 (确诊地中海贫血多年),腹痛、腹泻来诊;2019 年和 2020 年胸部 CT 就发现异常;此次入院影像资料如下:

看完这个病例后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病嘛?有什么特异性的表现的地方嘛?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疾病。

髓外造血

髓外造血(EMH)是一种代偿功能,当骨髓的造血功能遭到破坏或者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时,骨髓外造血组织可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以弥补骨髓造血功能不足。

发病原因

1、骨髓增生过度活跃、骨髓消耗或骨髓浸润(见于各种类型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2、骨髓功能异常(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3、髓性白血病
4、其他(如骨髓移植术后、恶性肿瘤骨转移)。

发病机制

1、间叶细胞为补偿骨髓造血功能的不足,重新恢复造血;
2、循环于周围血中造血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归巢于胚胎时期有过造血功能的器官,建立新的造血灶;
3、反应性增生。

临床表现

EMH 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 40 岁年龄段多见,常见的髓外造血组织有肝、脾、淋巴结等,少见部位如骶骨前、脊椎旁、肺和胸膜、后纵隔、皮肤、脑、骨盆及肾上腺等。通常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发生在脾脏可因脾脏梗死而出现疼痛,发生在胸膜的可以有胸腔积液、发生在脑的可出现头疼、癫痫或偏瘫。
1、颅内→硬脑膜、脑室
2、胸部→肺、纵隔、脊椎旁、胸腺、胸膜;
3、骨骼→肋骨、脊椎、颅骨
4、腹、盆部→肝、脾、淋巴结、肾、肾上腺等等

影像表现

1、发生在脊椎旁、胸膜:表现为多发丘状、类圆形病灶,以宽基底附于椎旁、后肋旁;
2、发生在肋骨:可以表现为肋骨膨大、以后肋骨明显、肋骨、胸椎、肩胛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小梁增粗;
3、颅骨髓腔增宽、皮质变薄、髓腔内骨小梁增粗。
4、可以表现肝、脾肿大,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淋巴结增大、肠壁增厚(多累及末端回肠);
纵隔、脊椎旁 EMH 可位于上中下纵隔脊椎旁的任何部位,但以中下段胸椎旁(T7-T10 水平)多见;单侧或双侧,可以多发,大小不等;密度均匀、多无钙化、囊变及坏死,边缘光滑;病变周围有脂肪组织包绕,EMH 为良性增生性疾病,对邻近组织主要表现为推压,不会出现浸润性侵犯,肿块附近的椎体、肋骨无骨质破坏及椎间孔增宽;增强呈明显且均匀强化,MRI:T1WI 表现为等信号,T2WI 为稍高信号。

颅骨髓腔增宽、皮质变薄、髓腔内骨小梁增粗

发生在肋骨:表现为肋骨膨大、以后肋骨明显

发生在骨盆:表现为骨骼膨大、变形,骨质疏松、骨小梁稀疏而粗大呈网眼状

双侧后纵隔靠近脊椎旁结节状、扁平状肿块,边界清晰、光整。

肝脏密度比脾脏密度高,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积;脾脏肿大

小结

EMH 是一些血液疾病、特别是贫血、特别是贫血性疾病的并发症,病史是诊断其重要的线索;肝脾肿大、椎体旁软组织肿块,肋骨膨大、颅骨骨髓腔增宽、全身骨质疏松是其他特点。


作者 | 黄敏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本文病例来源 | 广西玉林桂南医院老师提供

插图来源 | 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