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向美而生》阅读摘录

 zqy上善若水 2021-05-14
王国芳摘

图片

《教育,向美而生》

郑英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

自序:《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原来困难真的是教师成长的最好教科书,教育也并非想象的那般艰难,甚至还带有点儿回甘。(P6)

许多教育问题,一旦落实下来,便不过是寻常问题。面对寻常问题,若是能用诗心去构想,用匠心去实现,也能创造出一番胜境。(P6)

于是每一个早晨,当学生诵读时,我也顾自读书,在花香和着书香的氛围里,让灵魂也浸染上香气。(P6)

所有的幸福、快乐和美好,都需要费时、费心、费力才能换来,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麻烦的事情里头,隐藏着真正的乐趣”。(P7)

教育的乐趣其实无处不在,只是它们喜欢“躲猫猫”,需要我们去寻找和创造。(P7)

校园生活如果生动非凡,孩子们便会对它心生眷恋。(P8)

教师用内心的生动做“本钱”,必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间留下温暖动人的“利息”,于是教育中处处有惊喜和甜蜜——(P8)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要自己去领略、去创造。别人的感触是别人的,于你,必须从自己开始,亲自尝试,亲自体味。(P9)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并非无视或淡化它的困难,而是在遇见时,依然能保持从容、优雅。(P9)

须知真正的美好是让人心生向往,而不是敬而远之。(P10)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对于学生的生长,教师最大的使命就是力所能及为他们提供好的环境。什么是好的环境?美好的教师自身。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教材”时,教育才能实现。(P13)

可以说,教师自身就是一门课程,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会传承教师的某些精神基因。若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正如普罗亭诺斯说的,“你若想观照神与美,先要你自己似神而美”。(P13)

任何时候,整洁、端庄的仪表不只是展示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位,更透露出他对人、对己的态度,折射出他的精神里子。(P15)

塑造美,不能只在表象上下功夫,还要从内在里做改革,用隐性的丰富来支撑显性的悦目。(P15)

一个美好的教师,必定由内而外散发着知性和优雅,且独具个性。可以说,他读过的书以及他的全部生活经验,都可能参与他的美好。(P15)

阅读,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姿态,一切有意义的阅读都是对教育的有力支撑。为师者,因为书香而致远,也因书香而动人。(P16)

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都郑重而虔诚,把每一天过成典藏版。工作时,执一颗进取心,全力以赴;生活中,执一颗悠然心,享受清风明月。把进取心和悠然心按恰当比例搭配好,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诗和远方,由此酿造出的教师气质必定从容而优雅。(P16)

心地的善良、思想的丰富、灵魂的高贵,这些是一个人的内在美,可以穿透岁月,恒久如斯。对于教师,这些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是灵魂的事业,师者的一举一动都有着自己人格的介入,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痕的濡染,如羚羊挂角,虽无迹可求,却有种内在的力量。(P16-17)

思想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对于教师来说,其思想的高度不但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高度,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高度。……一个思想丰富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材: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对育人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从而使自己的个性熠熠生辉。教师,当努力做精神世界的巨人和思想的富者。(P17)

思想若要丰富,必须经历深刻的思考。……作为教师,我们未必要拥有伟大的思想,但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否则,就难以真正担负起启迪学生心智的责任,更难以促成他们精神的主动成长。(P17)

追求上,不断探索价值,做教育的行者,行者不驻,故无疆——这是教育人生的长度。

学识上,精进专业素养,做教育的学者,学者乐学,故无涯——这是教育人生的宽度。

思想上,学会哲学思考,做教育的智者,智者善思,故无忧——这是教育人生的深度。

灵魂上,提升人格修为,做教育的仁者,仁者爱人,故无敌——这是教育人生的高度。(P18)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这是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教育在某个阶段的终点。(P18)

《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

怀一颗虔敬的心,有意识地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便是仪式感。(P21)

仪式感带来的内在暗示可以使人专注于那一事和那一刻,在时间的坐标系中给自己一个确定的当下,并全情投入。这种投入能让人感到一种自控和庄敬的力量,从而自觉崇高、庄严、神圣。(P21)

仪式感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的内心,从而使我们庄重地去对待生活,去对抗世俗的粗糙,去过有美感的人生。(P21)

如果生活无趣如一潭死水,很可能是因为你缺少了仪式感,心不在焉,错失了一个个本应美好的瞬间。(P22)

虽然明知第二天工作依然烦琐,生活依然细碎,但有了一颗真诚、虔敬的心,那些具体的当下会被诠释得格外生动、有趣,从而让人每天活在惊喜里。(P22)

仪式感需要花费时间,但正是因为需要花费时间,才能体现出它的庄重和内涵。有没有在乎一个人或一件事,就看你是否愿意为其花费时间。(P22)

从本质上讲,仪式感是对生活的深情,也是对人、对己的深爱。(P23)

心灵的成长并非一个抽象的过程,它在具体的环境中真实地发生。仪式感可以营造形象化的场景,以呼应这种成长的节拍,并用生动可感的过程丰富和滋养人的心灵,让人隆重地面对人生的重要时刻。(P24)

仪式感,可以让一些原本无彩的日子变得光彩熠熠。教育中,我们就该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使之在岁月深处始终闪着微光,带给我们一生温暖的回忆。(P28)

《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

倘若教师能在寻常情景里,把看到的、听到的,自觉地与教育相联系,他便拥有了诗心。拥有诗心的教师,活在教育之中,会自觉地培育起对教育细节的敏感性,会对身边的育人细节,哪怕是极简单的细节,投以非凡的心;拥有诗心的教师,眼中所见无不是素材,无不是资源,能从惯常的情景中创造出别开生面的境界。(P30)

倘若教师能用自己美慧的诗心,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爱、良知和尊严,为他们播下良善的种子,让他们如作物般向上向光地生长,最后长成一片无忧的所在,这样的教育便是大美的教育,丰盈悦目,处处焕发着人性的光芒。(P31)

教育,看似重复劳动,其实充满了各种可能与变化,这决定了它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学生是各具特点的,即便是同一个学生,也处在变化之中,因而没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通解他们所有问题。(P34)

作为一项关乎美的事业,教育的深层内涵在于追求技与艺的完美结合。所以,师者,也需要像匠人一样追求完美,自成境界,也自成高格。(P34)

因为有了这份信念,大匠眼里便无弃材,任何素材都是有生命的。在他们看来,成就作品才能成就自己。(P35)

倘若在教育中,教师对孩子也是这般珍视,对对待孤品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并用慢速快门来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美,他必定能为他们营造出局部的晴天,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从而让他们深情地对待这个世界。(P35)

师者,当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以诗心和匠心成就教育的美,并成就于教育的美。

诗心是仰望星空,匠心是脚踏实地。

诗心是提升境界,匠心是印证境界。

诗心是致其广大,匠心是尽其精微。

诗心是向美而生,匠心是让美成真。(P36)

《老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可否认,身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相互影响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生活也就容易过得活色生香;生活幸福快乐,工作便会平添顺利。从广义上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其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幸福生活。(P37)

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倘若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时刻,日子就会变得与众不同。(P37)

不请钟点工,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爱——这是我的家,我爱这个家。因为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对事,对物,对人,都一样。(P38)

工作之时,执一颗进取心,一心走路,看路看标看方向;工作之余,执一颗悠然心,优雅抬头,看云看月看星光。没有前者,称不出生命的质量;没有后者,称不出生活的质量。(P39)

事实上,生活的幸福、快乐和美好,全藏在这些看起来费时费力的细节里。(P41)

教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一门课程,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对待生活乃至对待人生的态度。更何况,教师过好自己的生活,会为教育注入新鲜而美好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一种拐弯的方式为教育人生做笺注和眉批。(P42)

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请记得自己的珍贵。(P42)

每一个人皆具有灵性,都有发展的无限可能,你我都可以很高贵。(P42)

只要我们愿意付出真实的爱与行动,认真过好每一天,把每一天过成典藏版,我们就能在生活中实现梦想,把梦想过成生活。这是一种多么富有美感的人生!(P42)

《自我革命让人走得更远》

越是强大的人越会自我批判,越会自我批判的人越是强大。(P43)

身为教师,我们客观上会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榜样,因此更应主动做一个真诚的自我反思者和自我革命者,一面思考一面改变,并从中获得可持续的成长。……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精神成长都是通过自我革命展开的,自我革命最能体现一个人灵魂的真实和深刻。(P43)

我始终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行有所得,亦求诸己。我一次次回到自己,与自己进行心灵的对话;一次次把过往归零,重新开始。(P44)

无论多么强大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显示教师自己的聪明和才华;不是为了让学生衬托自己的高大,而是帮助学生变得强大。我们行进在教育之路上时,不要忘记自己为了什么而出发。(P47)

教师和学生,有如跷跷板之两端,你弱他便强。而教育之道,就在这强弱尺度的拿捏之中。(P47)

教育,有时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前面,遇物而诲,择机而教,做一个引导者;有时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身边,促膝长谈,耐心倾听,做一个陪伴者;有时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身后,藏巧于拙,乐于示弱,做一个陪衬者。(P47)

当人面对外部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当他面对内部世界时,需要的则是镜子。窗子让我们看见外部的精彩,开阔自己的眼界;镜子帮我们观照内部的真实,提升自己的境界。(P49)

《阅读大地之书》

我认识到,农人耕作的对象是庄稼,它们有着各自的生长规律,稻麦桑麻,形态不一;教育施行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性,每一个都是世间的孤品。(P56)

我认识到,农人犁田,师者耕心。对农人来说,不管种什么,最要紧的一步是耕耘,让土地变得柔软,才能孕育出无限生机;对教师来说,教育耕耘的是心田,只有深深耕耘,去除杂草,种下善良的种子,才能培育出一片心灵的沃野良田。(P56)

当然,拥有有诗心并不意味着无视沉重的现实,而是在遇见这种现实时依然不失向上生长的心。(P60)

《最美的教育,莫过于师生相互启迪,彼此成全》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是始于教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而是始于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无言的赞许,或者哪怕是借用一支笔后的感谢,都可以是深具教育意义的交互活动。(P67-68)

这就是教育的大美:师生同在教育的沃野上自由成长,相互倾慕,彼此成全,各自成为最好的版本的自己,收获着各自的魅力人生。(P70)

《教育之法,本于天性》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天性中内蕴着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把潜在的“可能”变成现实的“素质”,以造就一个个完整而健全的人。这就是理想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理想。(P81)

工作中,我会预估有些事情的难度,并根据这种难度分别让不同的孩子独立完成,在提高他们自信的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关注。我还会深入了解孩子的爱好和特长,为他们量身定制展示的舞台。(P90)

渴望被关注,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渴望被人“看见”,渴望被人关注,这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人存在的意义。一个人的表现欲望里,隐含着自我肯定的因子,也隐藏着实现自我的积极意念。(P91)

我们应当追溯事物的本源,做有“根”的教育。孩子的天性,便是教育的根本,教育之法,本于天性。(P91)

本于天性,要求教师心里住着一个孩子,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并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走进孩子的心。(P91)

《培育一颗柔软心》

心地柔软了,才能生长出温暖、良善、慈悲等质素,才能让人变得光明、真诚、悲悯。可以说,一切正面的品格,其底子都是一颗柔软的心。(P103)

平等地接纳学生,可能是门槛最低却又难以做到的教育起点,也是一种教师深层的温柔。(P105)

柔软心,是一颗能唤醒他人的心。用一些平凡却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把学生的心灵唤醒,使之在人生的各种场合都能保持在场,这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善,也是教师灵魂中最美的音乐,无声,却绵长。(P110)

《培养有品的人》

如果教师所施的教育能触发学生对美的感受或体验,那么美就会悄无声息地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潜移默化地成为某种品味。今后不管在哪里,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这种品味都将伴随他们一生。(P113)

一个有品的人,不容易被无品的或次品的东西所诱惑,因为他拥有一种对抗粗糙和贫乏的力量,能永葆内在的生趣和审美的人生态度。(P114)

世间万物的价值,源于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被赋予意义。(P114)

有品,是一种欣赏能力。在一个懂得欣赏、善于发现的人眼里,凡物皆有可观;而在一个没有欣赏能力的人眼里,即便钻石也与普通石头无异。教育,若能培育孩子善感的心和敏锐的眼睛,使他们见人所不能见,那么,他们的世界将随处都有风景。(P115)

一个人所做的事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他的人格,是他的“真我”的外部写照。作品就是作者自己,看一个人所做的事,能“如见其人”。(P117)

教师如果能在日常的教育里,引导学生培育起一颗匠心,那么今后他们无论做什么,一旦投入,就会全力以赴,做得斩钉截铁,习惯于超出别人的预期,尽善尽美。一事极致,才见匠心;一事精致,方能动人。(P118)

我深知生活本庸常,需要手动加一点儿想象和审美的力量,于是用郑重和虔诚的心勾兑,把枯燥的日子和寻常的生活过程浪漫有品——(P119)

把各行各业的人请进教室,与孩子们面对面地互动交流,就好比是把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截面挪到了教室。这样的“百家讲堂”,打开了孩子们观察社会的窗口,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维度,让孩子们看见了更辽阔的美,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P120)

《培养有思想的人》

思想之于人生,犹如地图之于旅人,不仅标明了各处的景致,也标明了目的地和此刻所处的位置。以思想做指引,能更清晰地看到目标和路径。一个人的思想,将影响他事业和人生的高度。思想贫瘠,可能幼稚一生;思想丰盈,才可能力量无边。(P127)

要培养有思想的学生,教师自己应首先是一个乐于思考的人,在思考中涵养自身的智慧,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拥有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并以自己生活的广度和学习的深度,带领学生学会思考。(P128)

如果教师阅读也有一个类似“恩格尔系数”的指标(专业书籍阅读量占总阅读量的比例),那么这个数值越高,教师的阅读层次就越低。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他的教育人生可能会显得苍白;一个只满足于低阅读层次的教师,他的教育人生可能会显得无力。(P128)

把有问题教得没有问题,只是培养“考”生;把没问题教得有问题,才是培养“学”生。(P130)

《让教室成为一个诗意的所在》

教室,便是由一个个孩子组成的“森林”,这个无形的“森林”,对其中每个人都进行着无痕的濡染。(P135)

眼里有物格的人,人格才完整,对物的爱护,本质上是对人的体恤与呵护。(P136)

教育之中,美的资源无处不在,只是如何发现和利用,需要教师的一颗诗心,以及一颗匠心。(P139)

构建各种良好的关系,靠的不是技巧,更不是圆滑,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关怀和欣赏,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光火石之间产生情感的“化学”反应。(P145)

《规则,更应是一份成长的契约》

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在人性的深处,有着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也有着主动行使选择权并对其负责的渴望。但我们的学生,往往身处“被选择”的境地——被选择课程,被选择规则,乃至被选择未来。长此以往,他们必将缺失独立人格,丧失自由之精神。(P147)

规则,其深层意义在于帮助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过一种和谐而有序的美好生活。(P148)

真实的生活,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有太多负面的现象。我们无法改变这些现象,也不能逃避现实,更不能代替学生去面对,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他们的实践智慧,以便他们今后能得体应对,这就是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难点。教育之难,难在促成学生精神的主动生长。(P149)

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客观的人;理解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懂得如何使世界更美好,从而使其成为一个会创造的人;主动探寻更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审美的人。(P151)

《困难是成长的最好教科书》

    如果我们能正视自己所经历的困境,将之化为历练自己的契机,那么这些“石头”便会成为“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犹如河蚌体内嵌进了沙子,只要忍痛分泌黏液,便可能孕育出珍珠,此所谓“蚌病成珠”也。(P153)

一次次经历挑战,一次次陷入困境,但当我静静地回顾期间的惊涛与骇浪、艰辛与痛苦时,我却真切地感到,当时的那些艰难反而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困境真的是化了妆的机遇,原来孩子真的是教师成长最好的教科书。(P153-154)

面对困难,是流一路的泪水,还是淌一径汗水?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笨办法也是办法,远胜过消极对待或是敷衍塞责。(P160)

表扬不应该是廉价的施舍,而应该是真诚的认同。一切教育行为,如果不是出于真诚,不是出于尊重,其结果往往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P161)

教育需要勇气和底气。(P163)

不幸,往往是化了妆的大幸。(P166)

《教育,在于唤醒》

教育,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引导孩子智慧地把握方式和分寸。(P170)

“当我们错的时候,我们可以测试我们的勇气;当我们对的时候,我们可以测试我们的宽容。”(P170)

教师的目光如阳光,一落到学生心灵的枝头,那些枝叶便会生机盎然起来。(P176)

我们不应急着把孩子塑造成什么,而要先观察他可能成为什么,并倾听他希望成为什么,然后尊重他的成长方式,顺性挖潜。(P177)

《教育,在于发现》

教育,正是着力于“每一个”的系统工程,去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和独特,发现他们中每一个人的物质和诉求,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实现高品质的差异发展(P179)

所谓的优劣,是个性特点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优势,用得不好就成了劣势。这更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特质,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P179)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变得强大,而不是显示教师的聪明和才华。行进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别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无论教师多么强大,我们都无法替代学生的成长。(P190)

师生二者,有如跷跷板之两端,你若示弱他便强大。而教育之道,便在于这强弱尺度的拿捏上。一个教师太容易被超越,是他个人的悲哀;反之,一个教师只能被模仿而无法被超越,则是教育的悲哀。(P190)

《后记》

教育也是一项关乎美的事业,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并在最后各自成为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完整的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教育他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教育的人。(P195)

作为自觉的教师,我们当努力超越技巧的层面,走审美创造的道路,唤起学生对美的期待,追慕美好,向美而生。这是教师职业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事业的高贵所在。(P195)

教育,不只有艰辛和困顿,也应有美好和动人。发现美,并创造出新的美,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P195)

我期望,我今天所施的教育,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段美好时光,会被学生视为一件高贵的礼物而倍加珍视。(P195)

我期望,我今天所施的教育,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书写我自己的生命传奇,从而让我获得一个更加美丽的人生。(P195)

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纵然这只是一个向往,也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真实的汗水和泪滴。(P195-196)

真正的教育,不离生活之美,并能成全和丰富生活之美。(P196)

201908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