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800亿空调维保市场,汽服店如何吃到这块蛋糕?

 AC汽车 2021-05-15

汽车空调维保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汽服店想吃到这块“蛋糕”,最理想的方案还是店中店

作者丨小黄同学
投稿请加微信:18001896570
转载请注明来源AC汽车(ID:acqiche)

一直以来,汽车后有很多蓝海项目,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冷落在一边,又或者不被人所知晓,例如——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维保项目

首先,我们来看看,汽车制冷系统的定义究竟包含了什么?

严格意义上来说,汽车的空调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干燥瓶、膨胀阀、鼓风机及控制机构组成。

由于笔者不是技术出身,在技术层面无法过多叙述。在这里,笔者会直接从该项目市场总量、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系统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预判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及研判。

市场容量

这个细分领域究竟有多大,我们以最新的网络数据作为计算依据:2021年一季度,全国民用机动车保有量为3.78亿台;其中,汽车保有量为2.87亿台

2.87亿台汽车,也就预示着有2.87亿个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根据笔者所认识的一位空调制冷系统维保专家所叙述的数据显示,仅在2019年,全国就有1600万台左右的汽车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了维修及相关零部件的更换服务。

如果以现在的汽车保有量为依据,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率为5%。也就是说,每100台汽车就会有5台车的空调制冷系统发生故障。关键,这个故障率是在不断循环之中的。

假若按照单车产值5000元计算,即意味着在2019年,仅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维修这一项目所产生的市场产值,就有800亿左右

而且,这只是空调制冷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的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所产生市场总值;还没算空调制冷系统的维护项目市场价值。

如果把现有的空调制冷系统所有维保及养护项目全列举出来,这数值得有多少,相信没人能说的清楚。而且,在可见的十年内,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这个项目依然处于持续上升通道中。

市场现状

既然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并且可持续性也很强,为什么空调制冷系统的维保项目在后市场一直不温不火,或者不受各界所重视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 故障率

和汽车自动变速器一样,空调制冷系统的故障率并不高。这使得修理厂在这块的技术学习、设备投入,乃至人才的培养都不太重视,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个维保项目。

◆ 对专项店的依赖

一直以来,空调制冷系统的维保都是由专项店来负责。例如广东顺德的太昌冷气,就是中国最早从事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维保企业。

正是由于有此类专项维修企业的存在,使得修理厂对其形成依赖,结果导致其对空调制冷系统的维保技术方面停滞不前。后市场的另外一个蓝海项目——自动变速器的维修的情况也是如此。

◆ 供应链体系的碎片化

围绕整个空调制冷系统的零配件提供,是由很多个方面供应商来共同完成的。例如空调制冷剂的供应商,就是一个单独个体;而空调压缩机供应商,也是一个独立个体。

一直以来,这些供应商彼此之间的联系,要不就是不紧密,要不就是各做各的。零部件及耗材供应的碎片化和分散性,必然导致与之相关的维保及故障诊断技术信息的传递也呈现出碎片化及分散性,最终导致整个项目的维保及零部件供应,无法成体系。

以上几点,仅仅是笔者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在我看来,如果空调制冷系统项目想要突破现有状态,最终要形成体系,单靠一方的力量难以突破。

现有技术解决方案

那么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维保方案的成体系化解决方案,又应该是怎样的呢?以下是笔者个人愚见,仅供大家参考。

和汽车其它系统相比,空调制冷系统维保整体解决方案也分为两大类,具体分类看下图:

在常规养护方面,有如下几个细分项目和部位:

◆ 压缩机传动带检查

◆ 雪种加注

◆ 冷冻油更换加注

◆ 空调滤芯更换

◆ 冷凝器清洗

◆ 风机清洗

◆ 蒸发器/箱清洗

 电器电路检查及维护

而在故障诊断及维护方面,则有如下几个细分项目和部位:

◆ 空调压缩机压缩机、

◆ 蒸发器

◆ 冷凝器

◆ 干燥瓶

◆ 膨胀阀

◆ 鼓风机及控制机构

或者说,整个空调制冷系统总成的故障维修及零部件更换,这部分项目的设立就很简单,主要是涉及到故障部位的故障诊断及零部件更换即可。

例如空调管路渗漏,以往会有修补项目,而现在基本以更换为主。再比如空调压缩机不制冷了,经过故障诊断为机械故障之后,是需要更换压缩机之类的维修项目。

以上,就是目前空调制冷系统的所有维保解决方案,是不是有点碎片化?确实如此,就目前而言,围绕这一项目的所有技术解决方案确实是很碎片化,不成体系。


系统解决方案

那么最佳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怎样的?以下是笔者观点,有不专业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首先,就目前常见的空调制冷系统维保解决方案而言,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并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例如添加制冷剂,在很多修理厂老板及机修师傅的观念中,都会认为汽车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加两瓶雪种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据笔者了解,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最起码不全对,有时候可能还会起反效果。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专用设备(如下图),对整个空调压缩机冷冻油及雪种进行清洗回抽废液后,再将新的冷冻油雪种加注到空调压缩机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车辆自身的配置要求,对所加注的分量微调即可。

从笔者角度来看,无论是传统空调制冷系统维保项目也好,还是上图的设备也好,又或者是目前最流行的超级雪种,虽然有诸多技术解决方案,甚至各式新设备新技术或新产品,但目前整个空调制冷系统的维保项目,成体系解决方案依然没有出现。

回到第三个问题的起始点,最佳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怎样的?笔者在此根据自己的经验及看法,向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建议:

第一,确立项目的核心点。笔者认为,空调制冷系统的维保方案,核心点在于空调压缩机的定期维护及检查。目前这个项目依然没有普及,甚至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做。

第二,为了这个核心点,需要有一套设备+检测仪器+检验流程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冷媒鉴别仪、冷媒回收机、冷媒加注压力表、检漏工具检测电脑、万能表测温仪、荧光手电筒等。

第三,还应建立与项目相匹配的配件及耗材供应体系,例如雪种、冷冻油、干燥剂及其它零部件。

第四,店中店、专用工位、形象、销售场景的搭建等。

第五,标准化故障检测诊断及拆装流程,以及销售话术等。

第六、故障零部件的回收再处置和再制造(例如空调压缩机)。

综上,无论是专项服务店,店中店,还是专用工位,在未来都有存在及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只不过个人认为,最佳的解决方案还是店中店

作为综合修理厂而言,在这块投入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在互联网冲击下,如果继续依靠传统雪种添加单一解决方案,很难与电商平台竞争,也很难与同行形成差异化,必然会陷入同质化竞争局面中。

比如,大家都在做的空调蒸发箱可视化清洗项目,不就是一个因为同质化竞争,最终导致全行业陷入一片“血海”之中的现实案例吗?


文中观点不代表AC汽车立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